來源:環球老虎財經app

美銅期貨逼空行情一路抬升銅中樞價格,在此背景下,以紫金礦業、洛陽鉬業爲代表的上市公司不僅業績出現爆發,股價更是自開年以來便進入上行通道,而押注銅相關企業的公私募也獲益頗豐,其中高毅和高瓴均重倉押注紫金礦業。

“銅”開啓了新一輪行情。

5月20日,COMEX期銅繼續上漲,一度觸及5.1990,再創歷史新高,比黃金和白銀的表現更加顯眼。

隨着美銅期貨市場的逼空行情和銅價的持續上漲,A股也被這輪熱潮席捲。銅板塊指數單日漲幅達6.26%,創歷史新高,其中,紫金礦業日漲幅達3.67%,市值達5126億元。

銅價的暴漲不僅爲紫金礦業等龍頭企業來了豐厚的利潤,也爲資本市場上的投資者帶來了可觀的回報。

美銅期貨被“逼空”

上週COMEX期銅市場上演了一輪史詩級逼空行情。

數據顯示,相對於市場持倉規模,紐約交易所庫存倉單規模偏小。根據中金公司的研究數據分析,COMEX銅庫存由4月初的接近3萬噸,已經下降至5月17日的2萬噸,庫存處於低位。同時,COMEX銅交割品牌相對有限、逼倉風險較高。

或受此影響,COMEX期銅一度創歷史新高,主力7月合約上週五收盤價格達每噸1.12萬美元大關,單週漲超9%。

5月20日,全球市場上銅期貨價格繼續狂飆。COMEX期銅一度觸及5.1990,再創歷史新高,滬銅期貨的主力合約價格曾一度攀升至88940.00元,收盤錄得5.26%的漲幅。

除了短期投機性因素外,從基本面來看,供需端趨緊是支撐銅價格持續上升的根本原因。

從供給來看,根據國際銅業研究組織的數據,2023年全球銅礦產量約爲2199萬噸,同比微增0.2%,增幅明顯低於3%和1.9%的年度預期。此外,銅礦石品質下降、環保政策及國外主要銅產國的勞動及政府關係緊張等,均使市場預期供給將緊縮。

從需求來看,銅被稱爲“週期之母”,銅價與全球製造業週期的關係很大。當全球製造業開始補庫存時,對於汽車、電子、家電、地產鏈等核心商品的需求往往會帶動銅價的上漲。此外,能源轉型和信息產業的新需求推升了對銅的需求。

摩根士丹利在報告中表示,隨着AI技術快速發展,銅需求將顯著增長,其中AI數據中心將成爲銅需求新的增長點。在2024年-2027年,全球AI數據中心的銅需求或將從2023年的每年20萬噸-50萬噸增長至2027年的50萬噸-120萬噸,複合年增長率達到26%。

與此同時,美國4月的通脹數據也顯示出積極的信號。CPI和核心CPI的同比、環比數據均低於預期,顯示出通脹壓力有所緩解。美元降息預期下,進一步提振了市場對以銅及其他有色金屬的情緒。

對於銅價未來的走勢,高盛曾在報告中將銅的今年年末預期價位從1萬美元/噸上調至1.2萬美元/噸,全年均價預期從9200美元/噸上調至9800美元/噸,維持2025年平均1.5萬美元/噸的預測。

不過,銅期貨的持續上漲也引來一些分析師的警告。據瞭解,RJO Futures高級市場策略師John Caruso表示,儘管他“對價格走勢仍持堅定樂觀態度”,但他也“完全”承認銅價目前處於超買區域。

A股有色板塊上演“戴維斯雙擊”

銅價的中樞上移,也推動相關企業利潤逐步釋放,讓含銅量直接轉換成“含金量”。

據華安基金研報,銅板塊2023年實現營收1.52萬億元,歸母淨利潤390億元,同比增長4.37%。2024年一季度實現營收4142億元,同比增長1.02%,實現歸母淨利潤133億元,同比增長28.57%。

依據銅資源量劃分,國內第1梯隊有紫金礦業、洛陽鉬業、中國五礦,其中最多的是紫金礦業,達7372萬噸。其次是洛陽鉬業3078.88萬噸、中國五礦1162萬噸。第2梯隊的是江西銅業、西部礦業、雲南銅業和銅陵有色

以紫金礦業爲例,該公司2023年礦產銅產量達101萬噸,同比增長11%,成爲中國唯一礦產銅破百萬大關的企業;實現礦產金產量67.7噸,同比增長20%,相當於國內2023年礦產金產量的近四分之一。

同年,紫金礦業業績逆勢增長,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收達2934.03億元,同比增長8.54%;歸母淨利潤達211.19億元,同比增長5.38%,扣非後歸母淨利潤216.16億元,同比增長10.68%。

一季度,紫金礦業礦產銅達到了26.3萬噸,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15%至62.6億元,刷新了2022年第三季度以來歸母淨利潤的單季最高水平。

除了紫金礦業外,在銅價的帶動下,洛陽鉬業的業績也快速增長。今年一季度,洛陽鉬業營業收入雖同比只增長4.15%,但其淨利潤同比增長了近5.5倍,達20.72億元,扣非後淨利潤同比更是增長近31倍,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高達54.78億元。

在利潤狂飆的影響下,2024年以來,銅板塊在資本市場上的表現同樣優異。截至5月20日收盤,銅板塊指數上漲28.74%,遠超同期大盤表現。其中,紫金礦業漲幅達到57.65%,市值屢創新高,已達5126億元。

與紫金礦業相比,洛陽鉬業的漲幅更高,截至5月20日,該公司漲幅已達73.26%,位居銅板塊漲幅第二名,市值也達到了1937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場股價競賽中,山西國資委旗下北方銅業以123.8%的同期漲幅摘得了榜首。從公司基本面來看,北方銅業在2024年第一季度實現了顯著的營收和淨利潤增長,營收同比增長112.78%,淨利潤同比增長23.01%。

公私募“提前”埋伏

事實上,銅價的一路上漲不僅讓上市公司賺的“盆滿鉢滿”,也讓一衆在資本市場提前佈局的基金“喫飽”。

據天天基金網顯示,重倉以銅金屬爲主的有色方向成爲今年以來績優基金表現突出的主要原因。

具體而言,在主動權益型基金中,排名前十的基金,除了惠升領先優選混合A外,每一隻基金的前十大重倉股中都存在以銅爲主的有色股。

比如,排名第三的景順長城支柱產業混合A,今年以來漲幅已達31.25%,其前十大重倉股中,紫金礦業排名第一,約佔總規模的8.26% ;銅陵有色排名第二,約佔總規模的6.88%;洛陽鉬業約佔總規模的6.13%。

總的來看,紫金礦業的公募基金持股總量最高,達17.04億股,持股基金數量達507只。持股基金中,持股量最大的是華夏上證50ETF,單隻基金持有2.76億股,華泰柏瑞滬深300ETF、易方達滬深300ETF持股量分別爲1.78億股和1.25億股,位居第二、第三位。

從增持情況來看,紫金礦業獲公募基金增持最多,較去年末增持7370.62萬股。一季度末,紫金礦業也從去年四季度末的公募第十一大重倉股晉升爲今年一季度末的第四大重倉股。

數據顯示,張鋒、王焯管理的東方紅啓恆三年基金增持2465.98萬股,成爲1季度增持紫金礦業最多的基金。東方紅啓恆三年基金也一躍成爲持有紫金礦業最多的主動偏股基金,超過了華商新趨勢優選。

此外,紫金礦業也出現在招商優勢企業、富國研究精選、中歐新趨勢、中歐新藍籌等基金的季報重倉股名單中。

當然,除了公募外,私募大佬也在佈局銅金屬,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無疑是高毅的鄧曉峯,其中鄧曉峯管理的高毅曉峯2號致信基金和銳進四十三期高毅曉峯投資信託2019年首次出現在紫金礦業前十大流通股,且在四季度參與了定增,以3.41元/股的價格獲配1.17億股。

今年一季度末,其第一大重倉股仍爲紫金礦業,單股持倉市值超100億元,此外,鄧曉峯還重倉持有中國鋁業超17億元,重倉持有雲鋁股份約7.7億。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一季度紫金礦業今年一季度股價大漲時,鄧曉峯順勢減持了超8800萬股,並在一季度減持了中國鋁業約7300萬股、雲鋁股份2600萬股。

與之相反,高瓴旗下的基金則在去年第二季度大舉加倉,並進入紫金礦業前十大股東之列,此外,外資也持看多態度,高盛國際、UBS AG在2023年均新進紫金礦業前十大股東之列,中東“土豪”阿布達比投資局也在去年2季度繼續加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