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之际,学而思博物联合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宣布启动“给孩子100座博物馆”公益项目,旨在向全国100所小学捐赠藏品,设立微型博物馆,让博物馆教育走进校园,触手可及。

启动仪式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党委书记石长翼、北京大学生物标本馆馆长许崇任、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吕植教授等嘉宾出席了启动仪式,共同为活动揭幕。

捐赠奥陶纪化石墙

学而思作为北大生科的校友企业,在活动当天捐赠了一面来自奥陶纪的“震旦角石”化石墙,以庆贺北大生科即将到来的百年庆典。

微型博物馆落地校园

项目计划为包括偏远山区、中西部地区在内的100所小学捐赠自然、科技、文史主题的100件藏品及配套课程,让孩子们能够近距离接触化石、自然标本、科学装置和历史器物。

首家微型博物馆落地浙江

项目捐建的首家微型博物馆“我的博物馆”已正式落地浙江安吉县报福小学,更多落地学校也已启动招募和筛选工作。

线上“博物馆云科考”活动

当晚,北京大学生物标本馆馆长许崇任教授与全国中小学生分享了博物馆的历史、镇馆之宝背后的故事和难忘的科研经历,带大家感受北大生科的科研氛围。

圆桌论坛探讨博物馆教育

学而思博物负责人张丹博士邀请了多位北大教授参与圆桌论坛,深入探讨博物馆教育对青少年的重要性,强调博物馆教育在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方面的独特价值。

云科考传递自然之美和科研精神

许崇任教授和张丹博士通过线上形式,进行了一场面向全国中小学生的“博物馆云科考”,介绍了北大生物标本馆的馆藏和百年发展史,传递了自然之美和科研精神。

未来合作展望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京大学生物标本馆和学而思计划在科普教育、科学公益方面开展更丰富的合作,共同推动博物馆教育的发展。

通过这一公益项目,学而思博物和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希望能够激发孩子们对自然和科学的好奇心,让博物馆教育成为孩子们成长道路上的宝贵财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