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導語

人到晚年,很多人經過時間的累積,都是越活越通透。在他們的心裏有一杆秤,對於什麼人或什麼話,他們非常的清楚。

對待外人,和對待家人一般是兩個樣子,很多事情,實話也只會跟家人說。如果連家人都需要藏着掖着,那就只能說這裏面有故事。

67歲的林大爺,每月養老金6000左右,退休後,他又給自己找了個活幹,每個月能有個大幾千的收入,這讓林大爺十分的開心。

他本想着跟子女們炫耀一番,卻被老伴打斷了話,老伴還故意說他每個月只有2000多的收入。

本來林大爺是想要跟老伴大吵一架的,覺得老伴看不起他,讓他在兒女面前沒面子。後來發生了一件事情,他一下子就明白了,開始慶幸老伴的聰明做法。

02講述人:67歲林大爺

我是林大爺,今年67歲,前不久我徹底從工作崗位上退了下來。以前剛退休那會我閒不住,就又給自己找了份工作,每個月既能有份額外的收入,也能打發時間不那麼無聊。

新找的兼職很閒,偶爾去坐班,要乾的事情不那麼多。雖然工資不高,可足夠當生活費了。

這樣算下來,退休金加上這份收入,每個月能進賬一萬多,我特別的開心,這意味着我和老伴養老有保障了。

我是個心裏藏不住事的,遇到事情總喜歡跟人說,本來先把這個好事跟親友們分享一下的,老伴打斷了我得話。

她說:我們年紀大了,更應該懂得財不外露,讓我不要到處說自己有多少錢,自己知道就行了。

我說那給兒女說總可以吧,老伴又一次攔住了我。這就讓我納悶了,兒女也是我們最親的人,怎麼連他們都不能說呢?

再說我們做老人的,不就是應該在兒女需要的時候幫一把嗎?看着兒子每個月都爲了貸款發愁,生活壓力那麼大,我現在能幫他了,咋能不幫着點呢。

可老伴就是不答應,堅持讓我不告訴他們,說是我們老了,攢點錢不容易,以後用錢的地方也多,只有出賬沒有進賬的,咋整。

雖然,你現在看着還能掙錢,可是你也不可能一直能掙錢呀,要是以後人家公司不要你了怎麼辦?

我一聽老伴考慮的也對,還是老實過日子吧,把收入捂緊了。老伴比我更瞭解兒女,兒女們有事也是先跟老伴說,老伴總不會害我們。

這之後沒多久,我們一家人一起喫飯,兒子突然問我:“爸,你一個月退休金多少錢?”,我剛準備開口,老伴就打斷了我到嘴邊的話,對兒子說:“2000多點。”

老伴的話讓我很驚訝,不過我也沒說啥,兒子也很驚訝,他不信的說:“咋可能,我爸工作那麼多年,怎麼可能才2800。他不是又找了份工作嗎?”

老伴接着對兒子說:“你爸再找的工作純屬於打醬油,人家能願意給多少錢呀,一個月1000就不錯了。”

兒子聽了這話,嘴上一直在嘀咕,這啥公司啊,就給這麼點錢,叨叨個不停。

這時的我還不明白老伴爲什麼說的這麼少,還跟老伴生氣了,跟她大吵了一架,怪他瞞着兒子,兒子都主動問了,還不說實話,對家人還防着,有意思嗎?

老伴當時有啥沒說,任由我發脾氣,仍然堅持着就告訴兒子只有2800得收入。我想過要打電話告訴兒子老伴的話不是真的,又怕兒子埋怨我,怪我,猶豫了很久一直沒有打這個電話。

時間久了,我也就忘了。然而,一段時間後,我突然發現我錯了,老伴是對的。

一個月後過中秋節,往年這個時候,兒子他們都是回來家裏看我和老伴的。今年本來說好也是跟我們過得,沒想到最後他們卻去了親家那邊。

國慶的時候,老伴給兒子打電話,讓兒子回來聚聚,結果兒子又放了我們鴿子,他們又去了親家那裏。

我們老兩口孤零零的在家,望了好久也沒有見到人回來,打電話問卻說去親家那了。

我想不通兒子怎麼突然變了,他以前不是這樣的,以前兒子很孝順,逢年過節都會回來陪我們,時不時的還會把孫子送來,電話關心我們。

可這幾個月過去了,兒子卻完全忘了我們,連說好的一起聚聚,他都能不來,反而去了親家那裏,我得心裏特別的不是滋味,兒子心裏還有沒有我們這對父母呢?

老伴看我傷心,安慰我到,兒子他們就是忙,總回來陪我們也不好,影響他家庭和睦,陪着兒媳婦去看看親家也是應該的,我們要學着理解。

我想着也是就沒往心裏去,反而在長時間沒見到孫子的情況下,主動給兒子打電話關心他們,告訴他我準備去看孫子。

兒子很快的就答應了下來,我還挺高興的,覺得兒子果然跟老伴說的一樣,前段時間太忙了。

我有空主動去看看他們也挺好的,我得心裏充滿了去看孫子的期待。還給孫子買了不少的禮物,準備帶過去給孫子。

懷着愉快的心情,我跟老伴去了兒子住的地方,兒子兒媳面帶笑容的將我們迎進門,快速的接過我們手裏的東西。

進屋後,我陪着孫子玩了會,感覺有些餓了,問兒子他們做飯了嗎,中午喫哈?可兒子他們卻說還沒到點,晚點在做飯,他們喫的晚還不餓。沒辦法,我只能自己喫了點零食湊合着墊墊。

這時的我,心裏是難受的,因爲我感覺到兒子他們的態度變了,以前根本不用我主動問他們做飯了沒,他們就會安排的很好。

如今我都主動提了,他們卻當作不知道,反而在旁邊看電視的看電視,玩手機的玩手機。偶爾跟老伴搭兩句話,也是興致不高。

好不容易等到他們做飯,可以喫飯了,原本想着能好好的喫一頓,可又一次讓我失望了。

端到桌上的菜,不是青菜,就是剩菜,兒子還說,要勤儉節約,不能浪費,讓我喫青菜,剩菜少喫。

我想要喝個酒吧,兒子卻說家裏沒酒,可我明明看到酒櫃裏是有酒的。我起身準備過去自己拿下來喝兩杯,兒子卻攔着我,支支吾吾的說那是準備給老丈人的。

這下我徹底生氣了,我自己的兒子家,我連杯酒都不能喝。反而親家人不在,兒子心裏還記掛着。

或許是見我臉色難看,兒媳婦打圓場道,她好久沒回家看望父母了,準備這兩天去看看,還說她父母幫襯她們不少,空手去不像樣,她爸每個月退休金5000,給了她們一半呢。

一聽這話,我心裏更難受了,他們前不久纔去看望了親家他們,這也叫好久沒去了,確定沒記錯嗎?

每個月給他們一半很多嗎?難道我以前沒幫扶過他們?難道他們真的有困難我會看着不管嗎?

以前哪次他們遇到事情不是我和老伴操心的,合着全都是應該的唄,也不會被領情。

我徹底明白了兒子和兒媳的爲人,看清了他們的真面目,怪不得這幾個月從來不來看望我們,連頓像樣的飯菜也捨不得做給我們喫,更別說再陪我們了。

啥話也沒說,我放過下筷子,起身就往門外走,老伴也默默的跟我下樓了。

兒子見我生氣了,立馬跟我道歉,說是給我拿酒,讓我隨便喝。可我卻不想聽了,頭也不回的往外走。

本以爲兒子會追出來勸我們,讓我們回去的,沒想到我們走了一里多路也沒見兒子追過來。

也是這一刻,我徹底的明白了,兒子他們眼裏只有利益,老伴的做法是對的。這樣的兒子,有跟沒有差不多,我們以後指望不上,只能靠自己。

而我原本準備幫他們的心也漸漸地淡了,以後啊,他們就過他們的吧,愛親近誰就親近誰。我只要跟老伴一起把我們的日子過好就行了。

03寫在最後

人到晚年,發現兒女有私心,滿眼裏只有利益是件可悲的事情。

想要晚年過得好,靠別人不如靠自己,只有自己手裏有錢,懂得規劃,才能過好日子。

對於兒女不要抱有很高的期望,有時候期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