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開封日報

努力將“豐收在望”變成“豐收到手”

我市全力以赴堅決打贏“三夏”生產攻堅戰

本報訊 全媒體記者張仲鵬報道 隨着小滿時節的到來,古城大地大片麥田已漸呈金黃色,展現出一派喜人的豐收景象,株株飽滿的麥穗在微風中搖曳着歡快的笑臉。目前,我市將“三夏”生產作爲當前農業農村工作的頭等大事、重中之重切實抓緊抓好,努力將“豐收在望”變成“豐收到手”,堅決打贏“三夏”生產攻堅戰。

全市小麥生長特點主要表現爲四個方面。一是麥播基礎好,基本實現了一播全苗。二是苗情長勢好。春季苗情調查顯示:小麥一、二類苗佔比達92.6%,較去年增加0.24個百分點。三是土壤墒情好。土壤底墒充足,對小麥生產較爲有利。四是病蟲害發生輕。整體來看,今年病蟲害發生較常年偏輕,發生面積同比下降8.6%。市農技人員調查結果顯示,今年小麥預產呈現出面積基本持平,單產總產略增態勢,夏糧豐收在望。如後期不發生大的自然災害,小麥生產有望再奪豐收。

爲把“豐收在望”變成“豐收到手”,確保夏糧顆粒歸倉、秋糧種足種好,各縣區、各部門多措並舉,積極行動,堅決夯實全年糧食豐收基礎。

爲抓住時機及時搶收,確保顆粒歸倉,市農業農村局、市氣象局、市農機服務發展中心成立“三夏”生產工作專班,制定“三夏”生產工作方案,在機具檢修調度、農用油儲備、氣象信息服務等方面提出了有力舉措,並組織了大批農機技術人員深入生產第一線,密切注意天氣變化,做好技術服務,動員人、機一起上,做到收、打、曬同步進行,成熟一塊收穫一塊,確保小麥豐產豐收。

發揮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等資金、技術、裝備和人才優勢,緊盯“割、曬、保、收”等關鍵環節,開展代耕代種、代管代收、全程託管、秸稈綜合利用等社會化服務,做好綠色防控、烘乾儲藏、收購銷售等一系列夏收、夏種和夏管服務,確保穩產豐收。各縣區正組織開展減損技能培訓,積極籌備小麥機收減損大比武活動,努力將小麥機收損失率控制在1%以下。加強應急救災準備。全市34家區域農機服務中心、58支常態化農機應急作業隊伍做好應急救災準備,確保遇到突發災害天氣,能夠儘快搶收,及時晾曬烘乾。

夏收夏種農時緊、農事重。全市同步部署、壓茬推進,確保夏播糧食作物種足、種滿、種在適播期。一方面穩定秋糧播種面積,另一方面抓好單產提升和推動大豆玉米帶狀複合種植任務落實落地。

①②③

本專欄圖片均爲資料圖片

圖①長勢喜人。 全媒體記者姜菡4月10日攝

圖②籽粒飽滿。 全媒體記者石斐5月9日攝

圖③豐收在望。 全媒體記者石斐5月9日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