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兰州日报

抓好下游产业链延伸 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访东方希望集团兰州东金硅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梁平

兰州东金硅业年产40万吨金属硅项目是国内最大的单体项目,也是硅系新材料产业延链补链强链的关键支撑项目。从项目建设到达产、达质、达效,东金硅业不断壮大优化产业规模和结构,抓好下游产业链延伸,加快培育完善产业生态,助力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

近日,记者在位于兰州新区化工园区的兰州东金硅业有限公司看到,目前,该项目一期工程已经建成并投产,车间内各种机械平稳运转,工人们在各自工位上进行着熟练的操作。同时,二期项目正在加紧施工当中,预计2025年12月建成投产。据东方希望集团兰州东金硅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梁平介绍,东金硅业有机硅一体化项目是东方希望集团在兰州新区投资建设的硅材料循环经济产业。项目占地约2000亩,分两期建设,一期建设年产40万吨高纯度金属硅生产项目,占地约800亩,二期建设年产40万吨有机硅化合物生产项目。工业硅的投产,将带动下游的有机硅、多晶硅、光伏组件、光伏发电等整个产业链的快速发展,为新区光伏产业注入强大动力。

兰州东金硅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兰州新区良好的营商环境和“保姆”式的服务,以及各项惠企政策的全面落实。从2022年10月开工到2023年8月投产,建设速度创下全国同类产业项目之最,这足以证明,东金硅业在兰州新区的扎根发展,是明智的选择,也是必然的结果。“40万吨的工业硅生产项目包括光伏产业、有机硅以及下游产业延伸,主要用于航空航天。项目的投产将实现年产值140亿元、年税收12亿元,并带动超过3000人就业。这不仅将助力全省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更将引领整个行业向更高水平迈进。”梁平告诉记者,该项目在落户兰州新区后,新区政府部门不仅在通水、通电、通气等方面给予了企业一站式服务。同时,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多次帮助企业协调了众多事项,且所有的协调工作都是兰州新区的工作人员主动上门服务,主动了解困难,帮助企业解决了实实在在的难题,为促进企业实现更好发展铺平了道路,也让企业感受到了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以及兰州新区对企业落户发展的重视。“我觉得兰州新区是一块企业能够长期发展的沃土,我们也愿意扎根在这里,为兰州新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梁平说。

立足资源禀赋、区位优势等条件,东金硅业在技术研发、产品升级、市场拓展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果。目前,投入运行的6台硅炉已达到先进产能,各类指标均优于国内其他企业,计划每月启动2台电炉,直至28台电炉全面开启。与此同时,在“复杂来源原料评价及高品质工业硅精炼关键技术”“微硅粉资源化利用年产9万吨纳米水合二氧化硅”等课题中,东金硅业分别与兰州理工大学、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大学等甘肃省内高校合作,已取得了初步成果,下一步将继续争取申报甘肃省科技项目支持及相关专利保护。

“在全市上下稳步推进市委1139工作部署之际,我们紧抓强省会机遇,在能耗资源上争取了全省统筹安排,为项目落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梁平表示,作为已经“投资兰州、兴业兰州、扎根兰州”的民营企业,东金硅业将做好确保28台工业硅炉全面投入生产、推动兰碳建成,争取有机硅项目尽快落地等实实在在的本职工作,并紧跟市委步伐,坚定信心、铆足干劲,一步一个脚印,争当全省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现代化建设的“领头雁”。以新担当新作为助推强省会行动,为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兰州高质量发展注入东金硅业的动能。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李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