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北京商報

30年期超長期特別國債發行後,部分承銷銀行正式面向個人投資者銷售。5月20日,北京商報記者獲悉,招商銀行浙商銀行於當日10點面向個人投資者開放了首批30年期超長期特別國債購買渠道,由於額度有限,有機構開售10分鐘便已告罄。

除兩家銀行之外,多數銀行表示,暫未接到超長期特別國債針對個人投資者發售的相關通知,有機構透露,暫不參與首批30年期超長期特別國債銷售,至於後續的續發或更長期限的特別國債發售需要等待通知。

有機構開售10分鐘額度告罄

30年期超長期特別國債銀行端開售。5月20日,北京商報記者走訪北京多家銀行網點獲悉,已有機構面向個人投資者開放了首批30年期超長期特別國債購買渠道。

其中,招商銀行5月20日啓動2024年超長期特別國債(一期)銷售工作,債券爲30年期固定利率附息債,認購債券價格爲100元面值的整數倍,票面利率爲2.57%,每半年支付一次利息。

“10點開售,15:30截止,僅限一天”,招商銀行客戶經理透露,目前個人投資者可在該行網點或網上銀行購買30年期超長期特別國債,但購買前需要進行風險評估,A3以上客戶可以購買。“30年期超長期特別國債屬於記賬式國債,可以在市場上進行流通轉讓,但交易可能會出現價格波動,因此需要客戶具備一定的風險承受能力。”上述客戶經理透露,招商銀行總承銷額度5億元,從該網點當日銷售情況來看,年輕人購買居多。

據瞭解,首發的30年期超長期特別國債於5月17日發行,爲固定利率附息債,總額400億元,票面利率由56家金融機構承銷團進行競爭性招標後確定爲2.57%。

除招商銀行外,浙商銀行也於當日面向個人投資者銷售30年期超長期特別國債。北京商報記者從浙商銀行北京分行獲悉,浙商銀行自5月20日10點起已經開始向個人投資者開賣第一期超長期特別國債(30年期),個人投資者可通過浙商銀行手機銀行App或櫃檯渠道進行購買。購買需要開立一類賬戶、完成風險測評、簽署相關協議並開立櫃臺債券二級託管賬戶等,該產品的風險等級定級爲R2。從當日銷售情況來看,浙商銀行北京分行實現銷售256.94萬元,額度放出10分鐘以內即售罄。該行總行表示,根據發行前摸排的客戶需求,首批上櫃一級認購額度2000萬元,於手機銀行App 10分鐘售罄。不少客戶反饋希望可以多加些額度,因此11點該行臨時增加1000萬元額度,也迅速售罄。

資深金融政策專家周毅欽表示,由於此次超長期特別國債的久期很長,債券價格波動和久期直接掛鉤,市場利率的波動將會對債券價格產生較大影響,所以,對於不準備持有到期而是以獲取資本利得爲目的的個人投資者來說,必須具有相當的投資經驗和一定的風險承擔能力。

多數銀行尚在籌備中

據瞭解,此前銀行多銷售3年期、5年期儲蓄國債,這類國債不可上市流通轉讓,但可提前支取變現。而記賬式國債在一級市場通過記賬式國債承銷團主要面向機構投資者發行,並在中央結算公司以電子記賬方式記錄債權。上市後,個人投資者也可在二級市場向機構投資者購買。

此次共有56家金融機構參與承銷30年期超長期特別國債,其中就包括多家國有銀行及股份制銀行,但北京商報記者調查發現,多數國有銀行、股份制銀行均表示暫未接到超長期特別國債針對個人投資者發售的通知。某國有銀行北京某支行客戶經理透露,“超長期特別國債需要銀行自主報送是否參與承銷以及具體承銷額度,目前接到的通知是,我行網點櫃檯暫不參與30年期超長期特別國債對個人投資者的銷售”。

大多銀行雖未參與首批30年期超長期特別國債的銷售,但亦有銀行表示,正在籌備中。另一家國有銀行內部人士透露,該行暫不參與首批30年期超長期特別國債銷售,至於後續的續發或更長期限的特別國債發售需要等通知。另一家大行也提到,首批30年期超長期特別國債該行未參與銷售,但正在積極籌備,之後可能會參與。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看來,超長期特別國債採用市場化方式發行,通過競爭性招標確定票面利率,這可能限制了參與的銀行數量。同時,超長期國債的期限較長,風險管理要求較高,參與承銷的銀行必須具備極強的風險承擔能力。

應有一定風險承受能力

據悉,超長期特別國債一般指發行期限在10年以上的,專項用於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和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根據有關安排通知,2024年擬發行1萬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期限分別爲20年、30年和50年,發行期數分別爲7期、12期、3期,總共22期,付息方式均爲按半年付息。其中,30年期國債於5月17日首發,後續還將有多次續發。20年期和50年期超長期特別國債發行則分別定檔5月24日、6月14日進行首發。

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認爲,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具有三個方面的重要意義:第一,專項用於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和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解決重大項目建設的資金短缺問題,拉動投資、擴大消費,助力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第二,優化中央和地方的債務結構,以中央政府名義發行,支持地方經濟建設,有助於降低地方政府槓桿率,防範地方債務風險;第三,釋放出財政政策將更加積極支持經濟發展的明確信號,有助於提振市場信心、穩定預期,促進宏觀經濟加快恢復回升。

國債雖然屬於相對穩定的投資,但交易時仍需注重可能存在的潛在風險。5月17日,財政部發布的《個人投資者購買國債問答》表示,記賬式國債的交易價格隨市場行情波動,投資者買入後,可能因價格上漲獲得交易收益,也可能因價格下跌面臨虧損風險。因此,不以持有到期而以交易獲利爲目的的記賬式國債個人投資者應具有一定投資經驗和風險承受能力。

“對個人投資者來說,國債是國家信用,可以說是無風險資產,投資長期國債可以獲得安全、穩定的長期投資收益。如果投資者是以獲取長期利息收入爲目的,超長期國債儘管收益吸引力不強,但是在利率下行的大背景下,其風險收益的性價比依然不錯。”周毅欽認爲,不過,投資者也要特別注意,由於超長期國債的期限非常長,如果以後市場利率出現上行情況,這類國債可能存在潛在的利率風險,進而對債券價格產生較大影響,如果投資者以獲取資本利得爲目的,將不得不調整持有策略。

“超長期特別國債提供固定的利率回報,沒有違約風險,適合希望鎖定長期收益同時風險偏好較低的投資者”,明明表示,購買時投資者應評估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考慮到超長期國債可能面臨的利率風險和流動性風險,明確自己的投資目標和期限,確保與超長期國債的特性相匹配。

北京商報記者 李海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