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5月22日電 (記者 呂少威)今年1-4月,北京“兩區”招商引資累計新增儲備項目3098個,累計落地項目1936個,涉及資金8409億元。

這是記者22日從北京市“兩區”建設新聞發佈會上了解到的。

5月22日,北京市“兩區”建設新聞發佈會舉行。北京市商務局供圖

據北京市商務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郭文傑介紹,去年底,國務院批覆支持北京深化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範區建設工作方案,“兩區”建設進入迭代升級的2.0階段。今年以來,北京以全面實施示範區2.0方案爲主線,以進一步提升要素協同效益爲目標,全力推進各項任務實施,推動首都開放發展邁出新步伐。

推動約30項集成性制度創新

北京印發2024年“兩區”工作要點,圍繞落實示範區2.0方案,以海淀、朝陽等七個自貿組團及金融等七個領域爲重點,制定“7+7”配套實施方案;採取區域“點單”、跨部門協作方式,推動約30項集成性制度創新;聚焦低空經濟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開展政策“會診”,形成梯度式制度創新格局。北京擴大服務業重點領域開放,提升金融開放的“含新量”。獲批擴大跨境貿易投資高水平開放政策試點;支持北京綠色交易所承建全國統一的溫室氣體自願減排(CCER)交易中心;落地全國首個金融領域ESG數據評價服務標準化試點;推動國內首家新設外資全資控股子公司渣打證券、中國第二家合資銀行卡清算機構萬事網聯正式展業。

北京市醫保局等九部門聯合發佈《北京市支持創新醫藥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2024年)》,提出加速創新藥械審評審批等八個方面32項措施;在昌平區和經開區設立的“北京藥品醫療器械創新服務站”累計服務企業800餘次;推動瓦里安醫療跨國公司地區總部等標誌性項目落地。

強化數字經濟領域規則探索

北京促進和規範數據跨境流動,制定自貿試驗區數據出境“負面清單”;探索外商投資企業數據出境安全評估申報“綠色通道”,已覆蓋汽車、醫藥、民航、零售、人工智能5個行業110餘家企業,企業走“綠色通道”,數據出境安全評估時長平均縮短50%;落地全國首個外資生物醫藥行業企業數據出境安全評估案例;發佈人工智能數據訓練基地監管沙盒,成爲中國首例人工智能監管沙盒。

在高端產業片區,北京深化高級別自動駕駛示範區建設,開放世界首個聯通首都城市機場自動駕駛接駁載人示範場景;大力發展商業航天,落地的民營火箭整箭研製企業佔全國75%以上。一季度,北京自貿試驗區實際利用外資佔全市比重28.5%,較去年底提升9.2個百分點,規上企業實現營收高於全市平均增速2.7個百分點,以高水平開放促進高質量發展更加有力,“創新”“數智”“綠色”“便利”“協同”五個自貿品牌成色更足。

力爭年底前基本落實示範區2.0方案各項任務

郭文傑表示,北京將加速落實示範區2.0方案,力爭年底前基本落實各項任務。圍繞打造國際商事仲裁中心、推進生物醫藥前沿領域多部門協同監管等集成性制度創新,加強一攬子謀劃、一體化推進。聚焦低軌衛星出口等直面企業訴求的制度創新,抓緊打通實施路徑,讓制度創新更好服務高質量發展。

北京還將統籌抓好自貿組團、“兩區”重點園區等各類平臺載體建設,以園區評價爲抓手,促進園區提質增效,更好吸引產業鏈上的優質主體落地,形成優勢特色產業集羣。

北京將持續用好外資企業“圓桌會議”、“兩區”“親密夥伴”政策解讀會等機制,幫助企業知曉政策、解決難題。同時,用更多首創性、引領性的制度創新成果激發更大市場活力。(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