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作战第一阶段,东线我广州军区第42军124师组成步兵和坦克、装甲车、汽车协同的快速梯队,向越北重要省会城市高平实施勇猛穿插。战斗打响后,第42军坦克团担任开路尖刀,搭载和引导大量步兵一路猛打猛冲,前进30余公里,通过重要交通枢纽东溪县城,沿4号公路继续向高平突击。

在东溪西北方向6公里左右处,有一道狭长的山口,长约4000多米。山口的两侧均为陡峭的石头山,有几百米高,山上密布天然岩洞,周围长满茂密的灌木茅草,地形险峻,观察和运动都较困难。在山口中间最为狭窄的关键位置,有一条隧道,长约十多米,高6、7米,宽只有几米。在百余公里长的4号公路上,南北通行都必须经过这条隧道,堪称咽喉要地。如果这条隧道垮塌,要想修通就必须爆破清理两侧的石头山,势必费时费力。对于时机转瞬即逝的战争来说,这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我军要直插高平,舍此隧道别无他路,一定要将其夺取,还要保障通行安全。反之,越军在隧道地区部署了一个加强排兵力,控制要点,封锁道路。并且在隧道关键部位放置了炸药,一旦到了紧急关头就要将其炸毁。话说回来,这条隧道也是联结高平、谅山两处越军的唯一通道,对于越方来说极为重要,疑神疑鬼就把它炸了那也是万万不行的。

1979年2月17日黄昏,我第42军124师快速梯队通过东溪县城后,一刻不停,连夜沿公路向高平猛插。这时候出了一个乌龙。上级指挥所给124师快速梯队发来一个通报,说友邻部队126师已经派出两个坦克连和一个步兵连去夺取隧道,要求快速梯队注意与其联系,不要发生误会。快速梯队指挥员因此放松了戒备心理,指示先头部队注意联系友邻,避免误伤。而实际上呢,126师派出的坦克和步兵前进一段后,因天色已黑,敌情不明,地形不熟,认错了目标,误停在几座石头山附近的公路两侧。124师快速梯队先头为了尽快赶到隧道,避免误伤,坦克车辆都关闭了车灯,全速前进,与126师隐蔽在道路两侧的部队擦身而过,双方都没有认出对方来。

当晚19时30分左右,124师快速梯队的坦克尖刀连(62式轻型坦克)冲到了山口前。此时天色漆黑,前方道路非常狭窄又有几个角度很大的转弯,尖刀连观察不清目标,无法判定隧道的准确位置,又怕和友邻部队发生误伤,因此在前进中未能提高戒备。当尖刀连第一辆坦克开进到距离隧道口约100米左右时,这里有一个转弯,坦克放慢了速度。就在此时,埋伏在隧道两侧石头山上的越军突然开火,用40火箭筒、75无坐力炮和轻重机枪向尖刀连猛烈射击。尖刀连猝不及防,第一辆坦克连中数弹,车身烧起了大火,车内4名乘员负伤,纷纷带伤爬出车外躲避。跟在后面的坦克发现敌情,立即停车,急忙用坦克炮和高射机枪向敌人还击。

然而这一带的山口道路非常狭窄,坦克尖刀连紧急停驶,各车距离很近,成一长溜挤在一起,处于非常不利的态势。而第一辆坦克起火燃烧后,又照亮了其他坦克,更成为敌人攻击的极好目标。越军的战斗经验丰富,虽然防守隧道的兵力不多,但配备了不少反坦克火器,火力配系也相当严密合理,因此发挥了很大效力。战斗没多久,尖刀连的头4辆坦克全部中弹,1辆被击毁,3辆被击伤,损失惨重。连长的指挥车也中弹起火,连长身负重伤。全连仅剩4辆坦克是完好的,但都挤在后边,上不来也下不去,形势非常被动。

紧急关头,连长没有放弃指挥责任,拖着重伤的身体爬出车外,命令本车炮长迅速返回后面的坦克,用电台向上级报告战斗情况。上级闻讯后,立即命令一名排长代理连长指挥,组织剩下的坦克加强警戒,防止敌人实施近距离偷袭。这时,尖刀连指导员也下车指挥,让剩下的坦克倒车寻找地形隐蔽。跟在坦克尖刀连后面的步兵一部已经赶到,带队的是一名副团长。指导员向副团长汇报了情况,副团长考虑到大部队还在后边,此处的地形、敌情均不清楚,不宜贸然攻击。于是他命令尖刀连余下的坦克原地监视敌人,调整队形,组织抢救战伤坦克中的乘员并后送伤员。同时,他派出团侦察排秘密摸到前沿,侦察敌人的动向。

此次隧道遭遇战,由于和友邻协调失误,坦克尖刀连轻率冒进,遭到越军反坦克火力突然袭击,损失较大,是一个必须认真总结的教训。当然,越军要凭着这条隧道和这么点兵力火力挡住我军大兵团突击,那是属于痴心妄想了。当快速梯队后续兵力赶到后,指挥员有力组织迅速部署,抓住越军不敢轻易炸毁隧道的犹豫心理,发动一次拂晓奇袭,一举打垮守敌,夺占隧道,打开了一个重要关口,保障大部队安全通过直插高平,为整个战役的胜利奠定了重要基础。

在80年代初拍摄上映了一部对越自卫还击作战题材的电影《铁甲008》,想必很多人都还记得。影片中我军坦克突击堪松隧道的悲壮战斗,就是以前述的夺取隧道战斗为历史原型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