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來自“騰訊研究院”,36氪授權轉發

2018年1月16日,騰訊研究院與深圳市文明辦聯合發佈了首個“互聯網+文明”年度觀察報告。通過考察互聯網在促進社會文明建設的各個領域中生髮的價值和能量,探討互聯網與文明創建的互動關係,並深入剖析了“互聯網+文明”的六大創新領域的應用現狀和特點。以下是報告的內容提要。

神奇的“互聯網+文明”

最近數年,人們身邊不知不覺地增加了許多有趣的互聯網產品。

共享單車已經變成了城市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環,生活在城市的人們幾乎已經想不起來沒有共享單車的日子是怎樣度過的了。

智能手環可以測量步數和脈搏、監測睡眠、計算脂肪和卡路里情況,憑藉着有趣的社交屬性,全民健身眨眼間成了一股擋不住的潮流。

Kindle等各類電子閱讀設備,手機、平板電腦等各類移動終端,幫助人們有效地利用了碎片時間去學習。很多調查都發現,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人們的總閱讀時間在增加。

在公益領域,互聯網也發揮着無以倫比的作用,例如騰訊公益的“捐步數”活動,賦予了公益活動新鮮可親的形象。

在這些卓越的互聯網應用上,產品與用戶的行爲之間發生了奇妙的化學反應,使得人們在不經意間超越狹隘的自我,爲公共福祉增添了一份力量。

我們把上述這些有趣的現象稱爲“互聯網+文明”,即互聯網產品憑藉本身技術特性和特定商業模式,促進社會道德水平提高和公序良俗的現象,包括終身學習、全民健身、公益慈善、生態環保、信任提升、分享合作等衆多領域和現象。

亞當·斯密曾經說過,經濟參與者受利己心所驅動,而市場上這隻看不見的手指引這種利己心去促進總體的經濟福利。在今日的中國,移動互聯網因其獨特的技術基礎和特性,一是有效地放大了利己心的正外部性,讓社會總體福利水平變得更高,二是有效地拓展了利他心,讓互惠互助、互利共贏變得更加容易。

圖1 “互聯網+社會文明”創新產品的特點

從性質上看,“互聯網+文明”創新大致分爲如下三類:

公益類,體現了社會公益事業在互聯網時代的新發展;

準公共產品類,例如微信提供了社會溝通基礎設施,支付寶提供了誠信評價機制;

健康生活類,例如促進學習和健身的衆多互聯網應用。

純公益類創新產品是很難贏利的,但互聯網有效地降低了公益活動的成本,且形式更加活潑多樣。在健康生活領域已逐步形成了相對成熟的盈利模式,如知識付費、運動APP電商等。能夠提供準公共產品的互聯網應用,成爲互聯網平臺經濟的主力軍,一旦平臺地位確立,就能夠獲得相當大的贏利空間,例如微信、支付寶、滴滴等。

互聯網如何給文明賦能

現在已是人手一部智能手機的時代,普普通通的一部手機,至少內置了一二十種傳感器,陀螺儀、GPS、指紋傳感器、霍爾感應器、氣壓傳感器、心率傳感器、血氧傳感器、紫外線傳感器等都是標配。新款的手機都開始內置人工智能、人臉識別等硬件或應用技術。

這些傳感器或新技術能帶來很多有用的功能。例如加速度傳感器可以用來計步,磁場傳感器和GPS可以用來導航,陀螺儀可以做體感應用,心率和血氧傳感器可以測量人體健康、運動情況。傳統PC上通常都沒有這些傳感器,即便有也難以貼身攜帶,而手機是人們時刻放在手邊的,這就擴大了人們感知世界的能力。

圖2 普通智能手機上都有的一些傳感器

一方面是手機等個人移動終端迅速普及,移動終端正在變成人體的延伸,另一方面則是社會信息數據的存儲和處理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技術迅速進入社會各領域。根據《2017微信數據報告》,微信每日登錄用戶超過9億,每天380億條信息從微信上發出,數量異常驚人,需要龐大的算力。

移動終端的普及契合了互聯網“連接一切”的特性,社會信息數據處理能力的大幅度提升類似於給社會安裝了一個個超級大腦,而兩者的結合構成了“互聯網+”的技術基礎。以一個簡單的等式來表示,就是:

連接一切+社會大腦=“互聯網+”:

以此爲基礎產生的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新產品,在技術特性和應用領域上有了廣闊的創新空間,湧現出了各色各樣的新鮮的商業模式,直接賦能給社會的文明風尚。

(1)社交屬性增強,促進了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與交流。

互聯網拓展了人們獲取信息、表達訴求的渠道,移動互聯網時代,“在線(online)”成爲文明社會的基本運行方式,Facebook、google、微信、百度、微博、今日頭條等滲透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逐步改變着人們的生產、生活和思維方式。

(2)交易成本大大降低,電子支付手段便利了公益和文明事業。

鼓勵低碳出行的共享單車,就是以發達便捷的電子支付手段爲前提的,用手機APP簡單掃碼,就可以開啓單車,支付費用。以往很多公益捐款需要到銀行或郵局去匯款,讓很多捐贈者望而卻步,現在輕點手指手機,幾個步驟就可以完成捐贈。

(3)網絡協同效應凸顯,有利於社會成員之間的規模化協作。

例如在微信、微博、知乎、豆瓣、簡書等社交媒體或知識性社區,用戶自發生產的內容(User-generated content,UGC)都會自動增加全社會的知識存量,使得人人都可獲益。

(4)大數據積累和挖掘,促進了誠信機制和文明行爲。

隨着人們日常工作和生活日益變得在線化,手機和可穿戴設備的日益普及,有關個人的信息數據例如運動軌跡、生活照片、交易記錄、職業軌跡、犯罪記錄等越來越多地被儲存起來,越來越容易被查到,這在無形之中約束了人們的行爲,提高了犯罪成本,並且非常有利於建立社會化的誠信評價機制。

(5)創新思維受到鼓勵,互聯網非常有利於整合資源和技術,整合產品與用戶,創造性地解決難點和痛點問題。

近年來,互聯網思維幾乎成了創新思維的代名詞,根據百度百科,“互聯網思維,就是在(移動)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科技不斷發展的背景下,對市場、用戶、產品、企業價值鏈乃至對整個商業生態進行重新審視的思考方式”。

學習可以很有趣

互聯網提供了海量學習資源、且具有多場景適應力,利用碎片化時間進行“充電”逐漸成爲大衆的一種習慣。圍繞互聯網,全社會正在形成以個體爲中心的、開放共享的終身學習新生態。

移動互聯網時代,學習類應用通常從三個方面入手進行創新:

基於新的軟硬件載體進行創新,例如較之PC,電子閱讀器、手機、平板電腦等對個性化學習更加便利;

廣泛植入社交元素,大大便利了知識的分享與擴散,而朋友之間的競賽和協作成了促進學習的利器;

對碎片化時間的管理和利用,讀者在閱讀微信公衆號文章時,通常來講都是利用短暫的閒暇時間。

圖4 終身學習的新模式和新場景

基於上述創新,終身學習這一概念在移動互聯網時代被賦予了新的含義,湧現出了新的學習場景,知識社區、虛擬課堂、數字閱讀及視聽等應用以有趣、好玩的方式刷新了人們對學習的認識。

(1)知識社區強調學習的交互性。

以果殼網爲例,這是一個開放、多元的泛科技興趣社區,用戶可依興趣關注不同的主題站和小組,閱讀有意思的科技內容;在“果殼問答”裏提出科技問題,或提供靠譜的答案;關注各個門類和領域的果殼達人,加入興趣討論,分享智趣話題;還可參加“萬有青年燴”、文創市集等線下活動。2016年,果殼網已實現340萬總註冊用戶數,1.7億月均頁面訪問量,3200萬月獨立訪問人數,350萬官方APP裝機量。

(2)虛擬課堂將優質學習資源普及化,支持個性化學習。

如滬江網校的付費視頻課程中嵌入了OCS3.0課件系統,學習者可以實時摘取視頻中的內容作爲筆記,還可通過彈幕直接向老師提問;課程以外,還提供24小時助教答疑服務。隨着人工智能、大數據技術的發展,未來將能夠更全面地捕捉和分析在線學習行爲數據,識別學習者的行爲模式、學習風格偏好,預測和診斷學習效果,從而能夠爲學習者制定個性化的學習計劃和針對性的學習策略。

(3)數字閱讀及視聽帶來了“悅讀”新潮流。

各類移動終端讓碎片化閱讀變得可能,據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發佈的全國國民閱讀調查,2016年,數字閱讀接觸率持續提高,到2016年已明顯超過紙質閱讀,成爲拉動國民綜合閱讀率提升的“主力”。 2016年,有聲閱讀類APP異軍突起,喜馬拉雅、得到等“聽書”APP解放了雙眼和雙手,利用耳朵來學習成爲一種新時尚。喜馬拉雅FM的註冊用戶已經達到4.5億,是國內發展最快、規模最大的在線移動音頻分享平臺。

全民健身的新玩法

近年來,運動健身的風潮頻起,通過移動互聯網爆炸式傳播效應和社交網絡的分享,在娛樂明星帶動下,全民曬馬甲線、A4腰一度成爲潮流。健身理念普及、運動氛圍帶動,互聯網功不可沒。

面對當前不斷崛起的健身需求,運動健康類應用可謂趁熱打鐵,不斷推出健身新玩法。記步PK、打卡簽到等各式各樣的線上活動,讓用戶真正“動起來”:

(1)智能軟硬件提供全方位的運動監測指導。

運動效果即時記錄、反饋能夠產生激勵和糾正的作用。智能手機、運動手環、智能跑鞋等,運用動態傳感和人工智能技術,配合相應的App,能夠記步數、運動路線路程、心率等各種指數,更專業的智能運動服裝甚至還能夠實時監測和糾正運動姿態。如Enflux就是一套能在運動中糾正錯誤動作,防止運動損傷的智能服裝,相當於一個隨行私教。

(2)運動社區的健身習慣“傳染”。

基於在線社交網絡、運動健身APP,形成了線上線下的運動社區,堅持運動、曬運動成果等積極的行爲習慣,就會形成羣體性“傳染”。如“微信運動”步數排行榜,用戶可以和好友PK步數,排名第一的好友還能“佔領”微信運動的封面,整個“運動圈”掀起了“你追我趕”之勢。

圖5 微信步數排行榜:好友步數又破兩萬了,你還宅着麼?

(3)共享健身房帶來不貴的品質健身。

隨着居民消費水平升級,形體美需求爆發,越來越多人選擇去專業健身房減脂塑形。據艾瑞調研數據,2016年50%的運動人羣經常去健身房運動[1]。但傳統的健身房,辦年卡的前期成本和較長的時間規劃,讓很多人望而卻步。樂刻運動、全城熱煉、小熊快跑等APP,則推出了按次、按月、按年等多種計費套餐,購買後就可以到其線下合作的任意場館去健身。用不貴的價格就能體驗到專業場館和服務。

(4)遊戲化解鎖運動“新姿勢”。

一些遊戲品類,如體感遊戲、LBS增強現實遊戲,需要玩家“身體力行”,讓遊戲本身成爲一種運動。目前有很多運動專用的遊戲被開發出來,例如英國遊戲工作室Six to Start,與英國衛生部合作開發一款LBS健身應用《行走》(The Walk)。玩家需要通過行走或奔跑來解開65張地圖中的線索,拯救世界。從而將單調的步行、跑步運動變成了一個驚險旅程。

圖6 LBS健身應用《行走》的線索地圖

便捷溫暖的新公益

當前,藉助互聯網技術及傳播優勢,互聯網和公益正在走向深度融合,催生了更便捷溫暖的新公益形態,爲公益事業的發展開啓了一個“人人可公益”的新時代。

互聯網主要從兩方面給公益這項古老的事業注入了全新的動力:

公益項目信息廣泛和快速傳播。通過互聯網進行傳播,能夠觸達更廣泛的潛在捐贈人、活動參與者,且傳播時效性很強,快速匹配項目和用戶。

移動支付爲代表的網絡支付讓捐贈更容易。通過移動支付幾秒鐘就能夠輕鬆完成捐款,幾元至幾十元的小額捐贈流行起來。

目前,一大批新型的互聯網公益平臺應運而生,如騰訊公益、螞蟻金服公益、新浪微公益等,基於這些平臺,已經形成了全方位的公益矩陣、去中心化的公益模式和小而美的公益活動。

(1)“募捐-捐贈-公益活動”全方位的公益矩陣。

如騰訊公益平臺,通過“樂捐”平臺用戶可發起捐款。通過騰訊公益網、微信公衆號等可查詢和監督項目實施情況。用戶還可報名參與線上、線下豐富多元的公益活動,如“99公益日”、“益行家”等。目前,騰訊公益網累計募捐總額超過32億元,超過1.5億人次參與獻愛心。

(2)基於社交平臺形成去中心化的公益模式。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很多用戶都在社交平臺分享自己支持的公益項目,帶動周邊好友合力完成籌款。如騰訊公益的“一起捐”,就是發揮朋友圈的作用來進行募捐一款產品。2015、2016、2017年99公益日“一起捐”佔總籌款比率分別爲47%,66%和78%,連續三年顯著提升,顯示了這種強社交性募捐模式巨大的召喚力。

圖7 “一起捐”佔99公益日總籌款比率連續三年顯著提升

(3)技術創新形成的小而美的公益活動。

藉助互聯網技術,大量溫暖、正能量的輕公益活動產生。如 “一元購畫”活動,一個二維碼、一個H5頁面,文藝而不沉重的形式在短短6小時就吸引了來自全國上百萬人的愛心捐贈,5806559 位微信用戶參與捐款和轉發。此外,公益活動還與公衆日常生活娛樂相結合,如“螞蟻森林”、“益行家”等輕公益,大大拓寬了公益活動的範疇。

連通的綠色能量

生態環保與大衆息息相關,但能做的似乎並不多。事實上,互聯網正在賦能社會大衆,連通每個人、每個組織的力量,共同維護綠色生態家園。

(1)互聯網提供給大衆瞭解生態環境問題的信息渠道。

專業環境氣象類APP,如蔚藍地圖,全面收錄了31省、338地級市政府發佈的環境質量、環境排放和污染源監管記錄,可查詢空氣質量、廢水源、廢氣源和水質數據,任何地區的污染情況信息都能實時獲取。此外,微信等綜合類應用也紛紛推出了環境信息查詢功能。可以說,互聯網已經成爲了公衆瞭解環境信息的最主要的渠道。

(2)互聯網還提供給大衆參與環境治理的渠道。

如環保隨手拍、蔚藍地圖等應用上線了環境問題舉報功能。任何人只要發現環保問題,都可以進行拍照,並通過手機應用上傳至環保部門進行舉報。環保部門則可根據用戶的舉報進行執法。

圖8 蔚藍地圖APP的環境信息查詢、環境問題舉報功能

(3)互聯網帶來了“綠色、低碳、高效”的生活工作模式。

由互聯網帶來的新型生活、工作模式往往成本更低、效率更高。共享出行、共享單車減少了機動車的使用;網購的興起提升了買賣雙方的配對效率,大大節省了不必要的倉儲和物流運輸,也起到了節能減排的效果;二手交易平臺如阿里巴巴閒魚,可以讓閒置物品重新產生價值,減少廢棄物的產生。可以說,互聯網使綠色環保成爲一種自然而然的行爲傾向。

信用成爲最美通行證

當前在資本市場、商業交易、個人消費層面的信用缺失現象仍屢見不鮮。中國人民銀行的徵信系統已成爲國內重要的金融基礎設施,在個人授信、企業融資方面發揮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對於個人消費層面,則顯得力量單薄。

尤其是在“互聯網+”和大數據時代,人們的消費方式和消費場景更是日趨多樣化發展,此時,騰訊徵信、芝麻信用等第三方信用服務機構應運而生,通過大數據、雲計算、機器學習等技術,爲企業和個人提供科學且適應多場景的“信用通行證”。

(1)中國人民銀行徵信系統+互聯網第三方徵信系統:信用數據採集多元化完善。

目前中國人民銀行和互聯網三方機構的徵信系統已形成了“交叉證明,互爲補充”的關係。前者的信用數據以銀行信貸信息爲核心,還包括社保、公積金、環保、欠稅、民事裁決與執行等公共信息。後者如騰訊徵信則從履約、安全、財富、消費、社交五個維度進行信用數據收集。對於整個社會的信用數據採集起到了多元化完善的作用。

圖9 信用數據採集多元化完善

(2)互聯網第三方徵信系統:上百個應用場景。

如芝麻信用,在信用卡、消費金融、融資租賃、抵押貸款,到酒店、租房、租車、婚戀、分類信息、學生服務、公共事業服務等上百個場景爲爲用戶、商戶提供信用服務。

圖 10 互聯網第三方徵信機構在上百個應用場景提供信用服務

(3)分享經濟+互聯網第三方徵信機構:信用數據共建共享。

分享經濟因其“風險共擔,收益分享”的特點,其發展不斷觸及信任痛點。因此很多分享經濟企業,與專業的徵信及信用服務機構合作,共建共享信用體系。當前,主要集中於免押租借等應用場景上。

如摩拜單車與騰訊徵信合作,在廣州地區信用良好用戶可以免押金騎行;同時通過將摩拜單車的用戶信用數據納入第三方信用服務機構前海徵信的個人徵信系統,對於惡意濫用、損毀甚至盜竊摩拜單車的用戶,除被摩拜單車列入黑名單,也將有可能面臨無法獲得金融服務的懲戒。

分享合作帶來的親密與活力

從共享單車、汽車,到共享充電寶,從住宿分享到辦公空間,從知識分享到技能、勞務衆包……從2011年起步以來,分享經濟風潮,正在中國土壤上迅速生長。分享經濟是互聯網時代的一場深刻的變革,它既形成了新業態和消費增長點,同時也在革新、重構着每個人的生活理念和社會關係,推進社會進入因分享經濟而打造的新的互聯網親密時代。

當擁有不再是必需

物品、知識技能的分享,帶來合作、開放、信任的生活社交新理念。共享單車、共享租車,甚至共享房屋,讓擁有不再是必需。陌生個體之間,通過知識與技能分享平臺,加強了信任和合作,逐漸形成一種“人人爲我,我爲人人”互相成就的局面。

未來我們可能不屬於任何一個企業

有利於個人全面發展的多元化就業新模式。分享經濟改變了傳統的僱傭模式和就業模式,人們可以依照自己的興趣和技能靈活選擇工作機會,依靠自己的一技之長實現多元化就業、多途徑營收,從而個人價值充分得到市場化變現,實現所謂的人盡其材、物盡其用。

截至2016年,分享經濟企業直接員工數將近30萬人,而分享經濟平臺上的個體服務者數量累積近1億人次。其中以服務衆包、自媒體、物流衆包、出行分享等爲主要提供就業機會的分享經濟細分領域。可以看到隱性就業和多重職業正在成爲潮流,未來將走向自由職業者的世界。

圖11 截至2016年分享經濟企業提供的就業機會

未來展望

“互聯網+”正在持續加速互聯網行業與傳統行業的跨界融合,這種融合帶來了全新的生活方式、生產方式和社會形態。互聯網技術和平臺的創新力,在推動產業更新換代、經濟增長的同時,也成爲了社會文明創建的“助推器”。

以“連接一切+社會大腦”爲基礎產生的創新產品和商業模式在終身學習、全民健身、公益慈善、生態環保、信任提升、分享合作這六大領域已經顯現出巨大的能量和價值。

展望未來,前景無限:

(1)未來,“互聯網+”將進一步聯動線上線下,以線上平臺社區牽引線下文明創建資源、服務、活動。

(2)文明創建將成爲人工智能、雲計算、區塊鏈等技術應用最契合的領域。衆多新技術創新成果將在文明創建領域落地。

(3)文明創建將形成多元主體、跨界合作的新局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