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德國夫婦喫過期青豆癱瘓五個月,食物中毒究竟有多可怕?

作者 | 周亦川

來源 | 搜狐健康

過期食物看樣子差不多也能喫,大不了鬧肚子?這個想法可是很危險。據《每日郵報》3月9日報道,一對德國夫婦喫了過期的青豆食物中毒癱瘓,在ICU住院五個月。他們的兒子由於異味拒絕喫這份青豆,因此沒有中毒。

這對夫婦是肉毒中毒,這是科學界已知的最強的毒素之一,德國每年約有10例肉毒中毒的病例。據報道,這名47歲女子在入院時頭暈目眩、雙目失明、眼皮下垂並且說話困難。隨着神經症狀的惡化,她的脖子以下完全癱瘓,當她肺衰竭的時候,茨克林庫姆哈勒大學的醫生給她裝上了生命維持裝置。

她的51歲的丈夫由於喫的較少,當天出現了類似的症狀,但可以正常行走,三天之內出現了四肢癱瘓以及肌肉無力,也被安排了機械通氣。

丈夫在四個半月的時候可以自主呼吸,八個月出院,而妻子五個半月才撤去呼吸機,十一個月出院。雖然症狀完全消失,但妻子仍舊身體虛弱,精神狀態不佳。

雖然食品工業防腐技術不斷改進,人們也不會因爲經濟問題一定要喫過期食品,但食品中毒帶來的危害仍不可小視。

北京地壇醫院感染性疾病診治中心主任醫師蔣榮猛告訴搜狐健康編輯,我們常說的“長毛”是長了黴菌,而腐爛發臭是細菌過量繁殖所致。食物到底有沒有壞,並不完全能通過外觀或者氣味發現食物有沒有壞。

食物中毒以腹痛、腹瀉、噁心嘔吐等消化道症狀爲主,有的則表現爲肝損害、凝血功能障礙和神經系統損害等,不一定出現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消化道症狀。

食物中毒類型有微生物性(各種細菌及其分泌的毒素)食物中毒、含毒素植物(發芽的土豆、四季豆、毒蘑菇等)引起的食物中毒、有毒動物(如河豚)引起的食物中毒、有毒化學物質(如化肥、農藥、滅鼠藥、蟑螂藥等污染的食物)引起的食物中毒等,其中以細菌性食物中毒發生最多。

細菌性食物中毒臨牀上可分爲胃腸型與神經型兩大類:

胃腸型食物中毒常於進食後數小時發病。常見細菌有沙門菌屬、副溶血性弧菌、大腸埃希菌、金黃色葡萄菌、蠟樣芽胞桿菌、如變形桿菌、空腸彎曲菌、小腸結腸耶爾林菌等。各種細菌性胃腸型食物中毒的臨牀表現大致相似,主要爲腹痛、嘔吐、腹瀉等胃腸炎症狀。

一般起病急,腹部不適,上、中腹持續或陣發性絞痛,噁心、嘔吐,嘔吐物多爲進食之食物。葡萄球菌或蠟樣芽胞桿菌性食物中毒可見劇烈嘔吐;腸出血性大腸埃希菌和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可出現血便或血水便。腹瀉嚴重者可出現脫水的表現。

肉毒中毒在神經型食物中毒最常見,是進食被肉毒桿菌外毒素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中毒性疾病。火腿、臘腸、罐頭或瓶裝食物被肉毒桿菌污染後,在缺氧的情況下,細菌大量繁殖,併產生外毒素。潛伏期多爲12—36小時。起病突然,以神經系統症狀爲主,可有短暫的乏力、頭痛等前驅期症狀。典型症狀及體徵是多數顱神經麻痹,多呈對稱性。

呼吸肌麻痹或吸入性肺炎爲致死的主要原因,這個案例中的德國夫婦就是ICU的機械通氣以及其他種種治療才得以保全生命。

有些比較節儉的人,特別是經過苦日子的老人看到食物爛了或是長毛了覺得很捨不得扔,想着把壞掉的部分挖掉就能喫,或者通過徹底水煮殺菌。蔣榮猛並不建議這種做法,他指出,作爲一個整體,食物的部分發生變質或腐爛,挖掉這部分並不能保證其他地方沒有細菌滋生。病菌大量繁殖會產生腸毒素,而腸毒素毒素耐熱力很強,加熱煮沸30 分鐘後仍可保持其毒力。因此,腐爛變質的食物加熱雖然可以將細菌等微生物殺滅,但不能將其產生的毒素給滅活,仍有可能導致食物中毒。

覺得喫的東西壞了或是確實已經過了保質期就扔掉吧,扔掉的代價與看病喫藥的損失相距甚遠。若像文首的德國夫婦或是其他“節儉”的人喫進了急診乃至ICU,那麼治療費用將十分昂貴乃至一個巨大的數字,還可能留下一生的疾患。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