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里德里希·维勒(1800—1882年9月23日)是德国化学家,他的人工合成了尿素,彻底打破了有机化合物的生命力学说。

维勒从小对化学实验感兴趣,1820年他入马尔堡医科大学学医,常在宿舍进行化学实验。1823年获外科医学博士学位,随后到化学家贝采里乌斯的实验室学习与工作,学到了分析和制取一些元素的新方法,同时继续研究氰酸。

后来他用氰酸与氨水进行复分解反应,以获得氰酸铵,他发现形成了草酸和一种白色晶体物质,它不是氰酸铵,但不知道究竟是什么。他为此深入研究,到1828年,他证实了这种白色晶状物质是尿素。他用氯化铵与氰酸银或以氨水与氰酸铅反应,也都能得到尿素,实现了由无机物来人工合成尿素的设想。1828年,他发表了《论尿素的人工制成》论文,起了化学界的震动。

因为,19世纪20年代以前,由于科学条件的限制,有机化学的研究对象只是从天然动植物有机体中提取有机物。人们认为,有机物只能在生物细胞中受一种活力作用才能产生,不能人工合成,有机化学被误认为是研究生命物质的化学,而有机合成则被视为禁区。

维勒向世人公布的用无机物合成尿素的方法,在人类历史上,破天荒地从无机物中制造出了有机物,打破了无机界和有机界之间壁垒分明的界限,开创了有机合成化学的新领域。

贝采里乌斯

从此,有机化学充满了生机,人们期望着用无机物来制造各种有机物。正是有机合成的新概念,促使了后来的乙酸、脂肪、糖类物质等有机合成的成功。维勒开创了有机合成的新时代。

但维勒事业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前进的道路上充满了坎坷,他在合成尿素成功之后,虽然以更大的热情投入,但在几年中没有取得新的进展,他如同面对原始森林,怕闯进去分不清东南西北,不知出路何在。

1835年,维勒在一封信中悲观地写道:“当前有机化学是够使人发狂的。它给我的印象,就好象充满最神奇事物的原始热带森林,是一片狰狞的无边无际的使人无法逃脱的丛莽,我害怕走进去。”

其实,把有机化学构想为令人害怕的“原始森林”,无疑是在思想认识上设置了一个禁区,维勒在这令人毛骨悚然的“原始森林”面前退缩了,他放弃了有机化学的研究,退而搞无机化学的研究去了。

自设禁区是成功的束缚,人们一旦把自己禁锢起来,即使是昔日的成功者,也会畏首畏尾。科学探索有成功也会有失败,害怕失败,害怕的探索中迷路,结果就是裹足不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