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了一些资料,发现只有孔门弟子用“子”,其他诸子的弟子,很少被称为“子xx”的,猜想是否是孔子收徒时必须赐个“字”,也许是根据什么场景或弟子特点来取的,类似于拜师学艺要排辈分。

如子贡的名字叫做端木赐、子张名叫颛孙师、子夏名叫卜商、子羔名叫高柴、子路名叫仲由……

我想,是不是同辈之间互相称呼都用“字”,比如端木赐,字“贡”,在《论语》中,记载他的言行,都客套称为“子贡”,子在古代是对成年男子的尊称。而长辈称呼,却不称他的“字”,而是称名,比如孔子对子贡说话,都称之为“赐”,对子路说话,称之为“由”。

那么,孔子的名是丘,字是“仲尼”,《论语》中也有“外人”直接称孔子为“仲尼”的记载,但为什么不叫“子尼”呢?这又是另一种称呼了,是对老师和长辈所使用的称呼,当然不能直呼老师的名,如果《论语》中都直接称呼孔子为“子丘”,怎么能区别老师和学生,所以就在老师和长辈的姓后面加个“子”,以示尊敬。如诸子百家,《史记》都把他们成为“xx子”,如孙子、老子、墨子、韩非子、管子、晏子……这可能是那个时代的尊称。

在《论语》中,有若和曾参也享受了这个待遇,被称为“有子”、“曾子”,估计有这个称呼的记载,是他们俩的学生所编的辞条,所以加上了尊称。这种称呼一直延续到宋朝,如对程颢、程颐两兄弟,称为“程子”,对张载称为“张子”,对朱熹称为“朱子”、对陆九渊称为“陆子”。宋朝之后,这种称呼就慢慢减少了,减少的原因猜想是区分度不大,比如同为姓张的,都有学问上的成就,如果都成为“张子”,就让人迷糊了,比如看朱熹的《四书集注》,所引用的注释,要么称为“xx子”、要么称为“xx氏”,看的时候还得去查究竟是谁。

“夫子”一词,往往是对做过官的尊称,是来自“大夫”的官职。在《论语》中不仅仅只有孔子被称为夫子,卫国大夫蘧伯玉、公叔文子都被孔子称为“夫子”。柳下惠多次做官被贬黜,别人和他说话的时候也称他为“夫子”。可见,当时对做过官的称为“夫子”是很普遍的。到了秦汉以后,对官职设立有了更专门的名称,“大夫”的官职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到了明清则不再出现。

随着《论语》的广泛传播,儒家的兴盛,称孔子为“孔夫子”,慢慢地变成了专有名词,其他人也不敢僭越而用来称呼自己或别人,成了孔子专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