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一部名不見經傳的青春電影吸引了我,看這部電影的時候,豆瓣評分8.2,評論人數只有235人,現在評論人數400多,評分也下來了。這是一部看了開頭就大概猜到結尾的電影,但過程中還是收穫滿滿的感動。據說

最近一部名不見經傳的青春電影吸引了我,看這部電影的時候,豆瓣評分8.2,評論人數只有235人,現在評論人數400多,評分也下來了。

這是一部看了開頭就大概猜到結尾的電影,但過程中還是收穫滿滿的感動。

據說是深外校友根據真實事件改編,影片中的譚睿明老師有人物原型(深外教師唐銳光)。

影片中,譚睿明原本是金牌教師,因無懼權勢不給優待生補課,被下放到這所中學最差的混混班高二十八班(聚集後進生、藝術生、體育生和不良少年),並擔任他們的班主任。

很難想象,面對十八班的整蠱惡作劇刁難不配合,甚至對老師極度的藐視,譚睿明老師還能放平身段淡定自若見招拆招,用極大的耐心和愛心,或者說是“忍氣吞聲”想要改變他們。

十八班應該說是被這個學校放棄的班級,班級紀律極差,髒話滿天飛,座位亂擺放,翹課逃課成了家常便飯,班級並出現男魔頭女魔頭兩大魔頭爲首的“幫派”對峙局面,整個班“雞飛狗跳”亂成一團糟。

很難想象,這樣的班級面貌學校會允許它存在,而且還有老師願意俯身去挽救這樣一個個瀕臨自我放棄的靈魂。

譚睿明老師,大概是這個學校唯一願意跟他們相處並用心去理解他們的老師。

想起一則泰國短片《放棄不了的人是你》,真實故事改編,講述一位女教師與一個“不太一樣”的轉校生之前的感人故事。

片中小男孩的那一跪,太受不了了。片末還重新審視了“教師”這個特殊又神聖的職業。

短片中的女教師,我覺得就是位“天使”,因爲照顧一個有自閉症傾向的孩子,是需要付出更多的時間和耐心,她創造了奇蹟。

但十八班這些學生在身體上都是健康的正常人,以十八班學生的這種行爲狀況,學校要麼嚴加看管,要麼就是放棄。

用我的經歷看來,譚睿明老師的形象有些誇張了,我遇到過好老師,但沒有遇到這樣“天使”般的老師。

因爲是改編,不乏有理想化的成份。但或許正是這樣偏理想化的成份,還是讓我被套路被感化了。

正如網友所說:本來以爲就是一部拍得很糟的青春片,熬着夜看到後來眼淚止不住。

全片故事線很集中,聚焦在“十八班”師生之間的關係轉變,沒有任何狗血,以及其它旁枝末節,題材並不新鮮,故事也不意外,然而,以“一封寫給未來的信”爲線索,讓影片情節推進和反轉變得有緊迫感。

男女主都是不知名的普通人,但不妨礙他們的主角份量,表演略顯稚嫩,也不失自然,有代入感,而且十八班這麼多人,個個性格塑造都比較鮮明。

越往下看,情節推進積蓄的淚點,有真實觸動的爆發力,所謂“壞孩子”,只是一羣更需要關注的人罷了。

他們當中,有父母不負責從小由爺爺奶奶帶大的偏離軌道少年,有活在媽媽是小三的陰影下心中有一道不可磨滅傷口的墮落少女,有家境貧寒內心敏感自卑的數學天才,……這些問題少年,需要有人親聆問題並跟他們一起去化解這些問題。

也許,很多問題少年,因爲遇不上這樣的老師,就一直帶着問題長大或是自我消化。

十八班很幸運,遇上譚睿明老師,在全班用大寫加粗的“滾”字給他下馬威的時候,他沒有退卻;在全校都以他們爲恥的時候,他說:沒錯。他們成績不好,但他們誠實勇敢,我相信,他們以後進入社會也會成爲很好的大人。

影片也沒重點去說譚睿明對十八班的學習成績帶來多大的改變,影響最深的是教他們:堂堂正正做人。

由“老壇酸菜”,到“老譚”,是你有沒有真正走進他們的心裏。

當遇到一個會點石成金化腐朽爲神奇的老師,每個孩子的問題都不再是問題。這樣的老師,真的可以稱作“人類靈魂工程師”。

正因爲老譚知道問題所在,知道這幫“壞小孩”的可愛之處,也善於與他們打成一片,他才真正地瞭解班上的每位學生。

當他爲每一個學生頒發畢業證的時候,給班上每一個學生說的每一段話幾乎都是“直戳痛處”,非常走心。

人心都是肉長的,最後,“一封寫給過去的信”和“一張未來的報紙”,把全片情感推至最高潮,感人至深:沒有破不了的冰,沒有成不了的事,只怕有留下遺憾的青春。

本文系原創▲禾寫電影ID:dsreview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