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每逢过年回家的时候,相信多数人都有被父母长辈催婚的经历。这么大了怎么还不嫁人啊?年纪不小了找到对象没啊?随之而来的就是各种介绍和相亲……

有时候被催的烦了,搞不好脑子里还会窜出独身的想法。我经济独立、生活无忧,完全可以养活得了自己,为什么一定要嫁人啊?听起来这是一种比较前卫的想法,可是小编要说的是,这种想法在历史上不仅有过,还有很多女人曾身体力行,那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自梳女。

在清朝,这些女子立志独身,完成一个仪式可终身不嫁,却下场凄惨

历史上,自梳女是明朝中后期时候出现的。她们走出家门、靠自己双手工作,养活自己,一辈子保持独身不嫁人。为什么叫做自梳女呢?这就和历史上的婚嫁习俗有很大关系了。

在古代的时候,头发被认为是人体最珍贵的部分,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岂敢毁伤,孝之始也这句话就是很好的例子。一个人头发的蓄养方式和造型选择都是它的主人身份的某种反映,这点对于女人尤其重要。

古代女子到15岁时,要举行笄礼,把头发盘成发髻,再插上簪子,表示成为成年人。结婚以后,头发都要被遮掩起来,表示已经嫁人为人妇。通常来说,这个仪式都是出嫁的时候由父母长辈来做的,可是为了不嫁人,有些女性就通过特定的仪式,自己把辫子挽成发髻,表示永不嫁人,独身终老。

在清朝,这些女子立志独身,完成一个仪式可终身不嫁,却下场凄惨

按照现在的一些观点来看,自梳女也不错嘛!自己工作养活自己,不用在家里看老公的脸色受气,也不再受父母长辈的催婚啰嗦,可是事实上却并不是这么简单。这背后的艰辛和悲惨不是一般人能够承受的。

封建社会时期,由于封建礼法的严苛,男女关系不像现在这样平等。在三从四德、七出等的束缚下,出嫁后女人时常受到不平等的待遇。正是在看到了太多的前车之鉴后,自梳女得以在广州和珠三角地区兴起。为什么不是在其他地方呢?因为历史上这一带由于蚕丝业的兴起,许多女工收入可观,经济得以独立。

自梳女从明朝中后期出现一直延续了300余年,在晚清到民国时期达到了高潮。在现代人看来或许活得潇洒自在,可是因为封建礼法的压迫而产生,自梳女虽然避免了家庭不公,却有着艰辛凄惨的一面。

在清朝,这些女子立志独身,完成一个仪式可终身不嫁,却下场凄惨

一旦成为自梳女,就终身不得反悔。日后如果做出反悔举动行为,就会为乡党所不容。平日虽然可以继续居住母家,采桑缫丝,自食其力,闲时常到“姑婆屋”,也就是举行自梳仪式的地方与众姐妹聚会,在生活上互相扶持,亲如家人。可是一旦年老或病危,就必须移居“姑婆屋”,绝不能在母家去世。

而且在去世后,父母不得收尸葬殓,由自梳女们用草席包裹,挖坑埋葬;如果村中无自梳女,便被抛入河中随水流去。

在清朝,这些女子立志独身,完成一个仪式可终身不嫁,却下场凄惨

由此可以看出,在历史上自梳女虽然获得了经济独立、自己养活自己的权利,可是为此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好在后来随着蚕丝业的落寞和封建制度、习俗的破除,自梳女也就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可是话说回来,即使现在男女关系平等,生活中也不乏众多女强人的出现,可是要想一辈子独身,现实中的阻力也不是一般的大啊,所以还是努力相亲找对象吧!

通俗易懂的语言为你解读史林,想了解更多历史,请关注微信公众号:juzizhoupan,我们期待您的加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