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有着一張秀氣的面孔,好像漫畫裏的追風少年。也許因爲長得太精緻,讓許多人錯誤的以爲他很陰柔。但是從他對音樂的狂熱和不捨,透出的那分執着,堅韌,纔會發現他是一個真正的男子漢。他就是現在紅遍花語歌壇的新加坡歌手:黃義達。從出道到成名,他走過了整整七年的艱苦歷程……

沒有“前途”的少年

黃義達出生在新加坡一個並不富裕的家庭。長得柔柔弱弱的他是家中最小的孩子,但他並不軟弱。讀小學時,有一次,一個大孩子叫他小姑娘,他憤怒得像頭小獅子,撲上去廝打。儘管被揍得鼻青臉腫,卻沒有退縮,最後還是大孩子主動道歉,纔算作罷。

讀書,義達的成績並不好。這在“望子成龍”心切的父母眼裏,他的表現簡直叫人失望。急了,他們也會採取棍棒政策。現在回憶起來,義達一點也不恨父母,反而說是那時自己不懂事,才被打的。

在華語文化的新加坡。學習差的義達成了人們眼中毫無前途的人。貧窮的家,需要他這個兒子來光宗耀祖,可他卻怎麼也爭不上一口氣。義達在沉重的壓力下,像只蝸牛那樣小心翼翼把自己藏起來。他變得越來越抑鬱、自卑了……

磕磕碰碰上到初中,義達無師自通地迷上音樂。老愛把自己關在屋子裏用音樂來麻醉靈魂。他覺得只有在音樂中才有他的全部世界。因爲音樂,他學會了思考。開始嘗試着寫歌,那些歌都無一例外地透出了一種悲觀的灰色。他從中宣泄自己的情感。

直到 15歲那年。一線陽光才穿雲而出。一次,義達姐姐的男朋友到家裏來玩,拿了一把吉他。義達全部的心思都被它吸引了。那一瞬間,他眼前一亮,彷彿是修了千年等到的東西,它發出不可言說的誘惑。義達愛不釋手,當姐夫帶着着吉他走的時候,義達忽然有了一個想法:他一定要以音樂爲自己的目標。至少將來可以有一把自己的吉他。 纔是他真正一輩子能作、想做的事情。

要唱歌, 這個瘋狂的念頭折磨着他。他報考了李思菘、偉菘的音樂學校。這個突然的舉動,讓家裏人措手不及。當爸爸又舉起巴掌時,他昂着頭說:“我這麼大了,可以選擇自己的路!”兒子的公然反抗,帶給了爸爸從未有過的震動。他的手無力地垂了下去。

就這樣,義達離開傳統的學校,開始了他苦難的音樂歷程。因爲起步很晚,他沒有傳統的基礎教育,只能勉強始使用吉他學習創作,而對鋼琴程更是遙不可知。黃義達的內心滿是失落。被人嘲笑,又不善於表達。他把悲傷壓在心頭。一遍遍問自己,難道我真的不行嗎?

緊抓住“夢”的手

練習快一年,生性孤僻的義達覺得在學校裏太浮躁了。技藝很難長進。他突然有了一個決定,退學。這讓父母感到很喫驚。他卻不再回頭,當着爸媽的面立下軍令狀:“一年,不行,我就永遠不學了。

義達一邊打工,一邊用錢去鋼琴。手指彈起了死繭,可他從來沒叫一聲苦。一年後帶着自修苦學的鋼琴功夫回到音樂學校,當悠悠如行雲流水的樂聲,從他的指縫間流瀉而出,頓時讓老師、同學完刮目相看。

雖然鋼琴技能跟上去了。可是離成功還有漫長的距離。在高手雲集的音樂學校,義達仍然是一個不怎麼起眼的學生。跟同學們比,他也沒有特長。而一些機會永遠屬於別人。在痛苦的煎熬中,義達又度過了一年。

18歲,義達走進了軍。軍營的訓練,讓他變得更加的堅韌,慢慢地他也明白了自己的確跟別人存在差距。但他沒有喪失信心,放棄自己的音樂的夢想。一天訓練下來,累得渾身散架,還偷偷藏在被窩裏,打着手電創作。偶爾休假,他也會去學校裏專門請教老師。

義達的努力引起了李思菘、偉菘的注意。常常親自指導,不但鼓勵他要有多方面的創作概念還訓練他進行幕後製作的各項工作。可是,義達有自己的音樂見解,每每在錄音室裏爲音樂的見解不同與老師爭執。沒想老師反而更加地喜歡了。多年以後,還回憶起說:“義達,還是個叛逆但聽話的好學生。也現實出了一種男子漢的勁頭。”

在一個偶然的學校內的試音機會里。黃義達一展歌喉,立即被新力唱片公司的星探驚爲天人。他們如獲至寶,認爲義達的特質驚人,希望李思菘、偉菘開好好培養爲他將來出道座鋪墊。從第一次碰觸音樂,歷經數年才收穫這個喜訊,黃義達樂壞了,同時也暗下決心要和世界分享“他的音樂!”

性格總是難以變更,義達寫的東西還是太沉重了,難有突破。在李思菘、偉菘嚴格的要求下,他被無數次退稿。好長一段時間裏,他都懷疑自己是不是真的不行?爲了讓他產生更多的生活體驗,李思菘、偉菘將黃義達一個人丟到了臺灣,獨立面對一個全新的世界,更誠實地面對自我的音樂。從新加坡到臺北是一個大轉折,果真激發了義達的創作潛能。在地鐵站、在公汽上、在小巷子裏、在咖啡店,隨時隨處都能引發他海嘯般的音樂靈感。

當第一個在作品在音樂電臺播出後,義達喜極而泣。像個孩子似的連蹦帶跳,用領到的稿費去買了一把白色吉他。

人生會更加精彩

爲了彰現自己的音樂理念。黃義達不願去複製,去跟風。他相信只有獨特的,才能是最好的。爲了創作出真實貼近生活的音樂。經過一段苦苦創作,他的第一張專輯也推出來了。 第一首主打歌《藍天》,以那種輕柔的藍色調把人們帶入瞭如夢如幻的意境,乾淨明朗,有如春風拂面,使人溫暖感動。

但是之後又是沉寂。義達陷入不斷地煩惱和瘋狂中。而這時早已功成名就,作爲師姐的孫燕姿一直不斷地鼓勵他。在臺灣只要兩人碰面,孫燕姿總是主動關心義達,對義達來說,有了燕姿的分享,義達對於自己的音樂路途也更有信心。燕姿還專門爲他創作了一首《男孩子》。在師姐的引導下,義達想明白了:他是爲了音樂而活,卻不是爲了出名。

有了這樣的信念,黃義達的創作精神上來了。不經意間,他已悄然褪去青澀的外殼,像一塊璞玉,逐漸被打磨出耀眼的光芒。這時攻擊他的謠言也此起彼伏,詆譭他完全是憑着燕姿的後臺走上舞臺的,還被冠上了“男版孫燕姿”……積毀銷骨,一個男人的自尊,在流言的襲擊下,變得支離破碎,他悶極了,整天在酒吧消磨着時日。

這時,曾反對唱歌的媽媽,因爲從義達身上看到了新的希望,態度發生了逆轉,安慰兒子說,“義達啊,別人說你是像孫燕姿,那就像罷!至少,這是對你成績的一種肯定啊!再說進了娛樂圈,就免不了被人閒談……”媽媽的話,讓義達醍醐灌頂,“嗯,是啊,讓別人說去吧,要想有真正突破,還得堅持走自己的路!”2004年,媽媽知道他需要一把吉他,還省了幾個月的錢,特地買下來偷偷送給他,因此,義達更珍惜媽媽愛的心意。 他一直保存着媽媽送的吉他

親情友情都獲得豐收。可是愛情的路卻走得並不順暢。2006年春天,黃義達攜第二張專輯《專屬密碼》來北京宣傳。演唱完新歌《那女孩對我說》後,他首次講述了他那已經夭折的愛情故事。

幾年前,有一個女孩非常愛他,可他爲了追尋音樂,一去就是很多年。女友苦苦等待,卻沒收到什麼音訊。就在女友快死心時,剛發行了第一張專輯的黃義達,意氣風發地出現在女友面前。正在氣頭上的女友,“拜託”他出門時被車撞死。義達不斷地解釋,女友一點也聽不進去。末了,女友問,你還會爲了音樂離開我嗎?義達猶豫了一陣,痛苦地點了點頭。女友轉身而去,只留給了他一個孤單的背影。

爲了音樂犧牲愛情,義達只能無奈地笑笑。他知道自己的路還有很長要走。忍着滿肚子的話,無處訴說。只能把憂傷和思念寫進歌曲中。他也把更多的心思放在了音樂創作上,2007他推出了《完整演出》,再一次掀動起了“義達”旋風。

從出道,才取得今天這樣的成績。義達,依然繼續着他的音樂之旅。他相信自己的路會越走越寬,人生會越來越精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