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 ,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在發表的報告中表示,隨着中資銀行重返市場,2017年全球應急可轉換債券的發行規模激增68%,達到1,330億美元。

上述報告題爲《銀行業:穆迪應急可轉債監測報告:中資銀行重返市場推動2017年發行規模激增》(Banks - Moody's CoCo Monitor: Issuance booms in 2017 as Chinese banks return to market) ,該報告是市場更新研究,並不構成評級行動。

中國四大銀行中的兩家—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A1/穩定) 和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A1/穩定) 均於2017年重返市場,在第四季度分別發行了135億美元和92億美元應急可轉債。整體來看,穆迪評級的中資銀行發行了約562億美元應急可轉債,佔全球總髮行額的42%。

穆迪高級副總裁Simon Ainsworth稱:“對於中資銀行,去年應急可轉債發行大增反映了新的監管資本要求以及遺留的普通次級債被逐步淘汰和置換。”

英國和西班牙銀行的應急可轉債發行在歐洲的佔比最大,其發行規模在全球的佔比分別爲9%和7%。

2018年中國的發行規模可能會略低於去年,但穆迪預計5年置換資本可支持其他地區的應急可轉債發行。在穆迪跟蹤的所有未償應急可轉債中,約280億美元可在2018年提前贖回,而另有9.92億美元今年到期。因此穆迪估計2018年至少有290億美元應急可轉債可能會被置換。

此外穆迪在報告中指出,俄羅斯貸款機構Promsvyazbank的未償其他一級資本 (AT1) 和二級資本 (T2) 工具及其他次級債均已轉換,作爲與俄羅斯政府的救助協議的一個條件。受影響的證券總額約爲10億美元。2017年12月,穆迪將Promsvyazbank的基礎信用評估 (BCA) 從caa1下調至ca。該機構其他一級資本和二級資本工具的順利減記進一步使此類結構成爲可行的損失吸收工具,從而強化了應急可轉債市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