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677年,晋武公送给周王室大量贿赂,终于获得了周僖王正式承认,曲沃正式代晋。同年,在完成平生最大心愿后,晋武公去世,儿子晋献公姫姽诸继位。

晋献公刚继位,就面临一头痛的难题:从曲沃桓叔到晋献公,如今已经有四代人了。曲沃桓叔及曲沃庄伯子孙众多,在晋国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势力,这对晋献公执政造成了不小的危胁。为此,晋献公日夜不得安宁。

公元前671年,他与大臣士𫇭谈及此事,士𫇭向他建议:“去富子,则群公子可谋也已。”“富子”,古人解释为群公子中的富强者。然今人考古发掘的青铜器中有出现“富子登”的称号,可见“富”其实是氏族之号。士𫇭之所以要先“去富子”,是因为富子是晋国公族中足智多谋之人,对晋献公威胁最大。晋献公一听,高兴地对士𫇭说:“那你来操办这事吧。”士𫇭接受了君命,就在群公子中间不停地煽风点火,引发众人对富子的强烈不满,一起将富子给杀掉了。

公元前670年,士𫇭又与群公子合谋,诱使他们杀掉了游氏二子。这时,士𫇭信誓旦旦地向晋献公保证:“请放心吧!不出两年,您的心腹之患就不复存在了。”公元前669年,士𫇭让群公子把游氏灭族,然后在聚(山西绛县东南)筑城,将他们都安排在聚邑居住。这年冬,晋献公带兵包围了聚,将群公子一网打尽!

曲沃桓叔姫成师在与哥哥姫仇一族争权夺利之时,不知道想到玄孙又开始杀光他的后代了?

晋献公如此残忍地对待族人,称得上是春秋时代“引刀自宫”的第一人了。只要威胁到自己的执政,即便是有血脉之亲,也要毫不留情地斩杀!正因为如此,从晋献公时开始,晋国再也没有公族存在。

晋献公挥刀自宫,还不仅仅是残杀公族,他甚至连自己的儿子都不放过!

晋献公夫人是贾国(位于山西襄汾县东)人,并无生育。然而,他与父亲小妾齐姜私通后,却生下了太子申生和秦穆公夫人。后来,他又从戎人娶来两女,姐姐大戎女生下了著名的重耳,妹妹小戎女生下了夷吾。杜预特别注明:“大戎,唐叔(即唐叔虞,晋国之祖)子孙别在戎狄者。”

《礼记·大传》:“系之以姓而弗别”,“百世而婚姻不通者,周道然也”,这是说“姓”之所以不能变,其作用主要是避免后世近亲通婚。然而,晋献公夫人娘家贾国就是姬姓国,如今又娶两位狐姬为妻,可见晋献公已多次违背周礼。传说中晋文公重瞳骈胁,重耳这种身体上的畸形,也许就是同姓通婚的结果。

以晋献公婚姻可见,曲沃传统就是藐视周时的任何礼法——不管什么“亲亲尚恩”还是什么同姓“百世而不通婚”的“周道”。如果拘于周礼,讲究什么宗法制,曲沃也就代不了晋了!晋献公之所以要杀光公族,或许正是看破了这点。

公元前672年,晋献公讨伐骊戎(旧时都以为在陕西临潼的骊山,顾颉刚先生说应该在今山西析城、王屋二山之间)。晋国军队大胜,不但灭了骊戎,杀死其国君骊子,晋献公还将骊子的两个女儿强掳为妻。年轻漂亮的骊姬很快就羸得了晋献公欢心,被立为夫人。不久后,骊姬为晋献公生下了儿子奚齐,她妹妹生下了儿子卓子。

晋献公的人生如此丰富多彩,不但对外作战屡屡得胜,征战之余还能揽天下美女为妻,人生如此,夫复何求!

然而,人生的不得意,往往就从得意中来。

在讨伐骊戎之前,按照惯例,晋献公特意占卜问凶吉。晋国名为苏的史官在占卜完成后说:“能取胜而不吉利。”晋献公觉得莫名其妙,赶忙追问:“此话怎讲?”

史苏回答:“从兆象看,是齿牙夹持着一块骨头,象征着骊戎与晋互相冲突。互相冲突,也就意味着是交替取胜,所以臣才说‘胜而不吉’。此外,也害怕有口舌是非,离间百姓,国家将会不稳。”

听了这话,晋献公反而释然了:“哪来的口舌!口舌由我控制,我不接受,谁敢搬弄是非?”见晋献公如此不重视,史苏又再度警告:“如果连百姓都已被离间,那么入耳的甜言蜜语必然也会被欣然接受。如此逞能不智,又如何去防范灾祸呢?”

晋献公还是不以为然,坚持出征讨伐,结果攻克骊戎,并得到了骊姬。

大胜回国后,晋献公兴高采烈地摆宴庆贺,命人给史苏斟酒,有意戏谑说:“只准饮酒,不准吃菜。当初讨论伐骊戎,你说‘胜而不吉’,所以现在赏你喝酒而罚你不准吃菜。大克敌国又得爱妃,还有什么吉利比这更大?”占卜之说,原本就是封建迷信。如果真这么灵,世界上早就没这么多次战争了。

史苏喝完酒,低头拜谢道:“兆象上有的,我不敢隐瞒。隐瞒兆象内容,就是臣子的失职。如此一来,还怎么服侍国君?那是更大的罪过,没菜下酒算是小罚了。然而,国君都应是喜欢吉兆而防备凶兆,虽然凶兆未出现,预警一下又何妨!如果真出现凶兆,防备了也可减轻。我的占卜不灵,正是国家之福,我怎敢害怕惩罚。”

喝完酒出来,史苏对大夫们说:“有男兵必有女兵。如果说晋国以男人的力量战胜了骊戎,那么骊戎也一定会用女人的力量战胜晋国。该怎么办?”

大夫里克急忙问:“这从何说起?”

史苏回答:“从前夏桀王讨伐有施氏,有施氏将妹喜进献给桀王,妹喜得宠,于是就与伊尹一起使夏朝灭亡;商纣王讨伐有苏氏,有苏氏把妲己进献给纣王,妲己得宠,于是就与胶鬲一起使商朝灭亡。周幽王讨伐褒国,褒国人把褒姒进献给幽王,褒姒得宠,生下伯服,于是就联合虢石甫赶走太子宜臼,改立伯服为太子。宜臼出奔西申国,西申、鄫国人与犬戎一起讨伐周国,西周由此灭亡。如今国君德行不高,却被俘虏的女人所迷惑,对她宠爱有加,将国君比作夏商周三朝的末代君王,不也可以吗?况且卦象上说:‘上下衔着骨头,齿牙咬弄着它’,我卜问的是讨论伐骊戎之胜败,回答却是晋国的离散,这可是亡国之兆啊!……”

史书虽然是从迷信的占卜术出发,但是他将骊姬比作妹喜、妲己和褒姒,却是有着先见之明。

骊姬生下儿子奚齐后,就怂恿晋献公,让他派太子申生去守卫曲沃(山西闻喜县东北),公子重耳去蒲城(山西隰县西北),公子夷吾去屈(山西乡宁县北),而把奚齐留在国都绛(山西翼城县东),以离间晋献公父子之情。

公元前656年,在骊姬百般蛊惑之下,晋献公逼死了太子申生,并一度派军去攻打公子重耳和夷吾,迫使他们出走外国,让晋国陷入了深深的内乱之中。

由此可见,晋献公的挥刀自宫功力,果然是不同凡响:人家常说“虎毒不食子”,可晋献公却是连自己儿子都不放过!精明决断且贤能大臣环绕的晋献公,怎么会任由夫人摆布,残忍地对亲生儿子下毒手了呢?

骊姬的蛊惑只是外因,深埋晋献公心底的心结,才是他屠刀伸向儿子的罪魁祸首。

晋献公继位之后,虽然立申生为太子,但随着东周江湖形势的发展,让他越来越后悔。申生之母,为齐女夷姜,是晋武公之妾。与父亲之妾私通,名声本来不好听。

更何况,晋献公内心还存在其它的隐忧。

当年,齐僖公将两位女儿宣姜、文姜分别嫁到了卫国、鲁国,结果卫国基本上就成了齐国的傀儡,鲁国则被文姜兄妹折腾得彻底失去了的元气。当晋献公坐上国君之位时,恰好是齐桓公称霸东周之时:齐桓公在中原纵横捭阖,“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因为地处成周之北,齐桓公的“霸道”,还未能“霸”到晋国。但是,齐国称霸的威胁,晋国却时时都能感受得到。所以在著名的葵丘之会时,晋献公扛不住压力,一度也想参会。但在半路上,宰周公告知齐桓公霸业到顶,将不会再威胁到晋国,晋献公二话不说,立刻就打道回府。

由此可见,晋献公对齐国有着深深的忌惮。

《史记·晋世家》说:“太子申生,其母齐桓公女也,曰齐姜,早死。”齐桓公在公元前685年回到齐国,而晋武公死于公元前677年,此时齐桓公之女可能还未及笄。因而,《史记》中夷姜为齐桓公之女的说法并不可信。但夷姜毕竟是齐女,晋献公不得不担忧晋国会落入齐国控制。所以,齐女所生的申生绝不能成为晋国继承人。

不仅仅是申生,重耳、夷吾二人都是狐姬所生,不但母国强大,狐偃、虢射二人更是举家都在晋国为官,位高而权重。这三个儿子的背景,都让晋献公放心不下。因此,只有被灭国的骊姬所生下的儿子,才能确保晋国社稷不会落入他人之手。

晋献公之所以要虎毒食子,最根本原因就在于此。骊姬陷害申生,是让晋献公原本就多疑的心态上火上浇油,让晋国这场更换太子大戏更增添了一份悲剧色彩。

晋献公残酷地清洗公族,然后又无情逼死太子申生、迫使两位儿子出走他国,可谓是“挥刀自宫”的典型。但是他的这种“挥刀自宫”,却无形之中,让晋国摆脱了“亲亲尚恩”宗法制的桎梏。晋献公杀光了晋国公族,但同时又不断启用贤臣、能臣,使得晋国在割除“宗法制”旧肌瘤的同时,又在“尊贤尚功”的新肌体上越长越壮。他所培养发掘的晋国士大夫阶层,在晋国遭受最严酷的内乱之时,仍然保证晋国不会被外来势力彻底摧毁,并在重耳回国后,辅佐他一举当上了东周江湖的新霸主!

晋国,从此走上了持续时间最长的春秋称霸之路。因此,回顾晋国的发展过程,晋献公确实是“杀亲如麻”。但在人才选拔机制尚不健全的年代,不得不说,正是晋献公的“杀亲如麻”,才成就了晋国未来的霸业。所以说,晋献公才是晋国强大的第一功臣;虽然这一功臣的手中沾满了亲人鲜血,但正如俚语所言:“要想成功,必先自宫!”——不革除旧顽疾,又如何走上成功之路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