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节版发于2018年1月25日《人民日报》,图自网络。

2014年携《李尔王》、《大鼻子情圣》进京参加“戏剧奥林匹克”以来,日本SCOT(利贺铃木剧团)的掌门人铃木忠志,为中国观众打开一扇了解日本当代戏剧的窗口。不过由于这几年铃木忠志带戏来华的频繁,以及鲜有其他日本戏剧人效仿他的举措,国内观众对日本当代戏剧的认知也较为狭隘,几乎将铃木忠志视为代名词,谈及总离不开由“铃木演员训练法”延至的“铃木戏剧美学风格”。

《三月的5天间》:不与战争接轨的日式日常

《三月的5天间》剧照

事实上,发展与战后社会思潮的变迁紧密相随的日本当代戏剧,差不多每隔十年便会迎来一次代际变革。上世纪60、70年代日本经济高速重建期间,电影界的大岛渚等导演用镜头记录年轻人对现实不满的情绪外,戏剧界也在反叛明治维新时期传入日本的新剧的表达手法与理念,蜷川幸雄、寺山修司、铃木忠志等年轻的戏剧势力分别在东京创建剧团,创排大量反现代化的地下戏剧,鲜明特质之一是舞台上的身体语汇极具攻击和挑衅意味。其后他们的美学风格各自渐趋成熟,成为日本剧坛大师级人物。

他们的后辈冢公平、野田秀树、平田织佐、三谷幸喜等创作者,作品也是从所属的时代出发,与眼见的社会形态关系密切。比如2015年曾带人形机器人版《变形记》来京演出的日本小剧场第三代代表之一平田织佐,一直提倡“戏剧口语化”和“安静剧场”,作品不像铃木忠志般站在国家角度,而是着眼于普通个体的日常生活,日本戏剧脱离政治的趋势出现。

近期在北京日本文化中心(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推动下,亮相中间剧场的《三月的5天间》,是1973年出生,本世纪初崭露头角的日本当下较为重要的剧作家、导演冈田利规的代表作,体现出成长于日本经济不景气年代的一代戏剧人,仍与时代特征相符的创作着重——冈田利规1997年创建的剧团名为chelfitsch,是由child(孩子)和selfish(自私)构成的自造词,指出日本现下的社会文化特征。

《三月的5天间》:不与战争接轨的日式日常

《三月的5天间》剧照

首演于2004年的《三月的5天间》,讲述2003年3月东京一对刚刚结识的男女,简短寒暄走进涩谷一家旅馆,关掉手机共度5天。他们第3天走上街头看到反战游行的队伍,得知伊拉克战争爆发,但没有任何触动,回到旅馆一切照常,电视依旧处于关闭状态。第5天清晨,他们AA制结账分手,自始至终不知对方姓氏名谁。关于伊拉克战争,两人也有谈及,认为命运与历史偶然接轨,却也将它视作平行时空中事不关己的远方的事。

2015年该剧与冈田利规的另一部作品《地面与地板》曾以剧本朗读的形式,在北京上演。其时,该剧的日常生活视角以及口语化特征,留给观众怪诞有趣的观感。而此种观感的背后,是“师父”平田织佐对冈田利规创作的影响,同时写实日本上世纪70、80年代生人对社会的整体性疏离,他们既对彼此漠不关心,亦对世界大事麻木无感。剧中人按照21世纪初日本年轻人无视语言规则的措辞展开对话,彼此面无表情,毫不在意对方能否跟上自己的语速,“好像是的”是被运用的最多词汇,等同无效沟通的自说自话。

与国内观众见面的新版《三月的5天间》,是冈田利规三年前北京之行后的再创作。因为在北京感受到东京已然缺失的“年轻”气息,他决定启用7名20岁出头的演员(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时,他们多是孩童)全新排演该剧,在2011年日本年轻人为日本大地震游行之后,重新审视并让观众思考年轻人该与政治大事件保有怎样的关系。

《三月的5天间》:不与战争接轨的日式日常

《三月的5天间》剧照

新版《三月的5天间》用悬在演员头顶的长方体封闭盒子和他们脚下交叉的斑马线,直观道出日本年轻人与世界若即若离的关联。五颜六色的光亮照不进他们内心,缺乏变动的日常也在束缚他们的脚步。演员在每场戏里都会在某个位置站定,之后一边说话一边做出形态不一的扭曲造型,以越来越快的频次单调晃动身体,外在形式上与铃木忠志用强调“重心、呼吸与能量”三位一体的“铃木演员训练法”打造出的“身体造型美学”,具有天壤之别的区分,内里是不同代际的戏剧人创作思维的迥然有别,而这,亦步亦趋社会的变化。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外戏剧交流越来越频繁的今天,获得过2005年第49届岸田国士戏曲奖等奖项的《三月的5天间》,与中间剧场去年引进的两部同样国外获奖无数的作品,芝加哥手动电影剧团带来的光影偶剧《双生姐妹》,以及荷兰天才默剧创作者杰克博·埃尔博及其团队制作,向默片大师巴斯特·基顿《稻草人》致敬的《一主二仆》,在演出结束均收获观众“大开眼界”的盛赞,也说明国内观众需要具备思想、情感与温度,能够进一步引领和培育他们审美观念与艺术趣味的优秀作品。

《三月的5天间》:不与战争接轨的日式日常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