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易宗毅74岁,刻砚60年合川峡砚重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重庆市工艺美术大师观看视频连接:https://v.qq.com/x/page/d0632n4gw1h.html峡畔茅屋僻,巧工凿石盘



易宗毅

74岁,刻砚60年

合川峡砚重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重庆市工艺美术大师


观看视频连接:https://v.qq.com/x/page/d0632n4gw1h.html




峡畔茅屋僻,巧工凿石盘;

启墨龙云舞,运笔虎榜悬;

石腻堪如玉,工艺圣手传;

贵似翰家客,四宝居一员。



合川峡砚又名三峡石砚、墨玉宝砚,因其具有久墨不干、储墨不腐、不损笔锋、磨墨快速、色泽淡雅等特点和精湛的砚雕技艺,得到众多名士的赞美。早在宋初,合川峡砚就以精湛的雕刻技艺却远近闻名,甚至比肩名闻天下的端砚、歙砚、洮河砚、澄泥砚四大名砚;之后,几经起伏,直到“湖广填四川”的移民与当地民间手艺人共同振兴雕刻工艺,才使峡砚重获生机。



到了近代,随着工艺的不断改进,峡砚制作者博采众长、融合发展,峡砚历经了上世纪80年代的繁荣,又迎来了当下的没落。作为如今老一辈峡砚制作者的唯一一位在世传承人易宗毅,他是峡砚发展最有力的见证者。



从事峡砚制作近60年,他经历了合川峡砚发展的高峰。从上世纪80年代,峡砚由几个款式发展到近百个品种,雕刻也从单一的平雕、阴刻、钻花、圆雕、浮雕、镂空发展成浮雕和镂空等多种技艺相结合的复杂工艺。


而伴随着技艺越来越纯熟,又陆续出现了异形砚、双层砚、三层砚、微型砚等,峡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成为与金音石砚、夔砚齐名的巴渝三大名砚之首,且作品更是远销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等地和国家。随着这股浪潮,易宗毅也在传统平雕峡砚的基础上,首次将浮雕、镂雕技法与峡砚相结合,如《龙凤砚》《蝶恋花》《龙头观音》《仙女献花》等,将合川峡砚推上了一个新的艺术高度。尤其是《百龙戏龟》还被中海南收藏,更为合川峡砚添上惊艳的一笔。




可是,近几年,由于眼疾,易宗毅已经难得有机会动刀了。而目前,他已经彻底放下了握了一辈子的凿子与刻刀。“岁月催人老,不服老不行啦!”易宗毅内心仍割舍不下对峡砚的喜爱,只好在家里做做泥塑聊以自慰:“心里的那份初心还在。但可惜的是,现在好石料越来越难找了。更重要的是,已经没年轻愿意学这门技艺了。”据易宗毅介绍,如今仍在从事峡砚制作的不足10人,而这其中以他的徒弟李祖远为代表。



作为易宗毅的传承人,李祖远突破传统桎梏,融入现代审美,不仅在峡砚传统造型、雕刻题材上进行创新,还制作茶器、花器、摆件、镇尺等。“让艺术走进生活,可是现在写字的人少了,用砚台的人更少。所以,必须制作出一些能走入大众生活的东西。”因为雕刻技艺的出众,再加上爱琢磨的个性,李祖远很快打开市场,成为不少艺术家、收藏家的座上宾。然而,面对他的成功,有些人却对此产生了质疑:“不做峡砚,还叫合川峡砚传承人吗?”对此,李祖远一语中的:“传承更重要的是技艺,而峡砚只是技艺的载体。只要技艺在,就不怕峡砚失传。”



记者手记:相较找不到峡砚技艺传承人,找不到制作峡砚的石材更让人担忧。制作峡砚最好的石材来自嘉陵江沥鼻峡东岸草街镇磨刀溪后山一带,但如今随着采伐无度,好的石材已经越来越难寻了。而且由于附近发电站蓄水发电,临近嘉陵江面的采石矿大洞被淹;再则,因生态保护,采石厂被陆续关闭,如今已经无法采到峡砚石材了。合川峡砚的未来在哪里?不仅峡砚传承人在问,峡砚使用者和关注传统工艺发展的大众也想知道。


更多精彩

请关注手艺App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