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的事,后必再有;已行的事,后必再行。日光之下,并无新事。

这段话是出自《旧约•传道书》文内,把它套用在武汉房地产市场里,是对过去几轮楼市调控,地王命运的最好描述。

然而,这一次,武汉最大的未知因素,可能不是市场,而是限价。

随着楼市政策的不断加码,还处在迷茫之中的地王们,似乎还在谋划着,怎样才能走出被拒的命运?它们观望市场变动的同时,暂时还试图以“超配”的产品,觅得一线生机。

在吊诡、无奈的现实面前,它们还能坚持多久?

前两天,武汉微信大V写了这样一篇稿子《房子比地价低,这一刀切宣布武汉高价拿地开发商死刑》

文中说:武汉房价可以比武汉地价还要低吗?答案是可以。

在2016年,房价1万时候,周边地价已经拍出了1.1万,即所谓的地价和售价倒挂。彼时,武汉地产圈中投资线负责人纷纷开玩笑表示:拿地还要做测算吗?做测算的都拿不到地。按照周边售价基础上+10%或20%,一准能拿到。

于是乎,一批地王:duang……

进入了2018年,比地价和售价倒挂更好笑的是:一楼盘预售审批价格竟然比楼板价还要低500多块。真正实现的卖一套,亏一套!

以上是真实案例,而这个楼盘也是“明星”楼盘,目前大概已经实现封顶,但是依然开不了盘,因为开盘即亏本,囤着虽然也是亏但能少亏一点。

该内容在网络上引发大批网友议论,小编欣赏了一下文末评论,有网友猜:金茂、融创、碧桂园……

然而答案更离奇的还有:首地。

用天涯里常看到的那句话:现在的网友怎么了?这是换了一拨人吗?如此通俗易懂的答案竟然有猜首地的,面对这样的网友,小编表示很失望。

掰着手指一算,2016年那些“贵过面包”的面粉,按照正常的开发节奏,在今年内终于要集中入市了。

始于2016年的这一波地王潮,跟随着癫狂的武汉楼市,一直延续到了现在。

据统计,2016年,武汉共成交土地374宗,成交总面积1482.96万㎡,总出让面积2026.87万㎡,总成交金额403.12亿元。而在这一年,多项市场数据,均创下当时新高。

2017年至今,武汉土地市场,仍然保持着高温不退的态势。去年武汉共成交土地219宗,总成交金额1962.65亿元,比前一年劲增37%。

回顾近两年来,武汉地价创新高板块或区域,至今已超过20个(具体见表格)。不少板块楼面价,更是被多次刷新。

武汉部分板块地王一览表

典型代表如光谷东,2016年一年之内,地价纪录四度刷新。从当年绿地的4049元/㎡,上涨至中城的8688元/㎡。

到了2017年,武汉土地市场的热度仍在持续,各房企速度扩张、激情拿地,随着地价的飙升,“面粉贵过面包”已成常态。

武汉房企拿地王的理由很多,或是想对赌一下行情,借机武汉正热的市场做大做强,或只是为了能“留住团队”,保住在武汉市场的一点根基。

但拿地一时爽,在更高房价和地价的背景下,地王项目上市时,终究还是不得不继续面对残酷的的市场。竞争和压力,由此而生。

然而,每个板块面临的局面,不尽相同。

有的担心,政府会批什么样的价格?有的则要面临激烈的竞争,苦恼如何突围?而有的本身价格很高,首要问题,已经变成“是否有足够的市场购买力”?

前几轮调控,武汉地王们最害怕的,恐怕就是楼市行情的变幻莫测。但这一次,他们最迷茫的是,不知道政府会给批什么价格?

可以确定的一点是,政府短期内不会放开“价格审批”这一道关卡。

那么,政府定价究竟会采用哪一个标准?目前的猜测,无非三种可能:

第一种,和此前一样,以板块之前新房成交均价为准;

第二种,温和一点,以板块二手房成交均价为准;

最后一种,最为“通情达理”,允许地王以成本价入市,或者给象征性的“1%”利润空间;

结果无法预知,一切以政府审批预售价格为准。但我们可以看看外地的经验。

无论北京、上海或是南京,基本上都采用前两种方式。比如某大开发商,在上海松江拿的一块3万9的地王,最近政府允许它以4万1房价入市。

成都 2016年3月4日,太行瑞宏经过289次竞价,最终以12000元/平方米的楼面地价、126%的溢价率拿下成都外金沙版块百仁地块,刷新历史楼面地价,也成为2016年度成都首个地王。2016年9月,项目首次开盘,开盘售价约12800元/平米,仅高于楼面地价800元。

成都 2017年4月6日,成都兴宝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3.4亿元竞得成华区一宗10.9189亩地块。然而喜剧的是,该宗地块最终未签订出让补充协议,最终取消竞地资格被终止供地,成为成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万元地”退地。

全国“限”价的历史背景下,你说开发商是卖还是卖还是卖呢?又或者,面对这样的市场经济,招拍挂市场的土地拿不拿?

但也不是全无希望。比如2017年8月,北京就破天荒批出三张9万5的“天价预售证”——昆仑域、中国玺和北京金茂府。

这三块宅地,楼面价约3万3—4万7之间,9万5不仅能保本,甚至还有利润。周边的二手房,目前也仅在6万—9万之间。三张“天价预售证”,不仅高过之前板块新房,也高过二手房,明显是参照了“成本定价”。

目前,武汉的地王尽管迷茫,但基本都试图以“超配”的产品,先获得市场认可。

显然,它们都希望用“顶豪”路线,杀出武汉地王盘大战的重围。

在武汉未入市的地王中,最让人期待的或许就是碧桂园汉阳滨江的晴川府。

该项目在2016年曾轰动一时,当时将武汉地价一举抬到“2万+”。由于地价2万出头,卖出的毛坯至少2.8万以上才能够保本。然而它周边有3个地价1.3万左右的竞品,可以说虎视眈眈。

如果说2016年是地价和售价的倒挂,那么进入2018年,是新房和二手房实现了倒挂。

武汉某项目城市总在拿地后语重心长对笔者表示:招拍挂时讲究土地财政,价格审批时说的则是要顺应市场经济……然而在这样的情况下及时高价拿到地依然要虔诚表示感谢XXX给机会。

既然价格不具优势,那就在产品上用把力,目前晴川府已经确定毛坯卖,住宅部分定位为顶级豪宅。

在武汉,豪宅的标配就是长江,那么顶豪呢?无非是分为三个层次:

一是豪宅品质本身;

第二个层次是豪宅的价值;

第三个层次是精神高度与生活主张;

而顶豪配备的这些条件,碧桂园都有。

回归晴川府产品本身,U形布局、户户观江、层高3.3米、大堂约10米挑高,2:1车位比,这些都刷新了武汉的豪宅高度。特别是楼栋外立面的设计,都是采用玻璃幕墙。

武汉用玻璃幕墙的项目,基本都与豪宅脱离不了关系,像绿城武汉黄浦湾、融创中心壹号院。

但“顶豪”这一条路,在武汉市场,毕竟面对的是极小众客群。只要有几个地王“走自己的路”,别人就“无路可走”了,一味模仿有些风险,毕竟整个汉阳的房价摆在那里。

所以,这一类地王的心态很微妙。乐观的房企,仍希望做“作品”;悲观点的,开始严控成本,或预留削减成本的空间。

商人想赚取利润,无可厚非。谁知道,最终有关部门会给批个什么价啊?

还有一个就是青山地王,从去年蓄到今年的中冶39大街。

此前,有不少人预测,该项目入市价会破20000元/㎡,尽管该项目价格还未确定,目前来看,该板块的新房供应紧缺,二手房房价倒挂现象比较明显,像周边的奥山世纪城、众圆广场附近的沿江小区甚至超过2万/平米。

由于周边无竞品,且项目首开将以毛坯房入市,所以期待值较高。

再来看看中冶产品本身,中冶作为央企,其产品质量应该是有保障的,且位于青山滨江商务区,部分楼栋有看江景的可能。

项目周边有和平公园、青山江滩,距离众圆广场、印象城较近,公园散步、商超购物很便利,且中冶39大街自带有约3500平米沿街商业,配备一所9班幼儿园,整体配套比较完善。

就项目周边的配套情况来看,仍然是片区内购房者较为期待的项目。

截至目前,武汉还有18个“地王”在排队入市。当楼市行情不好,或者项目蓄客情况惨淡的话,迫于压力,地王最常用的一种方式,就是延期入市,或者叫“捂盘”。

既然开盘就是亏,那就拖呗,等市场好了,或者政策松的时候,再开盘。这样想的开发商,不在少数。

但并不是所有开发商,都等得起。

就好比九龙仓月玺,该项目当年拿下的楼面地价超过8000元/㎡,小区绿化率68%,容积率2.8,产品自身的社区环境自然不用多说,相对于某些伪豪宅,楼盘品质还是相当高的。

但急于回笼资金,该项目于2014年4月初拿下的预售证,一直拖到两个月后才开盘,且首开价格居然是8800元/㎡起,实际是9000-12000元/㎡,相当一部分人买到10000以下的,要知道当时旁边的华润售价1.3万。

按照九龙仓第一期开盘均价计算,实现了真正的卖一套亏一套。

这是九龙仓在武汉的第一个项目,也是最后一个项目。有人说,它见证了港企在武汉的滑铁卢,也将武汉九头鸟的名声传播的更远。

那么,面对严苛的限价政策与高地价所带来的资金成本及销售压力,号称将有“地王盘突围”的2018年,武汉房地产市场将又会是一幅什么奇景?

“地王”烂尾的前车之鉴已不在少数。去年,全国各地不少房企就被爆出“地王资金链断裂”导致“被迫停工”“亏本甩卖”等消息。

2016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一全新的定位,让2017年成为中国房地产的大变革之年。限购、限贷、限价、限售……不断收紧的调控政策。

2017年10月18日,十九大报告再次提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住房租赁、共有产权等长效机制逐步落地,更多的政策已在酝酿中。

11月21日,住房城乡建设部会同国土资源部、人民银行在湖北省武汉市召开部分省市房地产工作座谈会,坚持调控目标不动摇、力度不放松,不能有任何“喘口气、歇歇脚”的念头。

在当下“房住不炒”的大调控环境下,房企的融资难度越来越大,高价地块项目入市难度较高。有些房企拿地时对市场过度乐观,只看到一哄而上的购房热潮,忽略了调控政策的骤冷。如果是调控政策比较放松的城市可能还不至于举步维艰,但偏偏拿地最猛的往往就是那些调控严格的热点城市。

而那些传说中,要卖天价的武汉高价地王,会有怎样的结局?将会卖什么价?欢迎大家大胆竞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