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梦境,

沧海变桑田。

宁种三分地,

不当苦恼仙。出句:宁种三分地;对句:

楹联的根本特点是对仗。

楹联的形成受上古书籍中的对偶句的影响。

对偶句式、句法,早在先秦之前就已形成。

如《尚书》中有“满招损,谦受益”的对句;

《诗经》中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的对句;

《论语》中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对句;《

将对句艺术应用于创作作品中,则始于西汉的司马相如等赋家。赋是一种半文半诗的文体,很讲究文采和韵律,尤其是骈偶对仗。到了南朝,诗人以作诗工稳为胜。齐、梁时期,著名诗人沈约创造了“永明体”。“永明体”严格要求对仗和声律,并有了“四声八病”之说(“四声”即平、上、去、入四声;“八病”即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大韵、小韵、旁纽、正纽)。这为以后楹联走向成熟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