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纪要

《实证与推想——瓦砾中的建筑图景》

——彭明浩

2018年4月19日晚7点,首都师范大学“文化遗产青年学人讲坛”第十二讲在首都师范大学文科楼408教室举行,本次讲座邀请了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助理教授彭明浩博士带来题为《实证与推想——瓦砾中的建筑图景》的报告。讲座由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范佳翎老师主持,她从民国时期梁思成(中国建筑史学家)、梁思永(考古学家)两兄弟在殷墟遗址上的合影谈起,指出建筑史学和考古学这两个学科的分野以及地上、地下遗迹的整体性问题,向大家说明彭明浩老师本次讲座的意义。

彭老师介绍了他对邺城遗址核桃园一号北齐佛塔基址出土瓦片的整理与研究,通过扎实的基础整理和数据分析,推理出该佛塔建筑的一些关键信息,探索田野考古发掘中瓦片堆积的发掘、整理和研究的可能性。讲座条分缕析、层层推进,引发听众们积极地思考和回应。讲座包括背景和研究目的、基址发掘情况与瓦件整理流程、瓦件的种类、规格与用途、瓦件叠比关系与其反映的瓦件情况、瓦件研究对建筑考古的参考5个主要部分。

一、背景与研究目的

彭老师从传统建筑三段论入手,指出瓦砾堆积是在建筑遗存考古的过程中常见的遗迹现象,而考古学对瓦片的研究主要是以下三种形式:

1、瓦当类型学研究:一般挑选最好的标本——筒瓦前面有花纹、图案、兽面等可以标识出时代的类型,通过类型学分析讨论年代以及文化交流等问题。

2、制瓦技术研究:一般通过研究标本来讨论当时瓦件制作的工艺、流程、烧造温度、材料等。这方面研究日本学者尤其擅长,甚至通过瓦片的微痕分析可以认识当时制瓦的工具以及工艺之间细微的差别。这些大致对应《营造法式》中的“窑作”——即研究烧造瓦件的技术。

3、瓦件使用研究:彭老师的研究则关注“瓦作”的情况,即瓦在建筑上如何使用,从而试图推想建筑形象和结构。这种研究要建立在对大量瓦件进行统计、整理、分析的基础上,仅对有限的标本进行分析是不行的,这就要求在考古发掘时不能将瓦砾堆积当做“建筑垃圾”处理,而必须全面提取信息。核桃园一号基址这一个案能够进行,正是有赖领队朱岩石老师在考古发掘过程中注意对瓦片遗存的发掘和收集。

二、基址发掘情况与瓦件整理流程

彭老师简要介绍了曹魏邺城以及位于邺南城外核桃园建筑的基本情况。

建筑遗址实际上是南城的外端,中轴线以东位置。通过对核桃园建筑基址群的发掘与研究,确认核桃园一号建筑基址是一座北齐时期的佛塔遗迹,其形制与邺城遗址之前发现的赵彭城北朝佛寺的佛塔形制非常接近。

塔基经过发掘发现为方形塔基,边长为30米,四面踏道,塔基外铺砖。不同之处在于铺砖有两圈,里面一圈(如图蓝色区域)宽2.5米,铺设两层砖,下面是条砖,上面是方砖大,铺地平整。铺砖外圈(如图黄色区域),宽度相同但是只铺设一层条砖,且向外微斜。且在铺砖外圈等距离规律分布青石础(如图红色区域),间距3米左右。这分布规律的青石础以及两层平铺砖的功用是什么?这些特殊的遗迹现象在彭老师对瓦件进行系统研究后给出了解答,也是后面推想出的建筑形象的关键。

他特别指出,这座佛塔历史上仅存在了20、30年,因此出土材料时代和性质单纯,这是能够进行该研究的有利条件。根据探方看瓦件出土情况——仅存在于探方最外围一圈,中间部分由于后期平整土地等原因,瓦片很少留存。因此,现存研究的瓦当材料仅仅是原来瓦很少量的一部分。

(核桃园一号建筑基址平面图,黄蓝两色指示两种不同铺砖位置及相关关系,红色标识青石础位置)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佛塔建筑,彭老师还通过一些北朝石窟、石椁、石室介绍北朝建筑和屋顶的大概形象。从现有的考古资料可知,当时屋面已经基本定型。如:忻州九原岗北朝壁画中可知,屋面由板瓦、筒瓦铺设而成。屋脊由瓦片叠上去,与后代砌筑形式不同,因此也被称为“叠脊瓦”。屋脊和屋面相衔接之处用“当沟”填补,还有兽面、鸱尾等是起到装饰作用,这不同功用的瓦片构建了屋面建筑结构。这些图像资料为该研究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彭老师根据这些现有的瓦片材料开始进行瓦件整理工作:分探方按地层取件——分类——按前、后、中三部分区别分类——拼对——粘接晾干——写号排队拍照——测量每一件瓦的厚、残长、残宽、曲面半径等数据——装框称重,每块瓦都有自己对应的一套测量数据,瓦件的主要堆积层4b层共整理了2万8千5百多块瓦,重量近10吨。

三、瓦件的种类、规格与用途

通过基础整理,出土瓦件的种类包括筒瓦、压光板瓦、布纹板瓦、当沟、兽面、鸱尾六类,彭明浩老师细致介绍了整理后对不同瓦件获得的认识。

1、筒瓦,有大小两种规格,从瓦片的长度、曲率半径、厚度等因素分析,大瓦是小瓦的1.5倍,其制作模数有统一的标准。且通过侧边刮削程度,判断瓦片位置,是檐头瓦或者普通瓦。

2、压光板瓦,外形黑亮是其重要特色,前长后短像梯形,且材质坚硬。压光板瓦分为大小两种规格,大瓦是小瓦的1.5倍。在板瓦前端有双层波浪纹和单层波浪纹两种方式,通过制作方式的不同可以得知双层波浪纹的板瓦为特殊檐头板瓦,单层波浪纹的板瓦只是普通板瓦,且双层波浪纹板瓦的凸面距离板瓦前端4、5厘米处有红彩,根据此细节可以判断出板瓦探出檐口的长度,由此反映出当时屋顶制作小的细节方式。

3、板瓦,因其凹面有布纹,所以被称作布纹板瓦。小布纹板瓦的宽度在10厘米左右,大瓦的宽度在15厘米左右,是由一块完整的筒瓦切割而成,且表面有白灰,留有再加工的痕迹,通过观察这些细节,再根据北朝屋顶的特点、宋代《营造法式》关于叠脊瓦制作方式的记载可以得知,此类布纹板瓦用来当做叠脊瓦,与第二类的压光板瓦作用不同。

4、当沟,其外形识别度较高,规格较为统一。

5、兽面,数量较少,也分为大小两种规格,外形差异较大。

6、鸱尾,残片较少,高度30---40厘米左右,形制较小,但只有一种规格。

四、瓦件叠比关系与其反映的瓦件情况

彭明浩老师在瓦片材料的基础上,进一步去分析和判断这些材料是否可以反映此建筑当时的情况。

首先,是对瓦件量比关系与其反映的瓦作数量的分析,在基础工作部分对每个探方中瓦片的数量、铺设面积、重量进行了统计测量,可以得知其存在较为稳定的比例关系,由此可以推断其在原始建筑中的大致位置与比例关系。

(四种不同角度的瓦件存量关系测算图式)

另外还可以发现大小瓦的比例关系也较为一致,在建筑的四角大瓦较少,小瓦的数量急剧增多,也说明大小瓦的分布范围也存在差别。在此基础上进行反推建筑搭接的比例关系,通过研究筒瓦与压光板瓦的比例关系,可以推断板瓦的搭接密度,得知小瓦的叠压比例为“压三露七”,大瓦的叠压比例为“压五露五”。在我国传统的建筑中,瓦的铺设的密度代表了建筑的等级,密度越高建筑的等级越高。

通过普通瓦与檐头瓦的比例可以测算出屋面的平均长度;

通过瓦件之间的尺度关系得知瓦垄的间距,在此座建筑中,两筒瓦之间的宽度为一个筒瓦的宽度,在《营造法式》中对此种分垄原则也有记载,由此可以得知宋代记载的规则可以推到北朝,通过此类“实物”与文献中的记载相结合,使其更具真实性与科学性;

通过压光板瓦与布纹板瓦的比例也可以推断屋顶叠脊的层数,大瓦的叠脊层数为13,小瓦的叠脊层数为3,且叠脊的数量与建筑的等级也有关系,进一步可得知大瓦铺设屋顶的等级要高于小瓦铺设的屋顶。通过对基础材料的层层分析,得出数据的校验,大致可以对屋顶的形象进行复原。

五、瓦件研究对建筑考古的参考

从实测数据的相互校验,到最终建筑形象的推想构建,这个案例是在实证的基础上,进行踏实、严谨的推理,而非天马行空的想象。

1、综合上述分析,大小瓦在规格、板瓦搭接密度、叠脊层数都存在明显差异,反映出大瓦屋面等级远高于小瓦,且小瓦屋面很短。因此,大瓦用在中间大型佛塔建筑上,小瓦是周边这些附属建筑的遗存可能较为合理。

(大小瓦屋面复原图)

2、结合北朝壁画的建筑形象发现,在大型建筑的周边紧密的会分布小小的围墙。这种围墙设置在深受中国建筑影响的日本的现存寺院建筑中还能看到。这也就解释了最开始的疑问——两层平铺砖和规律分布青石础应该是佛塔外圈围墙的遗存,当时人要进入围墙内对佛塔进行周回礼拜。根据塔基基址四角的空缺可以推断四角没有围墙,是四个小型佛塔,形成“金刚宝座”式格局,对中间的大型佛塔起一个烘托效果。

根据这些认识,彭老师推理出核桃园一号佛塔基址建筑的大致形象。他进一步通过分析北齐反对汉化强调胡化的倾向,而印度桑奇大塔即在塔周围有围墙,考虑到北齐的造像模仿印度造像风格,那么建筑也很可能对这种建筑形式进行模仿,为他的推想提供了更多参照。

(彭老师手绘核桃园一号建筑鸟瞰示意图)

正如彭老师所说,现阶段通过对瓦片的整理能够找寻当时建筑一些线索,这些线索结合遗址情况、时代等更多信息,可能对当时的建筑进行更多的推想。这不仅对建筑史、建筑考古研究有意义,也对考古发掘提出了要求。瓦片的整理和研究要基于田野考古工作获取的材料和信息,如果在田野发掘过程中对待瓦砾堆积就像对待甲骨堆积一样细致,对出土的每一块瓦片都能进行编号、定位,获取更精确、丰富的信息,就会帮助未来的研究工作进行更深入的探讨,甚至可能为后期研究提供关键证据。通过这场报告,彭老师如侦探破案一般细致、严谨的工作让同学们深受启发,如何将考古发掘做得更加科学细致,不丧失有价值的信息是大家共同应该思考的问题。

点击原文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