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钢锁@9z

发自戛纳

编辑 ✎ 社长

前几天,就在又一年戛纳排队国际电影节即将开幕之际,驻纽约著名影评人米粒老师(Rubing Liang)发布了一支8分多钟的纪录短片,名为《戛纳本色》,主要内容是介绍并吐槽戛纳的媒体证件等级体系(片中她称其为「种姓制度」),并且呼吁官方做出改变。

这部影片目前可以在B站和YouTube上观看,大家先看看。

豆瓣条目

其实,世界上的电影节太多了,要是全部挨个去一遍,估计里程能围绕地球好几圈。

余生也晚,混国外电影节的资历尚浅,没去过的还一大堆(其实还真没去过几个,也就十几个吧),但著名的那几个,柏林啤酒国际电影节、威尼斯放鸽子电影节、鹿特丹飞行电影节,还是连续去了好几年。

我的经验是,排个队算什么。

但是戛纳的队就不是一般的长。每天看四场以上的话,排队真的都要4个小时起,从早上8点半的媒体场开始排。

如果去发布会更要排,领咖啡要排,领水更是主要靠抢。

最痛苦的是晚上7点左右的主竞赛媒体场,队可以排出好几公里。要是遇到周末的媒体场,那更是惨绝人寰,提前一个半小时都经常都排不进去。

当然,这些是因为,我还是蓝证,就是米粒片子里说的,处于戛纳逼格金字塔的最底端。

首先给大家科普一下,戛纳的证件有很多种。

官方单元分为媒体证和市场证(当然肯定还有评委、主办方、片方的证件,这是极少数,食物链最顶端的,按下不表),此外平行单元也有各种证件。

媒体证虽说是为数不多的免费证件,但申请比较困难,尤其是如果连续参与报道戛纳,是要交上一年的作业的。

媒体证件中,文字记者按照等级分为白、粉加点、粉、蓝、黄等几个等级,另外还有摄影和视频记者的证件。等级高的记者可以优先入场。

戛纳有超过4000名持证记者,其中白证和粉加点据说只有两三百人,粉证超过一千人,剩下的都是蓝证和黄证,这个数字还包括了相当数量的摄影记者。

而媒体场通常是在座位一千人左右的德彪西厅放映,所以按照白证和粉加点证第一批,粉证第二批,蓝证第三批的顺序放人的话,就会出现这种排队超过一个半小时都不能保证入场的惨剧。

就别跟我说座位了。除了北影节上影节和FIRST,我还没去过需要对号入座的电影节。排队时虽然可以写稿,但是,今年戛纳据说天天下雨……

戛纳老城即景

我去过的其他一些电影节,比如柏林、威尼斯、鹿特丹等等,媒体证都是收费的,五十欧元起。

不过这些电影节虽然也算火爆,但是排队不至于排到这种程度。威尼斯的媒体场只要不是迟到,就没有进不去的情况,就算不是媒体场,排个半小时基本也能确保入场甚至还能有不错的座位。

柏林的媒体场也是如此。就别提鹿特丹了,媒体场坐满了才是奇闻。

这些电影节的跟戛纳最大的不同就是,除了媒体场,其他的场次大都是卖票的。威尼斯和柏林是需要去排队领票,鹿特丹更为先进,可以直接网上预约票。我在鹿特丹的时候,还经常遇到爆场被迫坐第一排的情况。

但是戛纳毕竟是戛纳,而且戛纳没有公开放映。

除了媒体和市场,就是邀请函。媒体有专门的媒体场,市场方面也是有专门的市场放映,但是市场证售价400欧元甚至还会更贵一点,而且市场证也分等级,某些场次要某些注册为「买家」的市场证才可以去看。

不过整体而言,虽然市场证在对所有证件都开放的场次,比如六十周年厅的次日重映场次,优先级不如媒体证(但是听说今年搞不好要改掉这个规定),但是市场可以去预约官方红毯场的票、可以看很多市场only的片子,并且各种市场放映的场次比较多,非常密集,选择也更多。

最重要的是,持市场证的并没有媒体那么大的出稿压力,不用抢时间或者某部片子非看不可不看会死,所以会有更好的心态来享受戛纳的阳光海滨等等。

反观媒体,早起晚睡排队赶稿都不是事儿,蓝证黄证们最大的怨气来自那种有着极大可能性的、排了两个小时队还排不进去的不确定恐慌(比如我今天就很不幸miss掉「导演双周」的开幕片,天可怜见我在烈日下排了多久的队)。

而晚七点左右那个媒体场通常又是热门竞赛片。理性的选择大概是拿到蓝证可以拼一拼手气;黄证,直接放弃好了,搞不好接下来第二场媒体场都不一定进得去。

如果单纯拼「先到先得」还则罢了,主要是羡慕嫉妒恨实在是不太好受。

究其原因,无非是戛纳实在是名副其实的电影节中的电影节,戛纳的「一种关注」都比得上A类里面靠前的某些个电影节的主竞赛,更何况导演双周。

戛纳每年电影节期间的拥挤程度连平常习惯排队等候的中国人都嫌挤那是能挤成什么样。

这种证件的等级制度虽说不近人情,但仔细想想确乎是个非常「经济」的选择。

电影节都要维护自己的声誉,戛纳怎能例外。

其实柏林、威尼斯也是证件有顺序的,所谓「Daily Press」优先,威尼斯的媒体证至少有红蓝两种,不过威尼斯的好处之一就在于即便是Daily Press全进完了进去还能找到近乎皇帝座的位置,柏林也是如此。

怪只怪戛纳太火爆,而已。

大厅里摆着今年评审团阵容的海报

鹿特丹不拼排队拼手速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当然预约了不去会是个问题,所以鹿特丹的制度还有所谓「最后一分钟入场」(不知道有没有信用体系之说)。

柏林的预约票制度也是如此(但柏林的票务系统就可以保证每人每部领票的片子只能看一遍),这种制度是开映前五分钟会根据空座来放人,其实不少时候没票也能进去。

威尼斯虽然没有尝试过领票,但我还是享受过VR单元的「最后一分钟入场」,确实感觉不错。

但是戛纳能不能这么搞,还是值得论证一下。根本问题是人实在太多,预约起来还是有入场顺序等等问题。

当然今年有了最后一分钟入场,可以看看效果。

另外比如加开场次?或者用公告牌、APP等方式来推送空座信息?这些都是可以讨论的办法,不过开放市场场次恐怕不行,毕竟市场证着实是够贵的,反正明码标价,排不进去,买市场证呗。

说到底还是,戛纳的片子,毕竟值得一排。

《地球最后的夜晚》在官方手册上

今年戛纳大改革,为了保证剧组走红毯的心情,媒体场都被安排在官方红毯场同时或者之后了。

于是排片表就改得出人意表,第一天全天只有开幕片《人尽皆知》,大批提前一天赶来的媒体都在大眼瞪小眼。

昨天去电影宫的时候,不仅红毯没铺好,官方纪念品店里一件新品都没有,一问才知道明天九点上新,所以今年的戛纳还,真的有那么一点不一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