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旅遊,這個話題最近火了。當人們正在思索着文化與旅遊究竟該怎樣融合才能恰到好處時,在浙江,有這樣一位漫畫家,他率先提出了將景區漫畫與文創相結合的概念,讓人們眼前一亮。他,就是漫畫老鄧。

鍾情繪畫開始漫畫中國

老鄧,是湖南人,本名鄧輝華。在浙江工商大學藝術設計學院執教20年,曾獲得中國國際海報雙年展評審大獎,深圳設計銅獎的他,不僅是一位優秀的設計師,同時,也是一位有想法的漫畫家。

說起與漫畫的結緣,老鄧提起了一個人,那就是漫畫大師蔡志忠先生。2012年,老鄧初遇蔡志忠先生,或許是緣分使然,2013年初,蔡志忠先生選擇收漫畫老鄧爲弟子,並在西溪溼地的工作室裏舉行了拜師禮。拜師禮上,蔡志忠先生問了老鄧一句話:“未來你想畫什麼?”老鄧說出自己的想法:“我想做漫畫旅遊景區的第一人。”

此前做設計的老鄧,其實一直對繪畫情有獨鍾,不僅僅因爲從小學畫,更是因爲他對美好生活有着無限的嚮往。因爲在他看來,到名山大川去畫畫,纔是自己最想過的生活。所以,只要是有時間,他就會背起行囊,帶上畫筆到全國各地的景點去寫生。

在寫生的同時,老鄧也注意到一個現象:“中國的許多旅遊景區裏缺少一些文化的元素和紀念品,到處都是千篇一律,比如在杭州河坊街能買到的紀念品,在雲南、西藏到處都有,任何一個景點都能買到,毫無亮點特色可言。”那一刻,一個念頭在老鄧腦海中萌發,是不是可以將畫過的風景變成一件件精美的旅遊文創產品,讓遊客帶回家?在拜師禮上,當老鄧把自己的想法告訴蔡志忠先生,並得到師父的認可後,則更堅定了他想要漫畫景區,開發旅遊文創產品的信念。

如何讓紙上藝術變得親民

2013年,老鄧的漫畫之路正式開啓。他畫的第一個景點是西溪溼地,是一幅西溪十景的旅遊長卷圖。第一次畫景點,沒有經驗,也沒有方法,全靠摸索。

當時在工作人員的陪同下,老鄧乘着遊船把西溪溼地逛了個遍,整整一個禮拜時間裏,他都在不斷地拍照,畫草圖,收集着各種文字素材。因爲畫的是俯視圖,老鄧還要找來航拍的資料,想象從高空俯視的情景,如果遇到被樹木遮擋住的景物,還需要到現場一個一個去比對,去拍近景,程序繁瑣而複雜,卻環環相扣不容有失。

“西溪有賽龍舟的地方,叫龍舟盛會,還有一處景點是蒹葭泛月,是講蘆葦的,要把每個景點的特色表達出來。同時,一副長卷要要把春夏秋冬的景色都表現出來,又要讓他們看起來協調。”老鄧說,這些方方面面都需要考慮。

老鄧說,每一次畫景區,對他來說都是一次磨練。《西溪十景長卷圖》從創作到成稿前後花了半年的時間,可以說是老鄧至今用時最久的作品。如今,畫的多了,老鄧不僅越畫越快,而且越畫越輕鬆。“以前畫景區至少要一個禮拜,現在一副20米長卷一天就能畫完。”老鄧說道。

而更值得欣喜的是,老鄧的作品獲得了越來越多肯定。老鄧所創作的《漫畫西湖十景》,被杭州G20峯會選用,作爲當時各酒店專供水的瓶身插圖;浙江省旅遊局邀請老鄧漫畫《詩畫浙江》,並在智慧旅遊上海年會開幕式上展示,錢文忠老師講解畫卷詩詞;青田縣特邀老鄧去當地作畫,畫當地的山水,華僑風情,石雕藝術。貼近百姓生活的內容,引起了村民們的共鳴,當畫作展出時,很多村民都跑去看。“這說明他們喜歡這樣的創作形式,感覺與自己很親近。”老鄧說,這令他十分欣慰。

文化創意領夢起航

五年過去,從《西溪十景圖長卷》開始,老鄧先後創作了《詩畫浙江》《漫畫埭溪古鎮》《漫畫西塘》《漫畫溪口》《尋夢內灣》等上百幅漫畫作品。如果說過去五年,老鄧將藝術創作擺在第一位,那麼接下來,旅遊文創產品的開發又將成爲他的另一工作重心。“你畫的畫沒人欣賞是毫無意義的,這樣就變成了高高掛起的藝術品。”老鄧這樣認爲。

去年年底,老鄧的第一家文創店在湖州埭溪鎮開業。文創店名叫“漫畫中國埭溪文創”,是老鄧親自選址,親自做的室內設計。店面不大,攏共100平米的大小,店裏的貨架上展示着鏡子、本子、筆筒、撲克牌、抱枕等各種各樣的文創產品,價格也比較親民,從幾十塊到百來塊不等,不過最特別的,還是文創產品上插圖都是來自於老鄧的作品《漫畫埭溪古鎮》。

文創店開業後,在當地十分受歡迎,承載了一代人鄉愁的文創產品不僅大人們喜歡,連孩子們都愛不釋手。老鄧還記得,店裏的第一位顧客就是一個帶着紅領巾的小男孩。開業當天,小男孩在館裏來回逛了好幾圈,想買卻又不敢買的樣子引起了他的注意。老鄧上前詢問,才發現原來是孩子身上沒有帶錢。於是老鄧對他說:“這把扇子就送給你吧。”男孩聽後,開心極了,連連道謝。贈人玫瑰,手有餘香,在老鄧看來,一把普普通通的扇子,或許對男孩來說意義非凡。

如今,文創店開業已有四五個月,人氣很旺,每天都有絡繹不絕的人來參觀。到了週末,老鄧也常去店裏,因爲這裏不僅僅是文創產品的展廳,同時也是老鄧會客和創作的地方。老鄧說,從“漫畫中國埭溪文創”開始,未來他還會將這種模式在全國大面積鋪展開來,要畫一百個景區,開100家旅遊文創店,這個想法看似點瘋狂,但老鄧卻信心滿滿,因爲如果沒有嘗試過,誰都不知道夢想會不會成真。

本刊記者:戚瀟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