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结见自己不给雅各生子,就嫉妒她姐姐,对雅各说,

你给我孩子,不然我就去死。

雅各对拉结生气,说,叫你不生育的是上帝。

我岂能代替他做主呢?

拉结说,有我的使女比拉在这里,你可以与她同房,

使她生子在我膝下,我便靠她也得孩子。

——《圣经·创世纪》

01

《使女的故事》在第69届艾美奖颁奖典礼上横扫5个大奖,成为最大赢家。

《使女的故事》:对欧美观众这是科幻片,对很多女性来说这是现实

豆瓣网友评论道:

女性被要求回归家庭,子宫为国家强行征用,老妖婆们公开宣讲“你会被强奸都是因为你自己勾引男人”......欧美朋友可能觉得这是科幻题材,对我们来说,不是的。

《使女的故事》:对欧美观众这是科幻片,对很多女性来说这是现实

影片中使女是被挑选出来的适龄生育的年轻女子,为了标示她们的生育能力,身穿大红色的长袍,表示她们的生育特征。

有人说她们就是生育工具,也没错,那像血一样红的长袍就像女子子宫里流的血,却被她们像衣服穿在身上,好让别人知道她们的生育能力。

红色,多么女性化的颜色,多么美又多么纯粹,可是在影片中,它是唯一可以代表使女的颜色。

《使女的故事》:对欧美观众这是科幻片,对很多女性来说这是现实

使女没有名字,只是一群面目模糊的年轻女性,在一个历史被架空的极端社会,她们没有了过去也没有了未来,成为一段空白的中间存在。

除了生育,她们无事可做。

她们像活在人群中的默默无闻者,既不掌握自己的命运,也不决定别人的人生,只在寄宿的一小片纯白房间里,百无聊赖地度过每一个单调重复的日子。

02

这是二十一世纪初发生在美国的故事。

《使女的故事》:对欧美观众这是科幻片,对很多女性来说这是现实

影片中被称为是基列共和国,原著写于1985年,预言的是二十年之后的事情,也就是现在。

在一个面对社会动乱、道德堕落、低生育率、环境污染与核废料的威胁之下的现代社会,将面临一个怎样的由男性主导的全新的神权统治社会。

由于作者模仿的是《1984》,因此故事发生在一个假想的世界。

《使女的故事》:对欧美观众这是科幻片,对很多女性来说这是现实

《1984》讽刺的是极权,《使女的故事》同样讽刺的是极权,但更偏向于女性化。

写于1948年,然而书中的故事在1984年之前就真实地发生过了。

它是一本政治预言小说,它预言的极权社会在1984年发生的事情在历史上真的重演过。

《使女的故事》:对欧美观众这是科幻片,对很多女性来说这是现实

女主角奥芙弗雷德居住在一个大主教家中,她的名字Offred,拆开解释就是弗雷德的所属物品,弗雷德即大主教的姓氏。

女主角一出场即是被物化的,影片在此并不含糊,一切昭然若揭,一切又理所当然。

《使女的故事》:对欧美观众这是科幻片,对很多女性来说这是现实

奥芙弗雷德就是时下流行的代孕工具,为丧失生育能力的主教夫人代孕,而没有孩子的抚养权,甚至生育权也没有。

她的一切都将在主教夫人的控制之下,而主教夫人只服从于主教,主教夫人看似尊贵,实则形同虚设,不过是主教行使自我权力的另一种工具而已。

影片中有一个画面,描述使女在生产的经过,从调节呼吸到孩子诞生的一整个过程.

《使女的故事》:对欧美观众这是科幻片,对很多女性来说这是现实

使女完全没有自主能力,她甚至不能用自己的力量去产下自己的孩童。

而是在嬷嬷和其他使女的监控之下,在一片伪装的和平与温馨的氛围中,依然按照《圣经》中的仪式在夫人的胯下生育一个孩子,其忍受的屈辱和折磨可想而知。

这段情节在书中并没有出现,是影片中另外加的,为了表现女性权利受到极度的压制和曲解,当女人戕害女人时,女人在做什么。

影片中的这一画面就是对这一答案最好的图解。

《使女的故事》:对欧美观众这是科幻片,对很多女性来说这是现实

最了解女人的往往是女人自己,而对女人伤害最深的,往往也是来自同类的敌意。

最可怕的不是沦为奴隶,而是沦为帮凶,知其不可而为之。

03

反讽的是,影片中看似最有权力的不是大主教本人,而是那些年长的被称为嬷嬷的女性。

《使女的故事》:对欧美观众这是科幻片,对很多女性来说这是现实

她们经常手握电棍,使女若有一句反抗的话,就立马电棍击之,毫无还手之力,以绝对的暴力行使绝对的权利。

成为使女们无可厚非的领导者,唯一尊敬的长者,唯一同化的长者,唯一理解使女认同使女又制裁使女的同性角色.

她们被尊称为嬷嬷,她们是使女们的老师,她们是智慧的长者,是唯一被允许读书的女性,是先行者,是思想的传播者,是统治阶级实践一切的最方便工具。

04

如果说嬷嬷纯粹沦为了统治阶级的工具,那主教夫人们,就是另一层含义上的统治工具了。

她们穿着作为陪衬颜色的绿色衣服,和使女一样每天只为生育的事情精心准备.

《使女的故事》:对欧美观众这是科幻片,对很多女性来说这是现实

她们有自由活动的权利,但她们最大的职责是看守使女,监督使女,和行使和使女一样的权利,为丈夫生儿育女。

当然她们并不能真正的生育,于是衍生出了一种新型的生育模式——授精仪式。

《使女的故事》:对欧美观众这是科幻片,对很多女性来说这是现实

这种由男人主导而女人被动接受的夫妻模式,来源也是取自《圣经》。

主教夫人在上,使女在下,使女躺着夫人的胯下(想想中国古代的胯下之辱)。

夫人握住使女的手,使使女承膝其下,使女在和丈夫交合的时候,她们可以感同身受,却无力参于,假想丈夫在和自己交合。

《使女的故事》:对欧美观众这是科幻片,对很多女性来说这是现实

这个有点可笑的画面,却被当做神圣的仪式每月举行,可以说她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这一刻作准备。

而主教夫人们,手握使女的双手,张开双腿,看使女行使自己的权利。

05

究竟使女和主教夫人谁更难受呢?我想这是一个永恒的悖论。

《使女的故事》:对欧美观众这是科幻片,对很多女性来说这是现实

书中没有写是谁想出的这套仪式,不过影片中明确说出了是弗雷德主教的主意。

主教们的不孕不育已不是什么秘密,但授精仪式依然如期举行,弗雷德只有在地下俱乐部和妓女们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正常地像个男人。

《使女的故事》:对欧美观众这是科幻片,对很多女性来说这是现实

这个俱乐部叫荡妇俱乐部,由年轻的知识女性组成,负责陪伴男人们玩乐,她们聪明而美丽,可以和男人们夸夸其谈,衣着光鲜,但充其量只是个玩偶。

《使女的故事》:对欧美观众这是科幻片,对很多女性来说这是现实

奥芙在这里第一次找到了自由,也第一次明白什么叫失去自由。

并且为这自由差点付出生命的代价,主教在此偷欢,而主教夫人认为这是出轨,而使女,则成为众矢之的。

06

唯一的安慰来自同病相怜。

影片中厨房里身着绿衣的女厨是奥芙唯一可以信赖的人,同样佣人的身份让她们彼此有了唯一可以谈话的谈资,且由于只有女人进出厨房,厨房成为了一个相对自由的地方。

《使女的故事》:对欧美观众这是科幻片,对很多女性来说这是现实

与食物打交道也成为了女人当时唯一的乐趣。

奥芙唯一的出门方式即是采购食品,也是她唯一的乐趣所在。

因此她结识了同伴另一个奥芙,在影片中被描述成同性恋,在书中她是秘密组织“五月天”的成员,也就是唯一一个反抗当权的组织。

《使女的故事》:对欧美观众这是科幻片,对很多女性来说这是现实

如同《1984》中唯一对抗老大哥的另一个神秘人物,五月天从未真正现身,人们甚至不知道它是否真实存在,它只是人们活下去的唯一希望和动力。

但在《1984》中,这个组织从未出现过,在《使女》中,在影片的结尾,它出现了,给奥芙带来了唯一一丝希望的曙光。

但是否是真正的光明,还未可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