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讯是30年代上海的老影迷。

何以见得呢?有明确的统计资料为证——

根据《鲁迅日记》,他后期(46—55岁)在上海生活的9年内,共观看电影141场。其中特别是从1933年4月迁居上海虹口后的三年内,直到病危之前,鲁迅看电影的次数明显增多,达到95场次,几乎每周一场。好电影不轻易错过,甚至一看再看;而且大都是率领家小、呼亲唤友,数人驱车同去。

鲁迅晚年迷恋电影的程度,不下于他的书瘾、烟瘾,堪称“鲁翁三瘾”了。

当时上海开设的现代化影院共有40多家,其中如“上海大戏院”“卡尔登”“大光明”“国泰”“大上海”等都具有世界第一流设施,鲁翁足迹遍于上海的头等影院。

1931年7月30日鲁迅为社会科学研究会所作《上海文艺之一瞥》的讲演中说:

“现在的中国电影,还在深受着‘才子加流氓’式的影响。里面的英雄,作为‘好人’的英雄,也都是油头滑脑的,和一些住惯了上海,晓得怎样‘拆梢’、‘揩油’、‘吊膀子’的滑头少年一样。看了之后,令人觉得现在倘要做英雄,做好人,也必须是流氓。”

鲁迅是最早关心电影宣传的评论者之一,他在《电影的教训》、《小童挡驾》《略论中国人的脸》和《我要骗人》等文中,一再批评当时的国产电影,如夏衍所说:“不仅爱之深也责之切”。在1930年3月《萌芽月刊》上,登载鲁迅从日文翻译的长篇论文《现代电影与有产阶级》,并对“作为宣传煽动手段的电影”展开讨论,鲁迅的“译者后记”至今还有重要意义。

进入30年代直到鲁迅55岁去世,他看了一百多场电影:其中1934年37场,1935年36场,1936年秋季病危前19场。1936年3月18日他给欧阳山、草明的信中说:

“我的娱乐只有看电影”。

那么,在鲁迅看过的百多部影片里,最欣赏的又是哪一部呢?

《鲁迅日记》载:“1936年10月10日,午后同广平携海婴并邀侄女往上海大戏院观《复仇艳遇》,是根据普希金小说《杜布罗夫斯基》改编的俄罗斯影片。

当夜,鲁迅兴奋地挥毫致书友人,分享观影之乐。给黎烈文信中说:“午后至上海大戏院观《复仇艳遇》以为甚佳,不可不看也。”同一夜鲁迅致黄源的信中又说:“今日往上海大戏院观普式庚之《复仇艳遇》,觉得很好,快去看一看罢。”许广平和萧红等人的回忆录也证实:这是鲁迅最欣赏的电影。但这一夜,距离鲁迅病逝只有九天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