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歷史上有這樣一句俗語,叫做“識時務者爲俊傑”,這句話的意思也很簡單,就是說在敵強我弱的形勢下,一定要分清當前態勢,做出最有利於自己的決策,這和中國古代一直講究的忠誠思想是違背的,“識時務者爲俊傑”不贊成愚忠,更多的是追求利益,在利益的驅動下,很多人往往都會做出出賣國家的事,這也是爲人所不齒的事情。

那麼“識時務者爲俊傑”這句話最早是出自哪裏呢?其實這句話最早出自《晏子春秋·霸業因時而生》一書中,作爲春秋時期著名的謀略家,晏子有着超出常人的戰略眼光和政治智慧,因此才能幫助齊桓公成爲一代霸主,在這本書中,晏子說了這樣一句話:“識時務者爲俊傑,通機變者爲英豪”,在晏子看來,想要成就一番霸業,除了要有洞悉當前局勢的眼光,還要學會變通,只有這樣,才能在亂世中建立一番功業。

而在《三國志》中,當劉備向水鏡先生問詢諸葛亮時,水鏡先生說了這樣一句話:“儒生俗士,識時務者,在乎俊傑。此間自有臥龍、鳳雛”,水鏡先生告訴劉備諸葛亮和龐統都是當時天下俊傑,還說出了“臥龍鳳雛得其一可得天下”這樣的話,然而水鏡先生只說了其中一句,對於下一句並沒有明說,而下一句話“通機變者爲英豪”則需要劉備自己去體會,然而劉備缺的正是“變通”二字,在被曹操擊敗後,面對曹操的追兵,劉備不惜帶着老百姓一起逃難,最終拖遲了行軍速度,劉表臨死前想要將荊州送給劉備,然而劉備卻遲遲不肯接受,最終白白錯過了荊州,攻佔西川時,龐統獻上上中下三條計策,然而劉備卻採取了最保守的中策,最終導致龐統慘死落鳳坡。

正因爲缺少了變通二字,即使劉備坐擁臥龍鳳雛這樣的高人,最終也未能一統天下,真的是何其悲哀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