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听过无数的经典,有的给我带来震撼;有的给我们带来冥想;而有的则是一种感动。说到感动,我们经常为一些很平常的事情所感动:例如,看见孕妇艰难困苦地诞下一个新生婴儿的那一刻、或又看见一群饥饿小孩捧着一碗可以充饥的粥,哪怕是检到一个脏脏的馒头也开怀的时刻、或又一个艰辛读书大孩子考试后说我成功了的那一个时刻、甚至看见一条被车撞断腿仍顽强走着的流浪狗的时候。下面这首曲子,所带给我的就是这样一种感动:平凡生命中不断涌现出的伤感与快感交织。

这首卡农最经典的版本来自乔治温斯顿(George Winston)的专辑《December》中的《帕赫贝尔的卡农变奏曲》(Variations on the Canon by Pachelbel),今天为大家献上!

我们静静的聆听这首诞生于300年前的通俗而又感人的曲子:以一把大提琴启奏,三把小提琴间隔八拍先后加入,小提琴全部拉奏完全相同旋律,前后也只有三段不同的旋律,每段更是仅有两小节的旋律供重复拉奏;大提琴的调子从头到尾只有两小节,重复达二十八次之多。这两个声部遵守着严格的对位法则,各自规律地不断往前发展,最后光辉地结束,纵观全曲,曲式虽严谨,但作曲家却能在严格的形式中作自由的变化,作曲技巧令人叹为观止。这就是帕赫贝尔的《卡农》。

约翰. 帕赫贝尔Johann Pachelbel(1653--1706),德国中世纪(巴洛克时期)的风琴家、作曲家。他的一生是艰难的和痛苦的--他的第一个妻子和他的第一个儿子死于瘟疫在1683年,由于法国在1692年进攻Stuttgart,他到处逃亡,直到最后定居于Nuremberg,在那里他娶了第二个老婆,并生了7个孩子,其中的两个后来成为了音乐家,一个制造乐器的,和一个画家。他在教堂音乐方面的贡献是伟大的。他将重复的曲调定义为对音乐内容的认识。他的作品曾对巴赫产生过影响。他重要的作品有:

《阿波利尼斯六音节》(作于1699)、6组大键管的《曲调与变奏曲》、《众赞歌前奏曲》78首。帕赫贝尔穷尽生精力所写的教会音乐,在今天已少有人听。人们谈到巴洛克时期著名的作曲家时,他很少被排上名。跟他所写的那些教会音乐堂皇去作比较,《卡农》曲长仅仅五分钟,是微不足道的小品。讽刺的是,使帕赫贝尔留名后世的反而是这首《卡农》。这部《卡农》全名应该是:为了把小提琴与通奏低音而作的《D大调三声部卡农与吉格》(《Canon and Gigue in D》)。是帕赫贝尔最通俗与动听的作品。

卡农Canon并非曲名,而是一种曲式,复调音乐的一种,原意为“规律”,字面上意思是「轮唱」。简单的讲,就是有数个声部的旋律依次出现,最先出现的旋律是导句,以后模仿的是答句。一个声部的曲调自始至终追逐着另一声部,交叉进行,互相模仿,互相追随……直到最后的一个和弦融合在一起。卡农的所有声部虽然都模仿一个声部,但不同高度的声部依一定间隔进入,造成一种此起彼伏,给人绵延不断的感觉。

另外,帕赫贝尔的《卡农》是在意大利威尼斯时写的音乐,用了回旋曲曲式,有无穷动音乐的元素在里面。因为它带着一丝意大利式的忧伤,甜蜜宁静的忧伤,所以显得格外动听。

卡农闻名之后,各种各样的改编版本随之而出,而中国特别是年轻一代对此曲的熟悉,我看要归功于韩国电影《我的野蛮女友》。剧中第一次出现在全智贤与车太贤100天纪念日时的见面,第二次则出现在剧尾,车太贤飞奔追逐地铁车厢中的全智贤。不过只有第一次是George Winston 的钢琴独奏版,第二次出现时是有交响乐团演奏的交响变奏版。

此曲还作为代表人类文明的成就之一,被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通过人造卫星送入太空。这首曲子,我认为是表现情感最为丰富之一的曲子,里面所富含的意境是“伤感中的喜悦、平静中的幸福、黑暗中的阳光、失意中的希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