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思想思潮

作者:一隅01

《北京女子图鉴》又名《陈可和她的11个男人》,讲一个北漂如何一步一步走上人生巅峰的故事。

而在这个过程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陈可周围这11个形形色色的男人们。

相比《东京女子图鉴》,《北京女子图鉴》的编剧让观众看到了更为温和的一面,陈可跟许多男友在一起最后都或多或少产生感情和不舍。

但若撇去这些,陈可与每一个男人在一起仿佛都有着特定的目的,这是新时代的女性在宣誓:

从一而终的日子已经过去,把纯情留给琼瑶!

陈可为了得到和满足虚荣,跟能让她高升的男人在一起;为了避免来自年龄的压力和满足安分的需要,跟稳定的北京公务员在一起;物语得到了满足后又为了新鲜和陪伴,跟年轻八岁的小狼狗在一起。

可以说是从一而终罪大恶极的典范了,但我想说,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

女性的身体的支配权,取决于她们自己。

陈可没有一段感情修成正果,在一些人看来就是对她抱有目的走入感情的报复,但这真是报复吗?

陈可虽然没有得到一段真正稳定的感情,但她在每个阶段不同的诉求下,都通过一段感亲得到了满足。

而那些跟她走进感情的男人们,也都通过这段感情获得了他们当时想要的一切,亚当斯密再一次获得了巨大胜利,在对自己利益的追求下,双方利益都得到了实现。

分手真的就证明从一开始就是错的吗?02

人是会变的,人的欲望是随着环境的引导,生活的推进不断变化的。

生活中总有各种各样的介入因素,和性格结合在一起,把我们变成了不同的人。

当然,当两个性格相似的人在遇到同样的介入因素时,他们或许会做出同样的选择,在这种情况下,情感就得到了维持。

如果你认同这个说法,不就也应当认同,人和人在一起是因为他们是利益共同体,是同一条绳上的蚂蚱,同一条路上的伙伴吗?

你可能要问我把爱情居于何地,陈可的第一个男友就是答案。

他们的爱,在再次相遇陈可收到那件大衣时就可以看得一清二楚了。

年轻的他们纯真他们毫无目的他们有爱,但在不同的诉求之下,他们选择了不同的路前进,爱不过是人生前进路上的bonus,在一些时候它甚至是奢侈品。

对陈可来说,当我们走在同一条路上久了,有了爱,那便是最好。

但如果没有爱,因为同路,我们可以互相帮助,我也要和你一起走。

你是否要搬出父母们,他们为了家庭互相磨合,互相让步,可能会为了对方放弃自己原来的路,简直就是人生典范,而这也是最主流的观点。

但其实他们的目标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他们都更愿意选择一种安稳的生活,他们做出的所谓让步,在陈可嫁给公务员的时候也做出了,那是因为他有房有车,能让陈可安定下来。

当陈可发现其好吃懒做的本性时候,这种本来能带来的安稳也就随之破灭,陈可必然离开他。03

我们感谢琼瑶女士,创造出了那么多美好的爱情神话,这种永恒的东西也作为人类心中的钻石,被一遍又一遍地打磨,被一次又一次的赞美。

没有人看见它会唾弃,女人见到更是本能地心动,因为女人是感性的动物。

但是每个人一生都能获得钻石吗?

每个人都能获得那颗最大的钻石吗?当然不能。

所以,也不是每个女人一辈子都能获得最长久的爱情。

就像那句话说的:有些人就是用来回忆的。

他让你回忆的是你们之间那散发着芳香的荷尔蒙,更是那时互相慰藉的你们,那个单纯的自己。

有些人给这部剧贴上了大女人的标签,这也和陈可的感情经历有关。

这是因为这部剧开始反抗女人就是应该一辈子围着家庭转,家庭幸福就是女人人生成功的价值观。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在《东京女子图鉴》爆红的时候,大家讨论更多的是女主人公绫的虚荣。

而到了《北京女子图鉴》的时候,陈可的男人们却成为了巨大的卖点。

这是不是可以折射出中国女人们地位的现状呢?04

中国从一而终的文化根深蒂固,但北上广给了她们第二种选择。

北上广发展并没有多少年,是势头正旺的时候,女人对情感价值观的转变要比对在这些一线城市打拼到底能带来什么这样更深层次的问题更引人注目。

因为在现阶段,来到北上广打拼依旧是许多人视为政治正确的选择,跨越阶层依旧是目前最火最热的目标与方向。

但其实,在《东京》剧中与绫的方向完全相反的绫的妈妈却从东京搬来乡下,做一个乡下人的妻子,接受来自邻居的敬仰。

绫也曾反思自己母亲做的抉择或许是对的,但她最后还是选择回到东京,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人生。

《北京》中的陈可也是一样,最后晓芸来到北京旅游,她不再催陈可结婚生孩子,因为她明白了每个人的生活都无法复制。

是的,摆在现代女性面前的选择越来越多了。

为了不断上升而步入感情的陈可没有错;为了温暖和谐的家庭在灶台间忙碌的女人们也没有错;为了自由和独立一辈子独身的女人也没有错;为了爱情等白了头的女人也没有错,错的是把这种价值观当成了唯一。

有人为从一而终而感到安稳和幸福,有人为琼瑶笔下的爱情哭得死去活来,也有人把这二者当作餐后甜品,就像陈可说的:“我爱你,但比起爱你,我更爱自己。”

不管家庭能否维持,不管爱情等否等到,爱自己永远应该是生活中的主题。

不要为了别人的观念,别人的追求苦了自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