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子瞎叨、杠精挑事,不小心陷入网络骚扰事件中,媒体人如何拯救自己?是直接开怼,还是默默隐忍?此刻,你需要一本江湖上新鲜出炉的修炼手册。本期全媒派(ID:quanmeipai)贴心地从自家口袋掏出了这本手册,请跟随指尖往下阅读,练就一身清奇骨骼。

网络骚扰已经威胁到职业生涯

小说作家、编辑Stephanie Feldman第一次发现自己身份被盗用是在工作的时候。她遇到的情况并不是社会安全号码或银行信息被他人盗取,而是她的生平经历被人复制利用了。

通过从Stephanie的职业网站上窃取头像并创建新的Twitter账号,一个匿名人发起了一场有效的模仿运动——非常虚假地将Stephanie刻画成一个支持白人种族灭绝论的极端分子。“女权主义者的行动清单:打掉所有白人男婴。”假扮的Stephanie在Twitter上发布了一系列可恶的信息,直接威胁到真正的Stephanie的身份。但她的攻击者没有就此收手,下一步他们联系了Stephanie工作的大学,试图让她丢掉工作,接着又联系了她所在的媒体机构……

被攻击后的一段时间里,Stephanie不得不被迫接收那些令人不悦的评论和消息,或是不得不从社交媒体中抽离一小会儿,然后又继续核查“她”网上发布的内容。尽管面临这种情形,但Stephanie知道,如果彻底退出网络话语空间,那无异于职业生涯的自杀。

“我无法退出社交媒体,不然我该怎么办?”Stephanie说道,她现在十分困惑。“这是我和其他作者联系和推销自己书籍的方式。”即便如此,她还是害怕不敢在Twitter上发布自己的新书Who Will Speak for America?的信息,因为担心自己忠实的读者会成为类似的网络骚扰行为的受害者。

然而,Stephanie的情况并非特例。如今,许多作者像Stephanie一样,都依赖于社交媒体来推广作品,保持业内联系。扎根社交媒体已经成为一种职业需要。出版社会要求自家作者在图书发布前在社交媒体上保持活跃状态;自由撰稿者为了保证工作,也经常要依赖于强大的网络搜索能力。但是,网络骚扰可能会导致作者远离线上社区,或无法发表作品。

网络骚扰下诞生的寒蝉效应

美国笔会(PEN America)的一项新研究发现,网络社区内存在着寒蝉效应

Lindy West、Roxane Gay、Jessica Valenti等作者多年来一直呼吁,要对网络骚扰保持警惕。然而,社交媒体公司的反应却不一致,他们宣称一种观念过时却又十分盛行的态度,即网络骚扰并不是“现实生活”的问题,再加上对边缘群体的憎恨不断强化,这都使得网络骚扰越发猖狂。

与此同时,受害者们却只能自行艰难面对这些仇恨问题,努力向外界发声,保护自己的声誉。这实在是一件苦差事,尤其是对可能没有机构支持的自由撰稿者、新兴作家、同性恋作家和非白人作家而言。

在几家维护记者、剧作家、诗人、作家和编剧利益的合作机构帮助下,美国笔会在2017年秋季调查了230多位作家与记者,主题是关于网络骚扰如何影响他们的线上工作与生活。该调查还特别找了一些之前受过骚扰的受访者。在这项调查中,“网络骚扰”被定义为以下五种线上行为:反复发布煽动性或仇恨性评论;网络跟踪;人身威胁;未经同意发布色情图片;公开发布私人信息。

三分之二的受访者表示,曾对网络骚扰有过非常激烈的反应,包括停止发表作品、永久删除社交媒体账号和担心自己或身边人的安全问题。超过三分之一的受访者表示,因为网络骚扰而会在写作中规避特定的话题,其中也有16%的人会删除社交媒体账号。37%的受访者感觉网络骚扰破坏了他们的声誉。另外有62%的受访者表示,网络骚扰影响了他们的个人生活和健康。

专业手册应对网络骚扰

目前,美国笔会发布了电子版的《网络骚扰手册》来帮助作家和记者应对这一问题。尽管调查对象比预期的年龄更大,和包含更多白人(这表示调查结果没有反映人口统计学意义上的网络骚扰现实),但这份调查的结果从自由表达的角度来看,还是相当令人震惊的。

对作家和记者群体而言,寒蝉效应的消解需要写作群体、科技公司和推广团体之间就未来走向进行一次严肃对话。比如,科技公司如何有效透明地减少自家平台上的骚扰现象?当科技平台无视求助需求时,受害者还有什么求助渠道?媒体和新闻编辑室如何在自家作者(包括给他们供稿的自由撰稿者)遭遇网络骚扰时进行支援?当一个人所谓的自由言论与他人的相冲突时,会发生什么?

虽然这都是一些老问题,但至今也没有明确的解答。不过在这份《网络骚扰手册》中,或许能找到一些答案。通过调查研究,以及与作家、记者、编辑、心理健康专家、大学教师、反网络骚扰专家和数字安全专家的对谈,该手册为网络骚扰的受害者提供了以下八条策略和资源:

逐步指导——强化个人数字安全和防止隐私泄露;

新式构想——在网络骚扰事件中建立支持性的网络社区;

健康信息——包括危机支持和之前受过网络骚扰的心理学家的建议;

沟通指导——如何跟专业人士和身边人交流网络骚扰问题;

结盟指南——对象为有意打击网络骚扰的盟友与证人;

机构实践——新闻媒体机构面对网络骚扰事件如何强化机构支持;

法律资源——提供针对网络骚扰的法律求助渠道,为没有法律代表的作家提供无偿法律资源;

一手资料——来自不同作家群体的第一手网络骚扰资料。

《网络骚扰手册》目录

在受访的作家和记者中竟然发现,有一群人均表示,在陷入网络骚扰事件时会觉得很孤独无助。这份《网络骚扰手册》希望,能够声援有同样感觉的作者和记者们,可以助力他们为保护自己、甚至反击网络骚扰的行动。最重要的是,从长远来看,该手册希望可以帮助作者们在面对网络骚扰时不至于失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