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表示,亚洲仍依赖商品出口推动经济增长,制造业为支柱的经济体及两大转运枢纽(新加坡和香港)对出口的依赖度较高。随着美中贸易及技术转让争端的持续,亚洲贸易放缓以及不确定性的上升将对投资产生影响。

穆迪亚洲主权风险部董事总经理Marie Diron表示:“不断提高的区域内贸易关联性对亚洲贸易模式的决定作用越来越大,而亚洲与全球经济的融合还体现在外商直接投资(尤其是制造业领域)的增长。”

“自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亚洲对美国及欧盟市场的出口占其GDP中的比重总体持平,但相比下,区域内贸易占比增长强劲。”Marie Diron补充道。

穆迪副总裁/高级分析师Joy Rankothge表示:“中国在亚洲贸易活动中的重要性不断提高,部分体现为其对于区域供应链的影响,并且成为亚洲制造产成品,尤其是消费品越来越重要的需求市场。”

“相应地,亚洲地区易受到美中贸易及技术转让紧张局势进一步升级的影响。而美国对中国出口、投资及核心零部件采购的额外贸易限制措施还会通过供应链影响亚洲其他地区。” Joy Rankothge补充道。

穆迪在刚刚发表的报告《亚洲贸易模式不断变化:出口仍推动增长,但区域内贸易对亚洲贸易模式的决定作用越来越大》(Evolving trade patterns - Asia: Exports still drive growth, as intra-regional links increasingly defines how Asia trades) 中作出上述结论。

就脆弱度而言,随着中美两国争端的升级,亚洲电子行业受美国后续政策的影响最大。台湾、马来西亚、韩国受影响最大,原因是上述经济体依赖电子产品及零件向中国的出口。而主要贸易枢纽香港及新加坡也可能受到影响。

多达四分之一的亚洲经济体的商品出口占GDP比重超过 50%,这反映了出口对于该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性。

亚洲与中国的贸易关联性对亚洲贸易模式的重要性不断提高,2010-2017年间中国从亚洲进口的商品金额增幅超过6倍。

中国在亚洲市场的投资 (外商直接投资存量) 从2010年的2,240亿美元大幅升至2015年的7,570亿美元。

相比之下,自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亚洲 (除中国以外) 对美国及欧盟市场的出口基本持平。但通过直接出口及亚洲区域内中间商品出口 (最终出口目的地为美国及欧盟) ,美国和欧盟仍将作为亚洲出口重要的最终需求市场。同时美国和欧盟仍是亚洲直接投资的主要来源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