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水涛布满老茧的右手。新华社记者田耘摄; ; ; 新华社南昌5月19日电 (记者高一伟、田耘)手指粗壮有力,掌心饱满结实,结满了厚厚的老茧,裂开一道道口子,摸上去粗糙得像松树皮。

一双饱经沧桑的手,像一张名片,道出了年过花甲的赵水涛从事陶瓷包装四十余载的辛劳。

在江西景德镇,有一家特别的陶瓷博物馆,馆内的陶瓷只是陪衬,主角却是陈放陶瓷的外包装。一年前,这家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圆了赵水涛三十多年的梦。

博物馆内景。受访者提供

“我是个地地道道的茭草工!”赵水涛向记者解释道,茭草俗称“打草包”,是陶瓷包装的一种方式。过去,在瓷器发运前,茭草工要用上好的稻草包扎瓷器。一般碗盘之类的,每十只为一筒,用纸垫好后裹上稻草,再用竹篾扎捆结实,方可运输。赵水涛17岁时就在景德镇做茭草学徒,“那时双手经常被锋利的篾片割出一道道伤口,晚上痛得睡不着觉”。

计划经济时代,景德镇瓷器畅销海内外,一度供不应求,赵水涛却看到景德镇瓷器发展的隐忧。“那时我到外地出差,总能听到因景德镇陶瓷的稻草包装不卫生,售货员嫌脏不愿拆包卖的情况。”当得知出口海外的景德镇瓷器,往往在外国口岸要更换包装,售价高出国内数倍后,赵水涛深深地意识到必须要改进景德镇陶瓷包装了。为此,他毅然放弃了发展较好的陶瓷美术工作,成了景德镇纸箱厂的一名包装设计员。

博物馆内景。受访者提供

几十年来,赵水涛一直致力于陶瓷包装产品的研发和保护。“这么多年来,我一直有个梦想,就是开一家记录景德镇陶瓷包装历史的博物馆。”2013年,他自筹资金,开始准备申办博物馆的资质条件,最终成功地创办了景德镇陶瓷包装历史博物馆,用多年来积累的大量历史文献、老照片、实物等藏品呈现出景德镇陶瓷包装的发展变迁。

景德镇,素有中国“瓷都”之称。景德镇瓷器以“明如镜、薄如纸、白如玉、声如磬”闻名于世。在“工匠八方来,器成天下走”的景德镇陶瓷发展史上,保障陶瓷运输安全的陶瓷包装,是陶瓷产业的一个重要环节。随着景德镇瓷器影响的日益扩大,陶瓷包装也成为商品交易和文化交流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行业工序。

茭草匠还原模型图。受访者提供历史上,陶瓷包装历经豆麦发芽包装、木桶包装、篓筐包装、草绳捆扎、稻草包装、瓦楞纸包装和彩印纸箱包装等多次演变。在赵水涛的博物馆内,陈列着不同时期的陶瓷包装用具。赵水涛说,留住这些历史记忆,就是让不同阶段的陶瓷包装得以“活态再现”。

宋末元初,运输皇家用瓷要装进特制的木桶内,周围用精筛过的秕谷稻壳充实填满,再用车船运载。“尽管当时这种包装成本昂贵、费时费力,但能有效地保证瓷器的完好率。”赵水涛介绍说,当时老百姓使用的瓷器,则是用竹筐装束,周围用碎稻草填满即可运载。

元代,景德镇瓷器已成为大宗出口产品,大量瓷器沿着“丝绸之路”进入中亚的沙漠和草原,翻山越岭到波斯,再到地中海沿岸。由于一路上颠簸艰难,地理和气候条件复杂,用木桶运输易致木桶变形爆裂,景德镇人逐步转用长稻草捆绑运送瓷器。“这一创新做法在保证瓷器质量的同时,还减轻了运载工具的重量,增加了瓷器的运量。”赵水涛说。

陶瓷稻草包装成品。受访者提供记者注意到,博物馆内还陈列着上世纪80年代不同类别的包装标准,涉及出口陶瓷、瓦楞纸箱(盒)、稻草等。“从代号规格到内包装材料和形式,可以看到景德镇陶瓷的包装标准在当时就已是精细入微。”赵水涛说,得益于景德镇陶瓷丰富多样的器具种类,这些包装标准有多项属业内首创。

一年来,博物馆已成为景德镇陶瓷大学、南昌大学等多所高等院校的教学实践基地,很多学生及陶瓷厂工人专程到博物馆参观学习,赵水涛免费授课,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如今,赵水涛仍耕耘在陶瓷包装的研发一线。“稻草是一种可降解、可再生的生态环保资源,我正在与科研机构合作,研发新的稻草包装技术。”他向记者透露,运用现代科技对稻草做防霉处理,并配以新的编织工艺,既经济实惠,又干净整洁,兼有艺术性。“不久的将来,新的稻草包装会成为博物馆里的‘大明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