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首條出現電報線路是1871年,由英國、俄國及丹麥敷設,從香港經上海至日本長崎的海底電纜。由於清政府的反對,電纜被禁止在上海登陸。後來丹麥公司不理清政府的禁令,將線路引至上海公共租界,並在6月3日起開始收發電報。至於首條自主敷設的線路,是由福建巡撫丁日昌在臺灣所建,1877年10月完工,連接臺南及高雄。1879年,北洋大臣李鴻章在天津、大沽及北塘之間架設電報線路,用作軍事通訊。1880年,中俄伊犁交涉,兩國關係緊張,李鴻章再以“用兵之道,神速爲貴”爲由,得以准奏開辦電報總局,由盛宣懷任總辦。並在1881年12月開通天津至上海的電報服務。李鴻章說:“五年來,我國創設沿江沿海各省電線,總計一萬多里,國家所費無多,鉅款來自民間。當時正值法人挑釁,將帥報告軍情,朝廷傳達指示,均相機而動,無絲毫阻礙。中國自古用兵,從未如此神速。出使大臣往來問答,朝發夕至,相隔萬里好似同居庭院。舉設電報一舉三得,既防止外敵侵略,又加強國防,亦有利於商務。

”天津官電局於庚子年一度遭亂全毀。1887年,臺灣巡撫劉銘傳敷設了福州至臺灣的海底電纜,是中國首條海底電纜。1884年,北京電報開始建設,採用“安設雙線,由通州展至京城,以一端引入署中,專遞官信,以一端擇地安置用便商民”,同年8月5日,電報線路開始建設,所有電線杆一律漆成紅色。8月22日,位於北京崇文門外大街西的喜鵲衚衕的外城商用電報局開業。同年8月30日,位於崇文門內泡子和以西的呂公堂開局,專門收發官方電報。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9月,江蘇省以官款組織淞崇無線電局,供官商通報。中國第一份商用無線電報由淞崇無線電局發出。

爲了傳達漢字,電報部門準備由4位數字或3位羅馬字構成的代碼,即中文電碼,採用發送前將漢字改寫成電碼發出,收電報後再將電碼改寫成漢字的方法。

國共內戰時期,國共雙方也重用了電報編碼/解碼人員,但解放軍除利用電報截聽國軍情資外,同時配合敵後滲透人員與民心向背的運作,取得優勢。

隨着通訊科技的發展,電報已不再是主要的通訊方法。自從電話網絡數字化以後,電報通訊變成爲數位通訊網絡內其中一種以文字通訊的應用,在傳真機普及後更被傳真所取代。當互聯網及行動通訊日漸廣泛使用以後,電報更進一步被電子郵件及簡訊所取代。現在一般人已不會使用電報通訊。傳統的電報新聞(即電訊新聞稿)亦已由傳真、互聯網及手提電話的短訊所取代。只有在一些很特別的舊有應用環境下,纔會偶然看見使用電傳打字機的電報業務。

香港電報

在19世紀末期,英國人統治香港後,即積極發展電報網絡,成立大東電報局,爲香港工商界提供對外聯絡服務。1871年開始,大東電報局便於香港島西部的鋼線灣鋪設電報電纜連接香港與外地。

二戰後,香港經濟高速起飛,電報爲香港的工商業發展帶來不少貢獻。在電報最爲流行的時期,上至大企業、大銀行,下至一般貿易公司、製衣廠,都擁有最少一臺電報發送機。

1980年代,隨着傳真機的普及,電報在香港即逐漸式微。2004年元旦當日,電訊盈科即停止香港境內電報業務。

臺灣電報

電報是臺灣電信業務之始。清代沈葆楨於1874年視師臺灣時提議建水陸報線。丁日昌於1877年架設臺南府城至鳳山旗後電報線。1876年於臺北成立“電報總局”,1888年設立電報學堂。。在日治時期最盛時,臺灣有線音響機電報電路99路,對外無線電報電路16路,海纜6路。後多被美軍飛機轟炸破壞。設備與機房在民國時期之初由電信局接收。臺灣首次啓用英文電傳打字機是1949年8月16日,草山(陽明山)電信局爲處理給蔣中正之大量電報,裝用美式15型電傳打字機。此後電信局管理的五條主要電報電路也改用電傳打字機,並且使用國際通用的“五單位碼”(鮑竇碼,Baudot code)。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