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皇陵总是特别引人关注,盗墓贼最喜欢盗皇陵,因为皇陵陪葬丰富,盗一次好几年都不用出来干活了。

所以但凡有皇陵的地方,就算当地百姓不知道是哪个皇帝,也会对此皇陵十分关注。

浙江南山头村,有一个山坡是风水宝地,上面造了一个四层祠堂的建筑,没有任何墓碑或者记载,但在这里的老人都说,这是一个皇帝的陵墓。

当地有一户人家,这个家族世世代代为此皇帝守陵,但没有留下多少文字记载,他们都是老一代人说,下一代人记住,所以子孙后代都为此墓守陵,而且他们每天先打扫完皇陵,才去祭祀自己的祖先,诡异的是没人知道墓主是谁。

那么这个墓主究竟是哪个皇帝呢?这家人又为什么千百年来忠心耿耿地守陵呢?

有大胆的村民认为这只是一个普通的墓穴,这家人之所以这么重视这个陵墓,是因为此地风水好,于是他就把自己祖坟迁徙到这里,没想到从此后他们家总是遇到灾难,最后他不得不把祖坟迁回原来的位置,家里这才安逸了。

从此以后村民们都说,这个的确是皇家陵墓,是有神龙在守护他们,这种说法流传开来。后来考古人员听说后很重视,仔细调查了这个村庄,他们推断此皇陵的墓主人跟五代十国有关,可能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君主。

五代十国是一个比较混乱的时期,很多君主如昙花一现,没在历史上留下多少印记,而且政权林立,小国太多,大家也记不住那么多君主。

后来经过考古人员多方取证考察,发现这个陵墓是吴越国最后一代君主钱弘俶的陵墓。

钱弘俶作为末代皇帝,让吴越国多活了三十多年,他是一个非常会审时度势的人。

当赵匡胤矛头直逼江南,而南唐后主李煜向钱弘俶求助,他拒绝了,出兵援助了宋朝。

当南唐灭亡,吴越国也随时面临着灭国的危险,钱弘俶对着祖先的庙宇哭泣说:“孩儿不孝,不能守祭祀,也不能死社稷。”

他归降宋朝是不得已,也是明智的选择,正是由于他在政治上的钻营,才让吴越国多活了几十年。因为他帮助赵匡胤平定江南有功,所以他依然可以留在吴越国当国王。

他之所以归顺宋朝,是因为组训,他爷爷告诉他:无论如何一定要确保民众平安,要看清楚形势,不要以卵击石。

因为当时敌人太强大了,反抗只能加速灭亡,所以他选择了投降。开始宋朝皇帝不同意,他要统一天下,怎么能留着一个政权,让它存活呢?钱弘俶把自己的军队献上去,赵匡胤说:“这本来就是我囊中之物,何用献为!”

谋臣对钱弘俶说:不如献地,不过要尽快,不然就来不及了。于是钱弘俶“尽献十三州之土”,为了那些无辜的百姓。

后来钱弘俶是向中原进贡最频繁的一个,也是跟中原关系最好的一个。

在他有生之年,黎民百姓安居乐业,未曾受到战火的侵扰,也没有因为战争而无辜丧命,还给中国留下了苏杭这样美丽的城市。

钱弘俶曾经被宋朝皇帝抓起来过,尽管献了地,但宋朝皇帝仍然不信任他,后来放了他,却仍然处处提防。

在钱弘俶六十大寿时,宋朝皇帝派人庆祝,在使者走后他却突然死了,有人猜测是使者给他下毒,但只是猜测而已,史书没有明确记载。

历史是一把双刃剑,只看见成功者的繁花着锦,却不见失败者的烈火烹油,跪下的膝盖并不代表怯懦,无谓的牺牲也不代表勇敢。作为一个君王,能审时度势,从大局着眼,也算是弱者的生存之道,这没有什么不对。

起码在他有生之年,江南的百姓得到安稳富足的生活,他的生命虽然并非光芒万丈,但也算适得其所。统治一个国家需要胸襟,经营一段人生需要智慧,钱弘俶是一个既有胸襟又有智慧的君王,能屈能伸,收放自如,才是大丈夫之所为。

他非常希望自己的灵魂能回归松山,但他的尸首却在江浙一带,在洛阳的是他的衣冠冢。

所以才会有其后代为他守陵,而且是一座没有墓碑的陵墓。

考古学家说他们不是盗墓者,目前还不能挖掘陵墓看看到底怎么回事,所以要等考古学进一步发展,用先进的仪器去探测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