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人的姓氏很多,尤其是在满清入关后,满人的姓氏达647个。

满人姓氏来源比较复杂,大部分都是女真古姓,而且是女真贵族的姓氏。早期很多女真人是没有姓氏的,甚至连名字也没有。后来有了名字,像汉人的“猫蛋”、“狗蛋”,重名太多,为了避免这个问题,满人就在名字前加地名或者部落名字。比如慈禧太后叫“叶赫那拉”,地名。

姓氏非常复杂,蕴含着很深的文化属性,有着优美的涵义。比如“叶赫那拉”中的“叶赫”的地名,“那拉”是一条河流,意思是叶赫地方那拉河边的人。

清军入关后,就有一些人改为“汉姓”。其实这件事蛮奇怪的,满人当时地位高贵,恨不得把自己“旗人”身份贴在脑门上招摇过市,又怎么会改为“汉姓”呢?

每个时代都有与众不同的人,满人中有一些人不愿意张扬,不愿意显示“旗人”身份,就借用汉姓。“佟佳”是复姓,为了方便就改为“佟”;“爱新觉罗”是最高贵的姓氏,在清朝末年为了避开灾祸,改为“金”。因为“爱新觉罗”满语的意思是“金子”。

有的满人选择汉人姓氏比较常见的大姓,比如《百家姓》第一姓,“赵”姓。

其实满人的姓氏早就已经被汉化了,还有一些蒙古姓氏混杂在里面,这是满蒙通婚的结果。

在满人入关之前,就有汉化的倾向。比如努尔哈赤的儿子,多尔衮,莽古尔泰都是满语,“皇太极”却是汉语的音译。所有著作中对满语的翻译,对应的皇太极的满语都是“阿巴海”而不是什么“台吉”、“太子”。有人说皇太极也是“太子”的意思。顺治帝的“福临”那直接就是汉语了。

历史上的规律是,文化落后民族总是不可避免地征服文明更先进的民族,但征服之后往往被文明更先进的民族的文化所同化,这大概是历史最大的冷笑话。

钮祜禄是满族大姓,女真望族才能姓这个姓氏,然而这个姓氏来源于汉姓。“钮”字来源于“丑”,汉族有“丑”姓,是公孙丑后代的旁支。

乾隆皇帝的生母是汉人,原姓氏是“钱”后来改为钮枯禄氏。不过也有人说钮钴禄是“狼”的意思,女真人对狼很崇拜,以狼作为图腾,所以最后变成女真人的姓氏。

钮钴禄氏后改汉姓,改为“丑”姓或者改为“郎”姓。

还有和珅本不姓“和”,他姓钮钴禄,应该叫“钮钴禄中堂”、“钮钴禄大人”。和珅这个名字是汉人的名字,是私塾先生给他起的,“和”是美玉的意思。古人的“字”是长大后自己起的,和珅的字“致斋”,毋庸置疑也是汉人的文化。

这说明入关之后,满人被汉化的很彻底,渐渐采用汉人的姓。满清入关前满人的姓氏是多音节的,反应在汉字上,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汉字,入关之后满人的姓氏渐渐变成单音节,有了汉姓的特点,同时保留满族的文化内涵。

清朝末年,满人的天下摇摇欲坠,大量的满人贵族为生计发愁,为生计颠沛流离。清帝退位后,不学无术的满人没有谋生技能,于是四处打零工,或者当小商小贩,卖鱼、卖水果讨生活。这时一部分顽固的“旗人”,为了不引起汉人的敌意,就改为汉姓。

为了生存,八旗弟子隐瞒了汉人身份,妇女脱下旗袍穿汉服,他们不敢用满洲的一切,自家悬挂的也是东北的大米袋子。他们拜祭先人也只是偷偷摸摸的。

辛亥革命推翻满人的政权,孙中山提出“驱除鞑虏”的口号,满人贵族感觉无地自容,又害怕被人认出,被人消灭,于是能逃回老家的就逃回去,逃不回去的纷纷改汉姓,把自己包装成汉族。

根据当时的一份调查,辛亥革命后四处打零工、流落街头,卖鱼、卖水果的满人占四分之一比重,经济十分窘迫。

比经济窘迫更为可怕的是,社会地位的边缘化和存在感的缺失。

当昔日的满洲贵族,不能以自己曾经的辉煌身份为荣,反而以此为耻,这种地位的反差,才是隐藏在姓氏文化中最深刻的痛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