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岁春节,今又春节。

很多人说在城市里生活,

越来越没有“年味”了。

其实不然,

生活在苏城的人们,

自有一套传统的过法。

只是我们缺乏一颗静下来的心,

细细体会,

你会发现依然很有意思……

你可能不知道,

苏州的春节习俗持续时间很长,

长达一个半月以上。

从进入腊月开始就有了过年气氛,

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以后。

年俗的内容自然就很丰富喽:

腊月初八喝腊八粥;腊月廿五或廿六掸檐尘(大扫除);然后是祭祖、祭百神,大年夜吃团圆饭,吃完后全家守岁,到近子时(23时至次日1时)开始更换门神、贴春联,大人在孩子枕边放压岁钱。

年初一放开门爆竹;年初二起到正月十五走亲访友;年初五迎财神;正月十五闹元宵,看花灯,苏州人从正月十三试灯一直闹到十八才结束。

你四不四想说:

跟我们那年俗差不多啊!

不不不,苏州人有讲究,

咱就从苏州人年前大扫除开始说起。

过年前

年前家家户户要进行大扫除,准备张贴年画。苏州人称年画为“画张”。

张贴的地点自然是能贴的地方都贴上,而张贴的部位与时间却有严格规定,就像一场细致入微的小型仪式。

腊月二十四

腊月二十四是年前的第一个大日子:送灶神。传说灶王爷在每年的腊月二十五会回到天庭,向玉皇大帝汇报主家过去一年的功过情况,做一个“年终总结报告”。

因此大家都选择在这之前烧香“送灶”,给他备好诸多食品物件,只求他“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

大小年夜

到了小年夜,苏州人要给祖先“过节”,也就是祭祖,以此感谢他们对子孙的庇佑,祈祷来年顺利。要等过完“节”,一家人才能围坐开吃年夜饭。

年夜饭

年夜饭是一年里最丰盛的一顿晚饭,在苏州也只有冬至夜的那顿晚饭可以与之相媲美了。从冷盘、热菜一直吃到汤锅、点心,应有尽有!

会在饭内放进熟荸荠,吃时挖出来,谓之“掘元宝”,而且苏州人的年夜饭有些菜必须得有:

蛋饺(形似元宝,寓意发财)

肉圆(寓意团团圆圆)

鱼(寓意年年有余)

青菜(就是安乐菜)

黄豆芽(就是如意菜)

芹菜(暗喻勤勤恳恳)

……

除了菜有讲究,吃年夜饭时,盘子、碟子都讲究成双成对,寓意好事成双。

守 岁

吃完饭收拾好碗筷,一家人坐下来一起看春晚,闲话家常,有说有笑的一起守岁。

通常这个时候,家里的孩子都特别开心,因为长辈们要给压岁钱啦!

现在一般家里守岁也就到1点左右,很少有人真的通宵。但也有一些人子夜一过,就准备前往庙中争烧“头香”了。

大年初一

新年头一天叫“岁朝”,小孩子枕着压岁钱醒来,看着大人开门放炮,见面时互相拜年。

这一天,苏州衙门会在盘门外的山川坛上迎喜神,以求来年世道平稳。

汤圆年糕

年初一的早餐一般是汤圆(或小圆子)和糖年糕。也有人家里会吃炸猪油年糕或者炸春卷!

烧头香

年初一一大早吃过汤圆年糕,老百姓则结伴去烧香。

早先的苏州人有烧十庙香的习俗。年初一要马不停蹄地赶到十座特定的庙内烧香,不能原路返回,不准进庙不烧香,所以还得提前计划好来去路线。回到家里还要向灶神爷进香,表示对大小菩萨一视同仁。

大年初二

大年初一亲朋好友互相问候新年好,但一般不请客吃饭,不过从年初二开始,亲戚朋友之间就要走动起来了。客人来了,老苏州待客必请喝“元宝茶”。

泡茶时,茶内放上青果或茶盖顶置青果(青橄榄),用金漆盘装果品献客,口中则说“恭喜多如意”。

大年初五

农历正月初五迎财神,民间传说是财神爷的生日。“接路头”是迎接五路财神的大场面,商家特别起劲。

商家会供奉“猪头三牲”,有的还会用红丝线把活鲤鱼的头尾绑起来,做成元宝形状,供奉过后放生,讨得“鲤鱼跳龙门”的好彩头。

就算上班了,

春节也不算完全过完,

因为还有元宵节要庆祝。

正月十五

元宵节又叫“上元节”。上元节和七月十五“中元节”、十月十五“下元节”,这3个夜晚统称“三元”,上元节是最受重视的。

闹元宵,看花灯,猜灯谜。苏州人从正月十三试灯一直要闹到十八才结束。

元宵节这一晚,敲锣打鼓,猜灯谜,吃汤圆,表演歌舞、高跷、龙灯、旱船等节目,尽情欢乐,简直就是东方的狂欢节。

女孩子除了看花灯还可以去“走三桥”,走三桥是吴地旧俗,在苏州又叫“走桥、游安”,旧时妇女在元宵或正月十六夜晚相邀出游,过三桥可以祛疾病。

在山塘一带,流传着走三桥的民谚:“元宵夜走三桥,上桥走走,万病无有;小孩走三桥,聪明伶俐读书好;小伙走三桥,事业兴旺步步高;姑娘走三桥,青春亮丽更苗条;老人走三桥,鹤发童颜永不老。”所以,元宵节在苏州的你,看花灯的同时不防去走三桥。

十五元宵,十五月满,

在这热闹的氛围中,

春节的狂欢迎来了高潮与尾声,

这个年也算是过得差不多了!

四不四静下心来在年里寻找乐趣,

发现在那些传统年俗里,

埋藏着很多最质朴的乐趣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