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物是在地球地殼及其相鄰層圈和宇宙中大然形成的、絕大多數爲無機晶質的元素或化合物,也包括一些爲數極少的有機和非品質的化合物。

截止2017年12月底,經IMA-CNMNC批准的獨立礦物總數已有5208種,在這5200多種新礦物中,絕大多數都是以國外學者的姓氏命名的,自1958年黃蘊慧先生在中國發現第一個新礦物-香花石以來,迄今國內已發現的新礦物有約 130 種,絕大部分都是以產地或成分來命名的,如香花石、黃河礦、水碳硼石、鋇鐵鈦石、氟碳鈰鋇礦、湘江鈾礦等。

據不完全統計,迄今以中國學者或華人學者姓氏命名的新礦物已有30種,其中以外籍華人學者姓氏命名的新礦物爲 6種,這體現了中國礦物學研究在國際上影響的進一步擴大。

毛河光礦

01

化學式:MgFe2O4

被命名者:毛河光

毛河光(Ho-Kwang Mao),男,1942年6月14日生於上海,美國國籍,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英國皇家學會外籍院士。現任美國華盛頓-卡內基研究院地球物理實驗室研究員、美國能源部先進光源(APS)的高壓合作團隊HPCAT(The High Pressure Collaborative Access Team)主任。我校雙聘院士,吉林大學高壓科學與技術研究中心主任。中國國家科學誠信委員會諮詢委員會委員。

毛河光礦是中國第一個也是唯一獲國際認證的中國東北岫巖隕石坑中發現的天然高溫高壓鐵鎂氧化物新礦物,它是地球深部下地幔極爲重要組成礦物,爲了解地球內部構造和形成發展史提供了重要信息,具有重大科學意義。

該重要高壓新礦物已於2017年8月10日獲得國際新礦物(IMA)命名與分類委員會的批准並命名爲“Maohokite”, 中文名:毛河光礦。

章氏硼鎂石

02

章氏硼鎂石

被命名者:章鴻釗

化學式爲MgO·2B2O3·9H2O,三斜晶系。

爲新硼酸鹽礦物,產於中國大柴旦湖現代內陸鹽湖沉積層中。白色,比重1.732。晶粒極小,顯微鏡下測定直徑爲0.02-0.04毫米。二軸晶負光性,2V=36°。章氏硼鎂石也是國際上第一個以中國人名字命名的礦物資源。

章鴻釗 (1877.3.11-1951.9.6),字演羣,生於浙江吳興縣(今浙江省湖州市),卒於南京。地質學家、地質教育家、地質科學史專家,中國科學史事業的開拓者。

中國近代地質學奠基人之一。創辦了農商部地質研究所(地質講習班),爲我國培育了第一批地質學家,其中許多人成爲我國早期地質工作的主力。他從近代地質科學角度研究了中國古籍中有關古生物、礦物、岩石和地質礦產等方面的知識,撰寫《三靈解》、《石雅》、《古礦錄》等著作,開我國地質科學史研究之先河,具有廣泛影響。參與籌建中國地質學會,並任首屆會長,爲我國地質界一代宗師。

趙氏碳

03

趙氏碳分子結構

被命名者:趙景德

化學式:C ,顏色:黑色 硬度1-2,比重:3.43 (Calculated),六方晶系

最右爲趙景德

趙景德(1919.11.30-2009.2.3),浙江德清人,美籍華裔地質學家,月球地質學家,著名神學家趙紫宸次子。畢業於西南聯大,曾師從中國著名地質學家王烈,1948年於芝加哥大學取得地質學博士學位。1949年起,一直在美國內政部美國地質勘探局工作,直至1994年退休。衝擊變質作用(impact metamorphism)奠基人之一。阿波羅11-17研究項目的首席研究員(principal investigator)。1965年獲富蘭克林學會維特瑞爾獎章(Wetherill Medal)。1992年美國隕石學會巴林格獎章(Barringer Medal)。

張衡礦

04

張衡礦

被命名者:張衡

化學式:CuZn, 顏色:金黃色-黃色,硬度:5,金屬光澤,其中含80%Cu,10%Zn

張衡(78—139年),字平子。漢族,南陽西鄂(今河南南陽市石橋鎮)人 [1] ,南陽五聖之一,與司馬相如、揚雄、班固並稱漢賦四大家。中國東漢時期偉大的天文學家、數學家、發明家、地理學家、文學家,在東漢歷任郎中、太史令、侍中、河間相等職。晚年因病入朝任尚書,於永和四年(139年)逝世,享年六十二歲。北宋時被追封爲西鄂伯。

孟憲民石

05

孟憲民石

被命名者:孟憲民石

化學式:(Ca,Na)2Sn2(Mg,Fe)3Al8[(BO3)(BeO4)O6]2,斜方晶系。

孟憲民

孟憲民,著名地質學、礦業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江蘇武進人。字應鰲。1900年2月2日生於江蘇武進縣,1921年畢業於清華大學,1924年畢業於美國科羅拉多州立礦業學院,1927年獲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碩士學位。

畢業從事礦牀地質研究,特別對有色金屬、稀有金屬礦牀的礦物組成以及成礦理論有深入研究,擅長有關的礦物微量化學分析鑑定,做出了多方面的貢獻。三、四十年代對雲南箇舊錫礦的開發和東川銅礦的地質研究,頗多建樹。晚年倡導沿一定層位找礦的思維,即近代成礦理論中的層控礦問題,影響所及,取得了一些明顯的效果。1955年當選爲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

陳銅鉛礦

06

陳銅鉛礦

被命名者:陳宗梓

化學式:Pb4Cu(SO4)2(OH)6,顏色:淡藍色, 硬度2.5,比重:5.98,三斜晶系。

彭志忠石

07

彭志忠石二次電子像

被命名者:彭志忠

化學式:

(Mg,Zn,Fe3+,Al)4(Sn,Fe3+)2Al10O22 (OH)2,三方晶系,六方板狀晶體,淺黃褐色,條痕白色,透明,玻璃光澤,硬度≥8,密度4.23g/cm3。與石英、白鎢礦、錫石等共生。是中國學者在湖南安化白鎢礦礦區發現的新礦物。

彭志忠,1932年9月生,湖北省天門市人。1952年清華大學地質系畢業並留校任教,後轉到北京地質學院(中國地質大學)。

1954年就開始爲研究生講課並與其他同志合編出中國第一本《結晶學教程》.1957年,在唐有祺教授指導下,在世界上首次測出了複雜的葡萄石結構,突破了國際上研究晶體結構的權威布瑞格三十年代所建立起來的硅酸鹽晶體結構分類體系.1960年,他領導建立了中國第一個礦物晶體結構實驗室,帶領幾位20多歲的年青教師,日夜苦幹,僅用了三十五天就測定了一個晶胞含有184個原子的複雜晶體結構,比國外同時進行這項研究工作的機構提前五個月發表了研究成果,再次震動了國際結晶礦物學界。

李時珍石

08

被命名者:李時珍

化學式:ZnFe2(SO4)4·14H2O,三斜晶系,板狀或板柱狀晶體,淡玫瑰紫色,條痕白色,玻璃光澤,硬度3.5,密度2.206g/cm3,易溶於水,在空氣中易變成黃褐色。是中國學者在青海錫鐵山鉛鋅礦牀氧化中發現的新礦物。

李時珍

李時珍(1518-1593),字東璧,晚年自號瀕湖山人,湖北蘄春縣蘄州鎮東長街之瓦屑壩(今博士街)人,明代著名醫藥學家。後爲楚王府奉祠正、皇家太醫院判,去世後明朝廷敕封爲“文林郎”。

李時珍自1565年起,先後到武當山、廬山、茅山、牛首山及湖廣、安徽、河南、河北等地收集藥物標本和處方,並拜漁人、樵夫、農民、車伕、藥工、捕蛇者爲師,參考歷代醫藥等方面書籍925種,考古證今、窮究物理”,記錄上千萬字札記,弄清許多疑難問題,歷經27個寒暑,三易其稿,於明萬曆十八年(1590年)完成了192萬字的鉅著《本草綱目》,此外對脈學及奇經八脈也有研究。著述有《奇經八脈考》《瀕湖脈學》等多種。 被後世尊爲 “藥聖”。

黃鈣鋁礬

09

被命名者:黃蘊慧

化學式:Ca0.5Al3(SO4)2(OH)6,硬度3-4, 三方晶系,組成元素Al, Ca, H, O, S。

黃蘊慧,女,江蘇豐縣人。1949年畢業於中央大學地質系。歷任南京中央地質調查所、地質部地質礦產司技術員,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工程師、副主任工程師,礦牀地質研究所研究員。

九三學社社員。1957年在我國發現新礦物香花石,1961年發現新礦物索倫石。1983年獲全國三八紅旗手稱號,共同主編《透明礦物顯微鏡鑑定表》。

袁復禮礦

10

袁復禮礦

被命名者:袁復禮

化學式:Mg(Fe3+,Al)O(BO3),顏色:棕黑色,硬度5-6,比重4.02,金剛光澤-亞金屬光澤,斜方晶系。

袁復禮

袁復禮(1893.12.31-1987.5.22),河北徐水縣人,字希淵。地質學家、地貌第四紀地質學家、地質教育家。出生於河北徐水縣,在北京逝世。

袁復禮是中國地貌學及第四紀地質學的先驅。從事地質教育60多年,培育了幾代地質人才,是中國地質學會的創始會員之一。袁復禮參與並領導了由斯文赫定發起的“中國-瑞典西北科學考察團”,獲瑞典皇家科學院的“北極星獎章”。與安特生一起從事過“仰韶文化”的考古研究;在甘肅武威最早發現中國的早石炭世地層;在西北最早發現大批爬行動物化石。

塗氏磷鈣石

11

1986年4月15日墜落於湖北隨州的隕石碎片,內發現有新礦物塗氏磷鈣石

被命名者:塗光熾

化學式:Ca3(PO4)2,顏色:無色到白色,比重3.452,玻璃光澤,三方晶系,劃痕:白色。

塗光熾院士,生於1920年,卒於2007年,享年87歲。湖北黃陂人,1920年2月14日生於北京;1937年畢業於天津南開中學,1938年參加革命工作,1944年畢業於昆明西南聯合大學地質地理氣象學系;1949年在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獲博士學位,1949—1950年任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助理研究員;1949年8月他在紐約加入中國共產黨;1950—1951年在清華大學任副教授,並首先在中國開設地球化學課程,1951—1954年在蘇聯莫斯科大學進修,1955年任北京地質學院副教授,1956年在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任副研究員、研究員,自1960年起任副所長。同期仍兼任北京地質學院、北京大學、中國科技大學教授。1966年起一直任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研究員、副所長、所長、名譽所長;1980年當選爲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1993年當選爲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

謝氏超晶石

12

謝氏超晶石

被命名者:謝先德

化學式:Fe2+Cr2O4,比重:5.63,斜方晶系。

謝先德,礦物物理學家與高壓礦物學家,1934年10月生,江蘇鎮江人,1952-1953年在南京大學地質系學習,1959年畢業於前蘇聯第聶伯爾彼得羅夫斯克礦業學院,獲地質礦物學碩士學位。歷任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所副所長(1979-84)、所長(1985-88);中國科學院廣州分院院長兼廣東省科學院院長(1988-97),廣東省科協主席(1996-2002),第八、九屆全國人大代表(1993-2003)。現任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廣東省礦物物理與材料研究開發重點實驗室主任、廣東省科協名譽主席。在國際學術界享有盛譽,1990年當選爲國際礦物協會主席,1991年被俄羅斯礦物學會選爲榮譽會員,1992年被羅馬尼亞科學家協會選爲榮譽會員,1994年當選爲俄羅斯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1996年被推舉爲美國科學促進會會員,2001年當選爲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早年從事系統礦物學研究,是2種硼酸鹽和2種硫酸鹽新礦物的主要發現者之一。

玲根石

13

被命名者:劉玲根

化學式:(Na,Ca)AlSi3O8,立方晶系。

劉玲根,1974年-1993年曾在澳洲國立大學任職,後進入臺灣中研院地球科學研究所擔任研究員,現在爲臺灣中研院地球科學研究所退休人員,發表SCI文章多達155篇。其中,最著名的是發表將鈉長石用高溫高壓合成新礦物,經國際學界驗證其在隕石中存在。國際礦物協會審覈通過後,將新礦物命名爲“玲根石”,劉玲根成爲臺灣地區礦物學界獲此殊榮的第一人。

陳國達礦

14

陳國達礦

被命名者:陳國達礦

化學式:Ag9Fe3+Te2S4,顏色:暗灰色,金屬光澤,硬度2-3,比重6.85,斜方晶系。

陳國達

陳國達(1912.1.22-2004.4.8),廣東省新會縣人,世界著名的地質學家,活化構造學說和遞進成礦理論的創立者。國際地質界稱他爲“地窪學說之父”。

1934年畢業於中山大學地質系,1946升任中山大學教授,1980年當選爲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1998年起爲中國科學院資深院士。

陳國達最突出的貢獻是於1956年發現大陸地殼的新構造單元──地窪區,並在此基礎上創建了殼體大地構造學,發展成爲地窪(活化)構造理論體系,在國內外廣泛運用於找礦,取得顯著成效。地窪學說的誕生被列入世界科學技術史年表。

丁道衡礦

15

丁道衡礦

被命名者:丁道衡

化學式:(Ce,La)4Fe2+(Ti,Fe2+,Mg,Fe3+)2Ti2Si4O22,顏色:黑色,比重:4.83,無解理,亞金屬光澤,硬度6,劃痕:棕色。

丁道衡,字仲良。出生書香門第,生活在一個世代以讀書進取爲榮的環境裏,從私塾課讀經書,從小受到嚴格的教育和薰陶,天資聰慧,勤奮讀書,少年得志。17歲入貴州省立模範中學, 1919年中學畢業後,矢志深造,於1919年考入北京大學甲部預科,後經嚴格甄別,升入正科,名列前茅,獲得貴州省公費津貼。在北平求學六年,他半工半讀,兢兢業業,1926年畢業於北大地質系,以優異成績中選爲母校助教,專門研究地史和古生物學,曾擔任重慶大學地質學主任。

張培善石

17

張培善石

被命名者:張培善石

化學式:BaFCl,無色,透明, 硬度2.5 ,劃痕:白色,玻璃光澤。比重3.89。

右二爲張培善

張培善,著名地質礦物學家,1925年出生于山東省藤縣,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現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礦物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曾師從何作霖先生,一生從事地質學、礦物學研究,曾任國務院稀土專家組成員,國際光物學會(IMA)礦物分類委員會(CCM)第13-16屆中國委員。

在白雲鄂博稀土資源廣爲國內外科研工作者關注之際,英國岩石學家將白雲鄂博礦區――火成碳酸岩巖牆命名爲“張氏巖牆”(“張氏”指張培善,筆者注);日本礦物學家在白雲鄂博發現的新礦物命名爲“張培善礦”,以表彰他對白雲鄂博礦物學研究的貢獻。

楊主明雲母

18

楊主明雲母

被命名者:楊主明

化學式:KMg2.5(Si4O10)F2,顏色:無色,珍珠光澤,硬度3,比重2.807,單斜晶系。

楊主明,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博物館館長。1990年在中國地質大學獲礦物學博士學位,同年到研究所做博士後研究,後留所從事礦物學研究工作。先後在奧地利維也納大學和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做合作研究。在國外學術刊物上發表第一作者論文20多篇;發現三種新礦物以及多種結構變種。如今仍在從事科研工作。

何作霖礦

19

何作霖礦

被命名者:何作霖

化學式:

(Sr,REE)4Zr(Ti,Fe3+)4(Si2O7)2O8,顏色:黑色,劃痕:深棕色,硬度5.5-6,單斜晶系,樹脂光澤。

何作霖(1900-1967),礦物學家、岩石學家、地質教育學家。是我國近代礦物學和岩石學奠基人之一。他發現並研究了白雲鄂博鐵礦中的稀土礦物,爲開發我國稀土資源作出了重大貢獻。他長期致力於光性礦物學的研究和教學,他的《光性礦物學》是重要的教材。他還是我國巖組學的開拓者。在世界上最早開展X射線巖組學研究,併發明瞭X射線巖組學照相機。代表作《赤平極射投影在地質學中的應用》享譽國內外。

欒鋰雲母

20

欒鋰雲母

被命名者:欒世偉

發現於豫西盧氏縣官坡鎮稀有金屬花崗偉晶岩密集區309號脈。其主要共/伴生礦物有石英、“欒鋰雲母的富氟類似物”、羥磷鋰鋁石、銫沸石、鉭鉍礦及貧Na、Ca但富Li、OH或F電氣石等。

欒世偉(1928-2012),中共黨員,原成都地質學院黨委書記(中央批准享受副省長級醫療待遇)。1943年8月參加革命工作,1946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先後在延安大學、大連工學院、蘇聯斯維爾德洛夫斯克礦業學院學習和在綏德師範紡織廠、陝甘寧邊區關中分區、隴東分區遊擊小分隊、延安大學工作。歷任成都地質學院稀有金屬礦產地質系主任、人事處處長,院黨委副書記、書記等職務。1994年10月離職休養。2012年9月13日, 欒世偉同志因病醫治無效在四川成都逝世,享年85歲。

楊和雄石

21

楊和雄石

被命名者:楊和雄

化學式:PbMnSi3O8•H2O,顏色:無色到淺棕色,硬度5,比重4.14,玻璃光澤。

楊和雄,亞利桑那大學教授,長期從事礦物學研究工作,是國際礦物學領域一顆熠熠生輝的明星。楊和雄曾在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火星生命項目實驗室工作,現在礦物專業位居全球首位的美國亞利桑那大學礦物晶體實驗室擔任技術負責人。楊和雄參與的RRUFF(“拉曼光譜礦物化學數據庫”)項目,被視作世界最頂尖的礦物數據庫。由於在礦物研究方面的卓越才華得到全球的認可,國際上很多的公司、科研院所、收藏家與商家,紛紛將有待確定的礦物樣品寄送給楊和雄,由他研究認可。迄今爲止,由楊和雄發現和命名的新礦物就有十幾種。

青松礦

22

被命名者:方青松

化學式BN,硬度9-10,比重:3.46。

方青松(1939-2010),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方青松研究員。2013 年 8 月出版的國際《礦物學雜誌》(Mineralogical Magazine, 第 77 卷)公佈了國際礦物學會 2013 年批准的新礦物。中國地質科學院大陸構造與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地幔研究中心與國外研究人員合作發現的氮化硼(BN)礦物被命名爲青松礦(Qingsongite)(批准號: IMA No. 2013-30),以紀念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方青松研究員在羅布莎鉻鐵礦石中找到第一粒金剛石所做出的傑出貢獻。

李璞硅錳礦

23

李璞硅錳礦

被命名者:李璞

化學式:KNa8Mn3+5Mg0.5[Si12O30(OH)4](PO4)O2(OH)2·4H2O ,斜方晶系

李璞,男,漢族,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研究員,我國著名岩石學家與同位素地質學家。1950年毅然投身到新中國的科學事業。同年隨解放軍進西藏,擔任中央文委西藏工作隊隊長,收集康藏高原第一批珍貴的地質資料,爲解決康藏高原地質發展歷史和找礦勘探奠定了基礎。1956年擔任祁連山地質綜合考察業務領導,對祁連山地區古火山活動,基性、超基性和區域地質發展作了大量調查工作,填補了這一空白地區地質圖。爲解決我國急需鉻、鎳資源,對基性、超基性岩的研究取得重要成果,獲當年度中國科學院三等獎,出席全國先進工作者大會、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8年,擔任金剛石研究課題的組織領導任務,深入湖南等地調查,作出了成績。同年,領導創建我國第一個同位素地質研究室。該研究室在1962年提出了我國第一批同位素地質年齡數據,填補了我國這門學科的空白。1961-1962年,承擔剛剛開展的鈾礦地質業務領導工作,兩年中,足跡踏遍大江南北的礦牀地,爲中國新興的鈾礦事業做出了貢獻。他積極參加我國第一個全國科學長遠規劃工作。作爲中國地質學會副祕書長,積極組織全國地質科學學術活動、技術交流,多次出國考察,參加國際學術會議,熱情宣傳新中國科學成就,促進國際交流。在回國近20年中,歷任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地球化學研究所研究員、研究室主任、所黨委委員、所學術委員會祕書、全國登山協會顧問、地質學報編委、中國地質學會副祕書長等職。1968年4月26日,在林彪、“四人幫”極左路線的摧殘迫害下,含冤逝世,終年57歲。1978年10月26日,中國科學院、中共貴州省委批准,在貴陽舉行追悼大會,爲李璞徹底平反昭雪,恢復名譽。

王氏鐵鈦礦

24

被命名者:王氏鐵鈦礦

王道德(1932-),四川資中人,研究員。1955年畢業於重慶大學地質系。1956年赴蘇聯科學院金屬礦牀地質、岩石學及地球化學研究所學習。1960年獲副博士學位,當年回國。1981-1982年及1986年兩度赴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地球物理和行星物理研究所合作研究中國隕石。主要從事隕石學、天體化學及礦牀學研究。首次系統地研究了“川西地區鋰輝偉晶岩成因及其找礦方向”,負責籌建我國第一個成礦模擬實驗室。首次在我國開展月岩綜合研究,率先開展實驗宇宙化學研究。獲中科院科技進步一等獎及國家自然科學三等獎各一項。主編《中國隕石導論》專著,參與編寫專著三本,譯著一本,在國內外發表論文百餘篇。

張氏磷鎂石

25

被命名者:張惠芬

化學式:Na3Mn4Mg2Al(PO4)6 ,單斜晶系。

張惠芬,女,1934年1月生,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1990年起任)。主要從事礦物物理和礦物材料研究。參加完成的“人工生長壓電——光學水晶”項目於1964年獲國家新技術一等獎。

羅氏鐵礦

26

被命名者:羅穀風

化學式:e-Fe2O3

Fe2O3的一種新型同質多形體,發現於愛達荷州靠近雷克斯堡火山岩系的更新世玄武質火山渣中,是含鐵玄武質玻璃在高溫下的氧化產物,與磁褐鐵礦和赤鐵礦相伴生。自形或半自形納米級礦物,晶體大小在20nm-120nm之間。

羅穀風,男,南京大學地質系退休教授。

陳鳴礦

27

化學式:FeCr2O4

被命名者:陳鳴

陳鳴,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研究員,1957年生,博士;1981年畢業於成都地質學院,1987年獲成都地質學院碩士學位,1992年獲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博士學位,1993-2000年在德國馬普核物理研究所和馬普化學研究所進行了多年的合作研究,1998年獲國家傑出青年基金,2002年入選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現任廣州地化所極端環境地質和地球化學研究室主任,廣東省礦物物理與礦物材料重點實驗室副主任,中國地質學會礦物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2002年獲廣東省科學技術一等獎;2003年獲全國留學回國人員先進個人稱號和留學回國人員成就獎;2004年獲廣東省五一勞動獎章;2008年獲十大地質科學技術成果獎;2009年入選中國科學院基礎前沿研究重要進展;2009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重要成果;2010年被國際撞擊坑界收入國際版圖;2011年被國際隕石學會收入隕石坑版圖,2016年獲廣東省自然科學一等獎。

陳鳴博士從事宇宙礦物學、高壓礦物學、隕石和隕石坑衝擊變質等領域的研究工作,提出通過岩石和礦物天然衝擊變質效應研究地球深部物質組成和結構的學術思想。發現了多種超高壓新礦物和超高壓礦物組合,在小行星和隕石撞擊事件溫度壓力歷史和動力學領域提出了新見解;發現了中國首個隕石坑—岫巖隕石坑,填補中國在有隕石坑研究方面的空白。在國內外學術刊物發表SCI論文60餘篇,其中《Science》5篇,《PNAS》2篇,《Meteoritics and Planetary Science》、《EPSL》和《GCA》多篇,文章被引用600餘次。

吳延之礦

28

化學式:Cu2S

被命名者:吳延之

吳延之教授長期從事礦牀學,成礦理論及找礦預測研究,在“層控礦牀的成礦理論及找礦預測研究”方面造詣深厚。他每年都要深入到野外地質實地調研,即便是75歲的高齡時,還遠赴新疆阿勒泰等地進行野外考查,堪稱礦牀界的“活地圖、活字典”。多次主持出席國際國內學術會議、多次主持和參加國家、省部級重點科技攻關項目研究,是國內外知名的礦牀學家。1980-2000年,主持參加了四次國家重大重點科技攻關項目,其中擔任課題負責人4次,項目總顧問1次;1981-1985(六五)“南嶺鎢錫鉛鋅成礦規律及成礦規律研究 ”項目“湖南錫鉛鋅成礦規律”課題負責人,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986-1990(七五)贛東北大型超大型礦牀找礦研究課題負責人,成果獲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1991-1995(八五) “大型重點成礦區帶成礦規律及找礦預測研究”項目“滇中成礦區帶成礦規律及成礦預測”課題負責人,成果獲有色總公司科技進步二等獎;1996-2000(九五) “隱伏礦牀找礦預測研究” 項目技術總顧問, “滇中砂岩銅礦成礦規律和成礦預測研究” 課題負責人,成果獲有色總公司科技進步二等獎。

來源:礦材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