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尤其是看到日本人打赢了俄国人,虽然刚被日本人强迫签了《马关条约》没几年,但当时同样作为黄种人,中国人还是觉得自己与有荣焉的,纷纷学习日本,立宪派要求跟着日本学君主立宪,守旧派也看到了君主立宪后皇帝权力并未受到太大制约,而军界则是除了变脸新军外,就是在各地纷纷建立讲武堂一类学堂。

奉系同样如此,不过,跟当时全国的大多数讲武堂不太一样,由于奉系是靠日本人支持才发展起来的,在奉系讲武堂任教的,都是后来日本陆军的关键人物,不过,奉系内部的军阀作风,注定这些讲武堂毕业生一毕业就会遭排挤。而其他讲武堂那些混子,大多数甚至连日本士官学校都没进过,日语都说不好,顶多上过忽悠中国人的所谓振武学校。

说多了,言归正传,张学良虽然也是奉系讲武堂出身,而且19岁一毕业就被大帅委任为上校旅长,其后一路火速升官,并跟随奉军一路征战,但讲真,少帅几乎没什么能拿出手的战绩,唯一的亮点,是直奉大战奉军战败,少帅指挥打了一场漂亮的殿后战,保证了奉军在战败后还能全师而退回到关外,但这场战斗,实际上却是郭松龄指挥的。

918发生时,奉军高层指挥失当,一路败退入关,将大帅积攒的诸多本钱连同东三省一起留给了日本人,这与其说是军事上的失败,不如说是政治上的愚蠢,受到当时全国上下一致反对;其后到西安事变前,东北军在陕西奉命剿共,更是接连失败,还趁机被中央取消多支部队编制,那时候的东北军,要地盘没地盘,要经济没经济,如果没有中央提供薪饷,不出三个月就会溃散,这也是西安事变的主要原因之一,摆脱对中央的依赖。

张学良聪明,但还远远说不上天纵英才,在奉军这支军阀部队里,众星捧月,飘飘然是必然的,实际指挥能力只能说偏下,这一点跟奉军倒是差不多,装备好,偏偏战斗力弱。虽然张学良本人受过国外高等教育,思想也比较开明,但从本质上来说,其本人还是一个旧式军阀,远远说不上是新派军人,之所以能有那么高的地位,纯粹是投胎投的好,东北军也配合,“吃老张家饭,给老张家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