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纂《公众史学读本》的直接原因是公众史学教学的需要。近几年,公众史学在中国日益受人关注,不少高校拟在本科生或研究生中开展公众史学教材,而目前尚没有这样的教材。公众史学教学刚起步,需要提供相关的读本,供学生深度阅读之用。近几年,笔者既关注公众史学的学科建设,又重视专业建设,近年的教学项目都是围绕公众史学展开的。2013年的公众史学会议上,有学者提出了编纂公众史学读本计划,主要汇集欧美学人的相关论文,偏重深度阅读,供研究生阅读之用。笔者觉得此倡议不错,于是亲自动手编纂了一部《公众史学读本》,偏重中国学人的论文,用于研究生教学。笔者的想法,不同学人对公众史学有不同的理解,所以公众史学读本编纂活动也应是多元的。2014年,公众史学列入宁大研究生重点课程建设项目,其文本成果就是《公众史学读本》初稿。2015年,公众史学列入校核心通识课程建设行列,探讨公众史学在非专业公选课的教学模式,就成为我的关注点。不久又列入宁大慕课建设计划、宁波市慕课建设计划,探索现代网络教学模式。2015年8月,慕课视频正式在宁波市高校慕课联盟上线。这年下半年,又在“优课联盟”(现名“优课在线”)上线。2016年初,又在宁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上线。2017年初,又列入浙江高校在线精品课程平台建设计划。慕课的出现,使传统的教室教学成为线下教学,而慕课成为线上教学。传统线下教学与现代线上教学,各有利弊短长。如何结合两者的优势,就成为现代教学探索的问题。2016年初,参与了宁大第二批线上线下混合式课堂教学改革。2017年上半年始,在“史学概论”课中也引进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理论,要求选修“公众史学”课程。

通过近三年的教学实践,对研究生、本科生的公众史学教学有了全新的感觉。到2016年8月,决定重新编一部《公众史学读本》。因为三年过后,自己的教学思想有了全新的变化,框架设计也有了新的想法,可以选择的好文章也更多了。2016年9月后,关注《公众史学读本》的出版经费筹划事宜。适宁波大学进行教学行政管理改革,教学课题评审权下放学院,由学院自行组织。听说此事后,笔者及时申报了教材建设项目。201612月中旬,通过学院组织的专家评比,成为宁波大学教材建设项目,从而得以最终实现出版读本的心愿。列入以后,学院领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能在更好的出版社出版,争取有机会评奖。如此,也就给原来的读本编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适2017年1月学校教务处邀请专家来讲学,大力推荐超星学习通APP的使用。感觉学习通用于教学,真的神奇而方便。3月初,经过技术员当面的点拨,终于学会了学习通的使用技巧。除了课程应用有16项功能(学生只有9项)外,还有“资源”,有最新的书目,有当期杂志,有当日的报纸,数量相当大,相当拥有了超星与中国知网。直接可以在手机上阅读文章与图书,这极大地解决了课外阅读推荐问题,这是传统线下教学时代无法想像的。学习通太适合文科教学了,可以大大提升教学的效率。为此,笔者花了一堂多课时间,指导修课学生们学会学习通的使用。学习通的引入,给我们提出了移动数据时代的学习模式更新问题。我决意进一步更新教学观念,更新教材体例,突破单一读本的局限,决定将教材与读本的各自优势结合起来,希望有教材之系统性,又有读本之材料性。甚至,也想将线上讲义与线下教案、课前文选与课后实务结合起来。

2017年10月,作为评委参与了宁波大学第一批混合式课程验收工作,有机会了听了6位老师的汇报,其中传媒系的汤志耘副教授的汇报给我的冲击最大。现行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际上就是线上线下的简单相加。她的新思维是,线上线下应是一种内在关联的有机结合,她的口号是“让混合式教学课程有料、有趣、有粘性”。在场的教务处李处长,称之为2.0版的混合式教学,我们完全同意。在此启迪下,我又费了几日重新思考公众史学混合式教学的改革方向,思考本教材的重新构思问题。我的想法是,线上线上混合应有二种理解:一是课前与课中的结合,课前观看线上视频,为线下讨论教学服务。视频可以是线上慕课,也是可以相关的视频。7个多小时的慕课视频,建议分几次集中看完。二是课中线上视频与线下讨论结合,即先播放一小段视频,然后展开讨论。观看视频的时候,要求学生做札记,就关注点形成自己的看法。让不同学生充分说,然后老师加以重点补充。这样的套路,可以理解为“看视频学历史”。除了视频,也可以有其他项目操练活动。课后实务项目,应前移到课中,要求学生带电脑到教室,在课中当场建立文档与框架,迈出艰难的第一步,形成初步的想法。这样的“先实践后谈认识”,是符合由具体而抽象的知识接受、观念更新原则的。此外,要让每周课程前后有内在关联性、粘链性,如同电视连续剧一样,有连续看下来的吸引力。也就是说,本周课程结束前,要提出一系列下周拟讲授的问题供学生思考。总之,笔者的目标是编纂一部线上线下混合的研讨性的全新形态教材读本,既可供本科生使用,也可供研究生使用。

经过反复考虑,读本体系仍用慕课的体系,确定为16讲。这16讲设置的逻辑安排是:第一讲是导论。第二至十讲是当代公众历史记录,先谈历程与历史,强调当代公众历程必须转化成文本历史。接着分三大方面来思考,一是书写对象的扩大,由大人物而小人物,涉及小人物的三种建构单元个人史、家族史、社区史。二是参与人群的扩大,由小众而大众,由代理而自理。三是参与方式的扩大,由传统文献到口述史、影像志、纪录片。第十一、第十二讲是公众文化遗产,涉及公众历史档案与文化遗产保护。第十三至十六讲是通俗史学,涉及通俗读物、历史影视剧、专家通俗讲史、公众通俗写史三大方面的生产与消费。

每一讲的体例由线上讲义、线下教案、课前文选、课后实务四大部分组成。

线上讲义,供课前系统知识预习之用,主要据已经在优课在线、浙江高等学校在线精品课程平台、宁波市高校慕课联盟平台上运行的《中国公众史学通论》慕课字幕而来,希望让学生对各个部分有一个简明扼要的系统了解。

线下教案,供线下教与学参考之用,重在话题的提炼、问题的积累、案例的收集、图书的推荐、视频的引导。课程教学改革,核心是要解决线下教案活动的有趣引入有效问题。课程教学要好玩,这是多数学生的追求,自然也是教师的一大希望。理想的课堂教学,应是一种师生心灵互动的交流活动。由于是实时的交流,经常会有思想火花迸发,这样的教学活动必须要有记录。收集到学生的真问题,这是一个核心考虑。要研究学生的思想与知识、兴趣状况,这是做好教学的第一任务。要创设问题训练的环境。“依文本说故事提问题”,这是台湾清华大学历史学张元教授探索出来的通识历史教学模式,值得学习。依文本说故事提问题”,可分成三个环节,一是提供文本,二是说故事,三是提问题。在前面系统阅读与深度阅读基础上,提炼出相关的迷惑问题,用于课堂讨论之用。从现实的案例或故事入手,引出基本理念。通过不同主题,选择不同的材料,寻找不同的启迪。问题与案例相结合,教学才会成功。这一部分是最能体现课堂智慧的地方,这是师生共同对话的过程,少见这样的教学过程记录。其他老师上课怕手机,我上课不怕手机,恰恰相反,我要求大家充分发挥您智能手机的全部记录功能。

课前文选,供课前深度阅读之用,是相关论文的汇编,经典阅读的引导。这是一部专题性研讨读本,是可以引导学生探索的材料,且是不同专题的材料。按专题分成不同的部分,不同部分提供不同的阅读材料。从近十年的论文、网络文章中选择材料。之所以选择近十年,是因为公众史学是近几年兴起的,相关文章集中于这个时间段。由于近年对公众史学的大力推广,这些选文似乎都是很容易找到。有人希望收录一些难以网上下载到的文章,或者约一些、翻译一些新稿子,这样可以确立它成为后人研究不可不读的必备文献。这个设想很好,应该有这样的公众史学读本,但不是本书的目标所在。本书是教材,课前文选重在启蒙,面向初学者。说白了,它就是给那些不会找论文的新手或不喜欢电子文本的人提供阅读方便的,让他们一册在手,不用再上网自己去寻找。选材原则有三:一是学术新意与通俗易懂,讨论话题面要宽一些。时间上,以近十年为主。二是专业作者不分内外,涉及编者本人在内的公众史学同行作品。笔者目前为全面思考公众史学学科建设的人,写的论文最多,故收录也多,别人仅是就某一个部分有所思考而已。通过这个选本,也可以让学生知道圈中有哪些人物在做相关研究。为了尊重作者的知识产权,目录中分别标举作者名。三是节选为主,不是纯粹的论课前文选编,而以适用为原则,加以精心剪辑。本读本以中国学人作品为主,主题以论述中国公众史学为主,兼及海外论述公众史学的文章。由于数量较多,分为内外两篇,内篇分16讲配置课前文选,每讲保证二篇以上。外编则是欧美公众史学研究介绍。论文的原标题学术范还太浓,有的概念不好懂。考虑是给初学者阅读的,所以部分标题作了修订,也使之有更强的连贯性。注释格式作了统一调整。

课后实务,用于学生的课后实务操练,重在提升学生的历史写作表达能力。这涉及了课程考试的改革。通过多年的探索,笔者也探索出了此课程的考试新模式,基本精神有七:一则通过项目实践,实现观念更新、能力提升的基本培养目标。发挥考核的杠杆调整作用,将之当作做事的外在动力,从监督与回报体制上保证教学的有效进行。二则加强动手能力训练。取消传统的卷面考试,代以书面实践项目。这不是作业,而是项目,因为有探索性与实战性。检查学生水平的方式,不再是看其卷面答题能力,而是观察其实践能力。这可以训练学生的认真负责的做事精神,破除传统作业的应付坏习惯。书中得来总觉浅,观念的更新也要实践来支撑,所以课后要加强实务项目的操练,通过动手操练,提升自己的历史写作能力。课后实务操作技术尽量细化,用实践、用技术来解决观念问题,是我全新教育思想所在。三则平时成绩累计制,每个学期学生做自传、家谱、教学报告三大项目。由期末的一次压力转化成平时的多次压力,这可以改变大学平时没人管、考试时压力过大的弊端,大大提升平时学习的效率,降低集中考试的心理压力。四则考核的多样化,通过项目提升动手能力。通过自传、口述史、家谱,训练其小历史书写的意识与能力。通过教学总结,实现教学效果反馈信息搜集方式的更新。五则加强团队合作。做项目时,不完全是独立进行,而是在老师的培训下、以群体合作模式完成的。一则推动讲故事活动,分成小组,单独组织活动。讲时录音,以备检查,也备存档。二则合作做口述史项目,选择公共选题展开合作。三则做家谱时与家族成员合作。通过合作,可以发挥自己管理组织能力。三大合作可以促进团队合作精神,破除单枪匹马奋斗意识,加强同学间的交流与沟通。六则以说话、写作为导向的学习与考试。传统的教育是一种以考试教育为导向的学习,新模式提倡以写作为导向的学习。说与写,是两大训练目标。以说话、写作为导向的学习,可以获得不少基本素养与能力的训练。重在历史写作训练。文学写作可以虚构,而历史写作属非虚构写作,是实构,必须有精确的时间与地点,有故事情节,有事件本末过程。语言多用叙述,少用抒情与描写。通过这样的项目操练,既可提升自己的历史写作能力,也可完成小历史的书写目标,让自己、家族人员进入文本化的“历史”行列之中。七要确立项目操作的基本原则:明确攻关清单,倒扣式、达标式、积累式的项目操作法。现代社会普遍实行项目制度,项目制是一种透明的、可预期、可准备的做事法,重在观察符合标准、态度认真,通过水平见高低。目标清楚,计划性强,平时做事更有方向感,效率更高。否则,糊涂地过日子,到时缺乏相关的准备。第三周时,建立明确的三大做事项目目标,回家时可作准备。在手机或电脑上建立三大文档,拷进相关要求,仔细研究相关要求,阅读相关样本,琢磨透其精神。此后,围绕目标分别准备,由易而难,日积月累,逐步添加,逐步完善,精益求精。准备一个学期,即可轻松、高质量地完成。也就是说,一次讲清,同时操作,分次提交。譬如教学报告,每周听课以后,有什么想法及时记录下来,如此期末时稍加整理即可成稿。否则平时没有积累,临时写作是写不好的,必定痛苦。老师要的是学生真实的想法,真实的想法是听课时产生的,当时如不及时记录,事后就不存在。

这样的综合体例设置表达了笔者的基本教学思想。教学改革,除了改革老师“教”方式之外,更重要的改革学生“学”的方式。只有两者配合,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状态。学生的学习态度,可以归纳“不知不觉”、“后知后觉”、“先知先觉”三大境界。所谓先知先觉,就是课前预习,做足功课,有准备地来学。所谓后知后觉,指课后知道自己的不足,马上补救。所谓不知不觉,就是什么都不做,课前不做,课后也不做。线上讲义适应课前尝试系统而浅度的了解,课前文选适合课前的深度阅读。学习方式的更新,重引导学生由“不知不觉”到“后知后觉”、由“后知后觉”再到“先知先觉”。如果养成提前做足功课、延伸阅读的好习惯,会让自己处于十分有利的位置,掌握主动权。课上重在更新观念,课后重在提升能力。课堂的设置,问题的归类,讨论的进行,就是为了更新观念,不断在原来陈旧的观念上,嫁接新知识,更新观念,从而适应新的课程提供的思想。在非专业的本科生中开设系统的公众史学课程,在全国高校中都是首创。笔者作为公众史学专业课程的建设者,经历了几番教改,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希望固化课程改革的成果,供别人参考之用。

本教材建设的意义,主要有三大方面:(1)由教材而读本的转型。在探究式教学课改理念下,到底是编传统式教材抑编新型的研讨性读本,这是值得思考的。传统教材编纂的弊端有二:一则过于系统,声音单一。中国人最喜欢编纂教材,提供一种完整的知识让人系统地记住,这显然是知识规训教育的产物。二则参考书目空置。有的教材里开出了参考书目,惜一学期内选课多多的中国本科生没有时间也没有能力直接读那么多参考书目。如何在教材与读本、参考书目与阅读材料之间取得平衡,这是值得研究的。据说,国外的大学教学多不编教材,只发阅读材料,这样的教学理念正是研讨性教学。由此可知,编教材或编读本,代表了不同的教学理念。从探究式课程教学来说,应编纂研讨性读本。(2)由课外阅读式读本到研讨性读本。说到读本,大家马上会想到,中国也有类似的读本。此读本,非彼读本。现行的读本多是以教材之外的辅导读物形式出现,这样的读本仍没有太多人来读,从而无法实现扩大阅读的目标。即便是辅导读物性质的读本本身也存在不少问题,一是经典作品意识过浓,只选经典作家、领袖论说、著名学者的作品。二是体例的排列与内容的选择缺乏分类。缺乏主题或话题性,是现存读本最大的不足。新形态的研讨型读本,汲取了两者之长,克服了两者之短。读本可以提供直接的论文资料,了解最新的动态。它想展示多元声音,提供不同材料,让学生自己来思考,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整合材料,自己得出结论。(3)由知识消费性读本而知识生产型读本。传统的教材或读本多本知识消费,而非知识生产。公众史学非常强调动手能力的训练。如此,应该编纂知识生产型的读本。教材建设理念的突破,适应了探究式教学的新常态。

20174月,传来2017年浙江省普通高校新形态教材建设项目申报。所谓新形态教材,指“通过移动互联网技术,以嵌入二维码的纸质教材为载体,嵌入视频、音频、作业、试卷、拓展资源、主题讨论等数字资源,将教材、课堂、教学资源三者融合,实现线上线下结合的教材出版新模式”。我多年来的教学改革正是朝这一方向努力的,于是马上申报了这一建设项目。7月初,有幸入列浙江省普通高校十三五第一批新形态教材项目,感谢专家们的厚爱。知道教材入选以后,我又对教材作了较大的修订。最大的是每讲下四部分名称的改变,原来用二字,称为概要、课堂、文选、实务,现在改为四字。又对口语化的字幕作了规范性修订。呈现在您面前的这部读本的最终形态,也离不开浙江大学出版社编辑们的辛苦劳动。

这样的读本是讨论课意义上的读本,是前人没有编纂过,因而是值得编纂与出版的。英国有类似的《公众史学读本》,值得翻译过来。王希教授也曾有意编选《公众史学读本》,惜遇诸多文章作者、原刊杂志社授权过于复杂而未果。在此,真的要感谢各位专家及其杂志社们的全力支持,从而让更多的青年学子得有机会阅读分享。这部读本的出版,希望能开一个先例,多少实现一部分学人的心愿,满足新手们的学习需要,推动公众史学在中国的发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