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高宁:中国企业应对中美贸易冲突,只有一条路宁高宁:中国企业应对中美贸易冲突,只有一条路

6月21-22日,“信任链-价值链”2018创变者年会暨第六届正和岛岛邻大会在北京盛大开启。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数十个商业热点话题,150位实力演讲嘉宾参与。

在22日的闭幕论坛,中化集团董事长宁高宁作主题演讲,就如何评价中国企业家,如何应对中美贸易冲突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宁高宁认为,中国的任何一个进步都是被逼出来的,面对今天这样一个大环境,如果企业自己没有技术原创性的创造,未来就没有任何可以竞争的活路和余地。

以下是演讲精编(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核)——

企业家啥都不做,就算有格局也没用

对企业家、对中国企业家作出评价其实是很难的,到底应该怎么评价他们?

首先你自身得有这样一个认知,你得知道企业家是社会里最中坚的、最有贡献的、最能推动社会进步的一个群体。有了这个认知之后,我们才能去作评价;如果没有这个认知,很可能就会出现损伤甚至诋毁,这种情况下就很难做出公正的评价。

就中国来说,真正为企业家提供空间的组织不多,正和岛就是这样一个有爱心的组织,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大环境,让大家去交流与学习。

本来,这个社会并不需要这样一个组织,因为企业本身就有自身交流的方式,但中国需要,为什么中国需要?因为在中国,企业家是一个长期被误解的群体。中国企业家这个群体诞生的历史比较短,它的作用、地位以及生活状态都容易被社会和外界误解。

中国做得还不错的企业,几乎都被攻击过。你们不赚钱肯定不行,这不用说,但是赚了钱了也不对:人们批评你们积累了财富、生活奢侈了;你们要有道德责任、社会责任,你们做的慈善还不够;而最近,又有很多人攻击中国的企业没有格局……这种现象在国外是很少见的。

我对这个现象很有感触。中国企业本身所发挥的作用和产生的创造价值被忽视了,在人们的评价里,企业属性被忽视了,反而添加了太多其它元素,你要做道德楷模,你要承担社会责任,你要服务于其他群体。

15年前,夏华(依文集团董事长、正和岛副董事长)就开始带领团队穿梭于大山和都市之间,挨家挨户地寻找绣娘,努力将濒临失传的手工艺保护起来。

这是一名真正的企业家该做的事,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将分散的社会资源组织起来,让大山里绣娘的手艺得到市场的认可。这不单单是钱和手艺的问题,背后折射的是真正的文化传承,是有创造、有内涵的一件事。

但从历史上来看,不论是商人也好,做买卖的也好,还是现在被称为企业家也好,都算不上一个多么正面的形象,基本上都在不断地被人批评。他们虽然积累了财富,但是在德道的制高点上,是不太被承认的。

这是一个很矛盾的现象。中国人其实是一个对财富积累和传承非常在意的民族,中国的民营企业中家族企业也是非常多的,但人们对企业的地位、作用,承担的社会职能并没有充分理解。

这个世界本就不是一个纯粹的资本的社会,会有很多文化的、政治的因素在里面,每个人都可能从各自的角度给你们一些所谓的批评。所以我要提醒创业者、中小型企业,尤其是那些正在艰苦努力中的企业,对这些批评,真的不要太在意。

你自己要坚信,企业家最后一定是对的。现在也许有人批评你格局小,但你要用你的小格局把事情做好,最后就能变成大格局。如果你什么都不做,就什么格局都没有了,就算有了格局也没用。

宁高宁:中国企业应对中美贸易冲突,只有一条路

应对中美贸易冲突,企业只有一条路

500亿+2000亿+2000亿,从关税、到知识产权保护、到中国制造2025……美国变本加厉、步步急逼,这也是中国在经贸问题上面临的史无前例的挑战。很多企业忧心起来,我们不是商务部,我们不是财政部,我们也不参加谈判,作为企业家,我们该怎么办?

所有的贸易争端,它最终真正的解决,还是要落实到经济活动中去,最终靠的还是企业。政府只不过是把规则变了,把企业竞争的战场环境变了。如果今天真的被征税25%,企业也没有别的办法,只能靠企业自身的管理、经营方式和创新方面的努力,去对付这25%的税。

我是相信中国企业的,如果真被征收25%的税,中国人也一定会找到办法把成本降下来,再过几年还会强起来。因为中国有企业家精神,中国的企业家精神和外国人是不一样的,中国的企业家精神根植于中国文化,中国人对财富、对生活、对家庭的重视是与生俱来的,这是一个民族基因里带来的东西。

实际上,中国企业面临的竞争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不管今天有没有贸易关系的改变,中国企业家都要去面对这个事情。如果企业自身不能进步,就算关税降了也没用。中国的企业得益于WTO,但并不是说没有WTO就起不来,中国企业也一定会找到它自己的办法,去解决它面对的市场经济问题。

所以从某种层面上讲,国家是企业的国家,城市是企业的城市,如果企业不强,国家也不会强大。要想国家变得强大,企业就必须变得更强大,企业是真正创造的主体。

宁高宁:中国企业应对中美贸易冲突,只有一条路

技术原创性突破,迫在眉睫

既然企业的创造性,企业家的创造性如此重要,为什么企业家还不能受到足够的认可与尊重?郑永年教授的一句话也许可以说明问题:我们真正原创性的,尤其是真正技术原创性的东西太少。

体制创新也好、商业模式创新也好、应用创新也好,这些我们都可以做。但是真正的探索物质世界的技术创新有没有?那些立足长远的、在短期内不计较收益的创新有没有?我们必须得承认,现在更多的是短线的创新,大家都觉得挣钱越多、越快、越好。

当然,这个问题与我们所处的发展阶段不无关系。发展初期,肚子没吃饱,还很饿,自然是抓了饭就吃,吃饱之后就会拼命想、拼命琢磨接下来怎么做。

近年来,中化集团也做了几个比较成功的产品,比如环保制冷剂、橡胶防老剂等等,都实现了技术突破。其实环保制冷剂在几年前就已经做出来了,打官司打了好几年,花了1亿美元去打这个诉讼,官司打赢了,产品站住了。其实不管你侵不侵权他们都会去告你的,因为告你也是竞争的方法。

橡胶防老剂也是一样,打了很久的官司,最终也打赢了。所以,没有技术突破,在传统领域里想做一个产业出来是很难的。

我到中化之后去美国参观过一个大企业,参观回来后我说,以后可以不来了。为什么?几乎不让进门,它那个地方占地几平方公里,但他们基本上就在大堂里接待一下,搞几张图给你看看,招待你喝几杯咖啡就给你送走了。从这里你可以看到,他们对创造性东西的保护欲有多强。

所以中国的任何一个进步都是被逼出来的,面对今天这样一个大环境,如果你自己不去创造,那么未来你就没有任何可以竞争的活路和余地。

宁高宁:中国企业应对中美贸易冲突,只有一条路

结语

今天我们面临的环境,再次给了中国人一个创造的机会。今天再到中化去看一看,我们会非常欣喜地发现,创新、研发已经成了一个大趋势。现在几乎没有人仅仅关注研发费用说太高了,最起码大家会觉得这个观念已经不对了;如果研发失败了,也没有人只想着怎么去惩罚或批评。

我有一个预期,未来10年,中国大的技术进步将涵盖几乎所有领域,这是势不可挡的大趋势。中国这架飞机已经飞起来了,停不下来的。

最近,中化集团在内部做了一个非常大的转变,我们提出一个口号——科学至上。什么意思?未来中化集团将全面以科学的、技术的、研发的、新产品的、创新创造的东西作为唯一的发展方向、投入方向、投资方向、评价方向。

不管什么业务,如果和技术、产品的创造创新没有关系,我们就不做了,将集中精力转向三大技术:石油化工技术、化工新材料技术、生命科学技术。

公司规模大一点,拐弯就慢一点,但我们有一个大的共识,就是任何条件下我们都要转型。

几年之后你会发现,这个公司变成了一个新技术公司。

宁高宁:中国企业应对中美贸易冲突,只有一条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