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柱”“贾一”“李大”“李二”“王三”“张九四”“孙富”“陈贵”“王福” “李黑”……走在古老的明城墙旁,摩挲着青黑色的城砖,辨认着漫漶不清的铭文,念着这些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名字,顿时有一种穿越感,仿佛穿过由这些青黑色城砖砌成的岁月之门,到了六百年前,看到那些健硕的窑匠们在彤红的窑洞前劳作的身影……

网络图片

刘芷娘与谢妹

在过往的历史上,历朝历代能够在史书上留下姓名的只是极少数,或者是声名赫赫的官员,或者是有作品传世的文人,或者是富甲一方的商人,绝大多数底层普通百姓是没有机会留下名字的。

南京城墙则保存了明朝成千上万生活在底层的百姓名字,这实在是一件万分侥幸的事情。这要归功于朱元璋在建城墙时实现严格的“物勒工名”责任制,一块城墙砖上最多的刻有十一层负责人名字,从府、州官员,到坯匠、役夫,都一一注明。

南京明城墙有女人参与建设吗?窑匠中有女人吗?回答是肯定的。一块来自江西吉安府城砖上有铭文:“吉安府委提调官沈宣府吏吴彬庐陵县丞章道庸司吏刘斈礼总甲孙用中甲首王文枢小甲王与文窑匠刘海一人夫刘芷娘”,这位刘芷娘肯定是一位女的,她是一位干劳力活的女人,这在明代是很了不起的。

一块来自吉安府吉水县的城砖上有铭文:“吉安府吉水县提调官主簿李诚司吏郭伦总甲高敬可甲首□初小甲匊立宵窑匠彭氏造砖人夫匊立宾”,这位彭氏是一个女性。

烧窑不是一个轻活,而且烧窑是很讲究技术的。宋代范致明《岳阳风土记》:“江西妇人皆习男事,采薪负重,往往力胜男子。”可见,在古代江西,很多女子像男子一样干重活,所以,出现女窑匠也就不奇怪了。

来自池州府青阳县一块城墙砖上有铭文:“总甲胡伯高甲首王伯川小甲陈善民窑匠谢妹造砖人夫陈伯原”,这位窑匠叫谢妹,肯定是女性。不过,目前在明城墙砖上发现女性的名字并不多,也只有这几块,因此显得弥足珍贵。

福东海与寿南山

有两块来自江西南昌府新建县烧造的城砖,上面的铭文分别为“窑匠黄五人夫福东海”、“窑匠黄五人夫寿南山”。这两名烧砖役夫一个叫“福东海”,一个叫“寿南山”,难道这是他们的真实的姓名?

有专家认为这是使用了吉语的化名,直接取自“福如东海”与“寿比南山”。巧的是,在安徽桐城县烧造的一块城砖上,也出现了“寿南山”这个名字——“桐城县提调官司吏寿南山”,这个寿南山是在一位安徽桐城县署中负责办理文书工作的小吏。

朱元璋建国伊始,颁布建造京城的诏令,没有人敢不听,加上他的手段一贯毒辣,有人竟敢不用真名?所以,也有人认为这是他们的真实姓名。来自南昌府新建县造的一块城砖上有铭文“窑匠黄五人夫远近中”,难道有人姓远?“远近中”,难道有人会开这种玩笑?

刘德华与胡兵

在明代瑞州府烧造的一块城砖上,两次出现了“刘德华”的名字:“甲首刘德华窑匠晏文叁造砖人夫刘德华”。“甲首”是烧制城砖过程中的基层组织管理者,“造砖人夫”则是直接参与烧制城砖的役夫。“甲首刘德华”和“造砖人夫刘德华”应该是同一个人,故乡就在如今的江西省上高县。有意思的是,这个六百年前的“刘德华”与当代香港明星刘德华撞名了。可见,刘德华的名字在历朝历代中使用频率是很高的。

来自吉安府的一块城砖上有“吉安府委提调官沈宣府吏胡兵”。明朝的胡兵是一位小吏,而现代的胡兵则是一位知名的演员男模。来自南昌府都康县的一块城墙砖上“甲首吴京”,当代的吴京是一名演员,近年来以拍摄《战狼》而闻名。来自应天府上元县的一块城砖上,有“提调官县丞李健”,现代叫李健的不在少数,比较出名的李健是一位歌手。

来自镇江府金坛县的一块城砖上有“总甲谢安”,而东晋时的谢安非常有名,他是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曾经指挥过著名的淝水之战。来自长沙府湘潭县的一块城砖上有“总甲宋玉”的字样,宋玉是战国时期的楚国人,著名的美男子,也是屈原之后的辞赋家。

这些撞名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汉字起名的特点。某一个时期,人们很喜欢用同一个名字,比如在当代,很多人喜欢起名王伟、王芳、王秀英、李秀英、李娜等,据说这样的名字每一个都有几十万。此外,有的名字,每个朝代都喜欢用。明城墙城砖上有的名字,放到今天,使用频率仍然是很高的,如陈刚、吴彬、朱敏、彭华、王琪、李中、刘中、王玲、陈烨、王华、王彬、王进等。

李大三进和万文九进

汉字的人名,绝大多数是两字或三字,复姓一般四个字。从明城墙砖文看,两字、三字名字居多,四字的很少。来自南昌府南昌县的一块城砖上有铭文:“南昌府南昌县提调官典史陈司吏赤盏从敬甲首陈以和人夫吴睡”,这位南昌县的司吏姓赤盏,是复姓,赤盏氏是女真人,洪武年间,政府实行南北官员对调。这位赤盏氏肯定是从北方被派往南方来做官的。

一块来自饶州府德兴县城砖上有“造砖人夫李大三进”铭文,另一块来自饶州府德兴县的一块城砖上有“总甲万文九进”铭文,李大三进、万文九进都是四个字。三进,取自“君子三揖而进”(《礼记·表记》)?九进,是一个吉祥含义?来自赣州府雩都县的一块城砖上有铭文“窑匠朱胜十二”,来自抚州府金豀县的一块城砖上有铭文“总甲徐和十一”,“朱胜十二”“徐和十一”,都是用数字入名,也许是根据兄弟排行命名,也许是根据出生年月命名。总之,四个字名字不多,在几千个城墙砖上的名字中也只有几个。

作者: 陈正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