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之一,他在诗词创作以及书法写作上都有不小的成就,黄庭坚的学问文章,是天性生成的,陈师道说他的诗得法于杜甫,学杜甫而又不模仿杜甫的诗。他擅长行书、草书,楷书也自成一家。黄庭坚是闻名古今的书法家,在古代的书法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是“宋四家”的其中一家。黄庭坚书法中以行书、草书最为有名,楷书也很有个性。

黄庭坚书法追求高古的同时,将个人的性格、感情、才气等主观的要素都化为客观的表现,使客观境界代替主观达到物我融合的境界,即所谓“天人合一,一一自然”。他的书法常以“韵”北京翰海秋拍藏品征集,壹叁壹陆柒柒贰,柒柒陆捌王女士。来体现其纯朴平淡的“自然”,代表其“超逸绝世”的境界。他学古而不泥古,崇古而出古,依靠自己对书法上不同常人的理解,结合自己的个人性格、才气、感情等特性,“学古而创新”,最后自成一家,将“自成一家”的“创新”化为“自然”,达到书法境界最为高尚的一种理想程度。

黄庭坚于草书用功尤勤,取法亦广。先从小草入手,钟繇、王羲之、张芝、智永无不涉足。后他又倾心狂草,黄庭坚于草书是竭力反对“弄笔左右残绕”(《山谷提跋》)的造作之态,他同样追求自然,但他所追求的自然,既包含作书时的自然状态,又包含从生活、自然界的自然之理中获得的用笔之意。黄庭坚草书十分强调节奏韵律,注重笔法腕法,绫条沉着老辣,极富振荡感、立体感;在结字和章法上也有重大突破,形成独特风格――苍老跌宕。黄庭坚的狂草实乃是上承唐代张旭、怀素,下启明朝祝允明、王铎,是唐代之后传递狂草的重要黄庭坚的草书是随着他对草书认识的不断深化而发展的,这从他的作品中就可以看出来。

《花气诗帖》为宋代书法家黄庭坚早期所作。这件书作无款印,原是元�二年(1087)附在寄扬州友人王巩二诗之后,今已单独成一帖。草书,纸本,纵30.7厘米,横43.2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这篇字用笔顿挫分明,遒劲雅健,墨色浓枯变化相当自然。但作此书时,但用笔生硬,少圆转,结字缺乏生动,似乎尚未见到怀素《自叙帖》。还没形成驰毫骤墨,飞舞盘旋,谲怪恍惚的风格。值得注意的是“诗”字右旁写成“寸”,与“讨”字不分,这在草书中是不多见的。山谷素善雅谑,是否怪王诜一再送花催讨诗作,所以故意写成这样相戏?整幅字妙趣横生,是一件难得的小品。前面原有识语,说:“王晋卿(诜)数送诗来索和,老�不喜作,此曹狡猾,又频送花来促诗,戏答。”诗中说:你送来的花香气袭人,彷佛使平日修行禅定的功夫都被扰乱了,但我毕竟已过了中年,今春欲写诗,思路艰涩,像在逆水的滩头行船一样。可知原诗是为王诜所作,确实有开玩笑的意思。

独看黄庭坚的每个字,都不是正的,都东倒西歪,但正是这种歪,使字型有一种跌宕的节奏。他的很多字写得很内敛,向里缩,但由于每个字重心的变化,有摇荡的动感,有一个跌宕的整体,内敛的字不但不拘谨,反而显得很舒展。黄庭坚的用笔好像很随意,但通篇看来,字很精美。产生的原因是用笔的自如。黄庭坚非常随意的使用笔尖,正如苏轼所说的“点画信手烦推求”。方笔极少,直笔极少,遇到转折的地方,绝大部分都是旋转而过。尽管圆笔多,但笔画的圆都是不规则的,在黄庭坚这里,所有的圆弧都是不光滑的,不规则的。下笔直率,有落纸即行的掠笔,有落纸轻按的带笔,有重按的蹲笔,很少有回锋入笔。一线拍行藏品征集,壹叁壹陆柒柒贰,柒柒陆捌王女士。黄庭坚的行笔比较慢,所以不需要回锋以蓄其势。用笔很轻,没有剑拔弩张的笔画。章法是疏朗的,用笔是轻松的,线条是匀净的,节奏是自然的。黄庭坚的《廉颇蔺相如列传》仿佛是一支悠扬而婉转的小夜曲,静静地读一遍,神清气爽。

黄庭坚书法具有很强的个人意识,行笔自由,创造性强,毫不刻板。其作品线条锋利、干净,笔法彰显了灵动之感,多有变化,不可推测;结体更是史无前例的顿挫波折,中宫收敛并向周围扩散,字与字之间透落出精气神。

黄庭坚的行书用笔挥洒自如,奇特刚健,中宫紧缩,横笔倾斜成长条状,逆锋婉转、藏锋含蓄,竖笔并不周正,跌宕起伏十分浮夸,点画往前倾斜,长笔的撇捺几经波折,张弛有度,起笔饱满有力,笔势老练刚劲,意太挥洒无阻,放射的间架达到了风神的境界。黄庭坚的草书是最有成就的,行笔雄健有力,又比较柔美,线条流畅自如,笔势奔放潇洒,笔圆有灵气,拥有紧凑简练、雄壮浑厚的韵味。黄庭坚并不是狂妄的人,但他却对自己的草书作了评价:近几百年,只有他自己、怀素、张长史参悟了草书的古法,称自己早年写的草书比较俗气,年纪大了在慢慢发现并加以改善,对晚年的作品比较钟爱。除了行书、草书,黄庭坚的楷书也有一定的特色,充溢着生机,绝不生硬死板,行笔顺畅稳定,雄健俊逸,间架严格谨慎。

黄庭坚书法在先人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又被苏轼所影响,具有特殊的意境。黄庭坚书法前期的作品略显俗气,晚期的作品真正的悟到了古法,以行书和草书最为著名,行笔洒脱,线条利落畅达,结体变化莫测,刚柔并济,富有神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