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央视爸爸的良心综艺《国家宝藏》成为大家议论的热点。虽然被眼尖的网友发现了一些史实上的错误,但这种让古代文物成为主角的节目形式本身就值得我们为它打calll。

在不久前播出的一集中,节目演绎了湖北省博物馆所藏的曾侯乙编钟的千年传奇

这套编钟距今有2400多年的历史,由65件大小各异的青铜钟组成,其高超的铸造技术和良好的音乐性能,改写了世界音乐史,被中外专家、学者称为“稀世珍宝”。

节目中最精彩的桥段莫过于武汉音乐学院青年编钟乐团在现场演奏了编钟的复制品,让华夏古乐再次回响在我们耳边。

节目的另一处巧思,是请王刚扮演了这套编钟的主人曾侯乙,从而更加形象地讲述编钟背后的故事。

曾侯乙大约生活在公元前5世纪,曾侯是说他是曾国的诸侯王,乙是他的名。1978年,在湖北省随州市区西部的擂鼓墩发现了一座大墓,其中埋葬的正是曾侯乙和他心爱的编钟。

用编钟演奏的音乐,在春秋战国时期的贵族中是一种流行的高雅享受。而曾侯乙编钟的规模之大、铸造之精美,让人不禁猜测,在当时热爱音乐的贵族中,曾侯乙也算是对音乐格外痴迷了。

考古工作者还根据出土的遗骸,复原了曾侯乙的样貌。

虽然曾侯乙编钟早已扬名海内外,但是它的主人,“乐迷”诸侯曾侯乙的身世却困扰了考古和历史学者数十年。

按道理,保存如此完好的墓葬,对于揭示墓主人的身份是十分有利的。墓葬中确实也发现了很多带铭文的器物,显示这里埋葬的是曾国的诸侯王乙。

楚王酓章铜镈

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出土(战国早期,公元前433 年或稍晚)

通高92.5 厘米,纽高26 厘米,湖北省博物馆藏

楚王酓章铜镈铭文中的“曾侯乙”三字

但是问题在于,专家翻遍史书,就是不见历史上有过一个曾国!既然不见曾国,那么这位曾国的诸侯又是从何而来呢?

传世文献中有诸侯国“鄫”和“缯”,都为姒姓,是夏朝人的后裔。鄫国在今山东境内,西周春秋时为鲁国的附庸小国。缯国则不是很明确,关于它的记载多是涉及西周灭亡的故事。

根据这些线索,在很长一段时间,学者们认为曾国就是鄫国或缯国。

然而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

曾侯乙墓发掘后,又在周围陆续发现许多其他曾国墓葬。2011至2013年,在距曾侯乙墓20千米的湖北叶家山又发现西周早期墓葬140座,其中包括至少三代曾侯之墓,出土了大量精美文物。

分裆柱足铜盉

湖北随州叶家山西周墓地M28 出土(西周早期)

通高30 厘米,口径13.6 厘米,暂存于随州博物馆

这些墓葬中出土的一些铜器引起了考古学家的注意。虽然许多器物带有“曾”字铭文,然而少数器物也带有“随”字铭文。

随国是春秋时期的姬姓诸侯国,地望恰在今天的湖北随州,文献中有详细的记载。

隋国的器物为什么会出现在曾国墓葬中呢?其实早在曾侯乙墓发掘不久,就有学者根据墓葬所在地推断其为隋国诸侯墓,叶家山发现的“随”字铭器物,更加支持了这种观点。

那么,曾国到底是鄫缯国还是随国?曾侯乙究竟是姒姓的夏朝后裔,还是姬姓的周室宗亲?

“随大司马”铜戈

湖北随州文峰塔东周曾侯墓地M21 出土(春秋中期)

长21 厘米,高15 厘米 暂存于随州博物馆

《美成在久》2015年5月刊的文章《古国遗踪:青铜器背后的“曾”与“随”》,对“曾随之谜”进行了比较细致深入的探讨。

在曾随之谜争论了近40年后,得益于考古学家孜孜不倦的探索,以及地下出土的珍贵文物,现在我们知道,曾国其实就是隋国,于西周早期立国,延续到战国中期,经历了700多年历史。

曾国的开国之君,也就是曾侯乙的先祖,正是《封神演义》中帮助武王灭商的功臣南公括(适)。

至此,这套国宝编钟的主人曾侯乙的形象才更清晰地出现在我们眼前。

在我们沉浸于编钟在视觉和听觉上带来的震撼之余,不要忘记那位生活在2400多年前的“乐迷”,因为他,我们今天才能如此幸运。

更多详细内容,请见《美成在久》2015年5月刊

《古国遗踪:青铜器背后的“曾”与“随”》

/ 畅所欲言 /

你知道哪些文物背后有趣的故事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