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血的旋律》

王唯工

王唯工先生研究中醫三十餘年,通過以中醫經典爲指導,用科學方法做驗證,用現代語言和概念闡述了氣血共振的奧祕,健康飲食的新觀點……

以下是本書的簡介、目錄、作者序、前言

中醫及西醫,看似沒有太多交集,卻有一個共通的重要元素,那就是“血液

血液是生命之泉源,心臟又爲血液之幫浦。

本書延續《氣的樂章》裏“氣”及“共振是氣的源頭”的觀念,藉由自來水廠以及靜壓輸水原理解釋了血管及心肺的運作模式,指出氣就是血管及血液中傳送的聲波,藉以揭開氣血共振的奧祕,並引證出肺循環系統的重要性。血管與血液提供了全身所需的氧氣與營養

本書解析血液運行的分配與調控,並深度探討了病毒感染、高血壓、心血管堵塞在脈診臨牀上的全新發現及其成因:

一、病毒感染最可怕的地方在於免疫力降低及血液流動遲緩所引起的各種併發症,感冒就是最耳熟能詳的一個例子。

二、高血壓最普遍的成因,是腦子缺氧。腦子缺氧可能是許多老化或慢性病的共同起源,其中失眠、老年癡呆、高血壓、腦中風等大病。高血壓的另一個同樣重要的原因——肺功能不良,造成交換氧氣能力不足。

三、俗稱心肌梗塞的心血管疾病也是人人談之色變的無形殺手,一旦發作,不死也半條命,透過脈象比對,病患血液的堵塞點在中焦、在肺經,與膀胱經的交會點附近,也就是中醫所指之膏肓。

本書系《氣的樂章》、《水的漫舞》的延伸鉅作,隱然帶有總結意味。也是王唯工教授秉持“西醫是治你不死的學問,中醫是讓人活得快樂的學問”,爲發揚漢唐醫學的又一“氣”的饗宴。

目錄

第一章氣與血

身體之組成及更新

血液是生命之泉源

心臟爲血液之幫浦(泵)

第二章病毒感染

感冒

膀胱經的重要

對抗傷寒之生理反應

疫苗是最偉大的發明

第三章高血壓的辨證論治

高血壓

血液之分配與調控

高血壓之可能成因

加強係數

中醫對高血壓的看法

高血壓的辨證論治

第四章氣血共振原理

血液流灌的方式

停留解波與駐波

迴圈的奧妙

肺循環是體循環的迷你版嗎?

體循環的設計

第五章如果你是人體設計總工程師

循環系統上“理論”的要求

共振

如果你是設計總工程師

發生學

分頻供血的優勢

血液壓力波與交流電之傳送

環狀的末端

血循環與經絡的關係

第六章小結

過去的研究成果

高血壓成因

心血管病成因

參考資料

補充說明

作者序

過去十年,孩子們一個個離家自立,今年更做了祖父,孫女美立六月來報到,自己也由中年邁入老年,可是精神卻愈來愈好。也算運氣好,居然選擇了研究漢唐醫學做爲終身志業,一晃眼三十餘年了。每個新想法,每個新經驗,都讓我眼睛爲之一亮。更令我歡喜的是,這些新發現,不僅印證了古人的智慧。自己、家人、朋友都成了直接的受益者,如今將心得公開,希望能由華人做起,進而引導全世界,都來享用這桌“氣”的饗宴。

俗語說:家財萬貫,不如一技在身。竊以爲身懷絕技,不如健康、美麗。這十年來的進展都在量化上的精確,讓我們可以更清楚的分辨各種想法的優劣。這十年的研究主要由我的另一半擔綱,她在我由學術機關退休後,扛起研究的大旗。把漢唐醫學的基礎建立在更穩固的數學與物理之上。

希望這本書能帶給大家身心健康,美麗人生。

前言

漢唐醫學就像現代的中國,在沉睡數百年之後也該甦醒了。我們分了二個階段,希望讓這隻昏睡的龍先醒過來再恢復生氣,重拾龍威。

在《氣的樂章》中,我們喚醒了這條巨龍,指出了現代生理學在循環理論中的一些盲點,其中最重要的是,認爲血液是以流動的動量向前衝,一直衝到各個器官,穴道。所以一開始就提出了七個問題,

一、心臟應該放在什麼位置,

二、主升動脈爲何轉彎一百八十度,

三、器官之分支動脈爲何多呈九十度,

四、爲何有心舒壓,

五、心臟爲何要規律的跳動,

六、爲何動物大小與心跳頻率成反比,

七、動物如何運動。

由這些問題來導出現代生理學中,循環理論不能自圓其說的盲點,在本書中更進而引證肺循環,也就是由右心室把血送到肺臟去吸收氧氣,放出二氧化碳的循環部分。

在肺循環中,前述一、二、三、四、七點這些奇怪的現象都沒有發生;而在肺循環中,送血真的是利用血液的流動,也就是動量

西方的生理學者一直把肺循環當成體循環的迷你版,這是錯誤的。並且因而帶領着整個現代醫學的循環系統,不論是生理、病理、藥理,都走入歧途,進而直接造成今日醫療成本的日益高漲,加上資本主義,一切爲利潤的人生哲學,使得世上最有錢的美國,也沒能力提供全面的健保。

氣的樂章》中我們提出“”的觀念,指出共振是氣的源頭,因爲是在最好的共振狀態,所以血液可以用很小的能量輸送。而由共振的觀念可以瞭解許多中醫的想法、名詞、治療的方針。

本書中我們進一步明確的點出,氣就是在血管及血液中傳送的聲波。這個聲波與各器官之共振,手腳中各個迴圈的共振,是在胎兒發育時逐個形成的。在胎兒發育時,一定得有心跳,而且心臟在所有器官、手、腳都沒分化之前,很早就開始跳動,並引導血管之形成,進而形成器官。此時胎兒的細胞,不論氧氣或營養都依靠媽媽經由胎盤送過來。其實胎兒的心跳與血流並沒有輸送任何重要物質。爲何心跳是胚胎髮育一定要有的要素

這個胚胎時期的循環所提供的是“氣”,此時胎兒血管中的血,不必攜帶氧氣營養,不必有開口把血送到組織中去。所以此時可以是閉口的,而且有很強的反射,以形成駐波;這個駐波就成爲“氣”的藍圖,在各個諧波波腹產生各個器官,並在手腳長出各種迴圈。此時是以氣來引領組織的生成,以形成一個完整的身體。

一旦出生之後,嬰兒的肺要打開並開始氧氣的交換。這時原來由胎盤供應的氧氣要由自己的肺來供應。出生時的大哭,就是幫助肺的擴張。而腸胃也同時消化以取代胎盤,自行吸收營養,並提供全身使用。因而出生之後纔有胎便。

所以嬰兒出生是個驚天動地的大事,循環系統做了一個全盤的改變,出生前所有物質都靠母親經過胎盤供應,而生長的藍圖則依靠血管中的駐波來監控。出生後,由自己的肺提供氧氣,自己的胃腸提供營養,此時各動脈之末端都要開口了,以提供物質、氧氣,就不可再以駐波的形式存在。但此時各個器官及手腳的各個迴圈,卻將波腹的位置固定住了。所以此時,身體本身就是一個共振體,肝、脾、肺、腎,都是在特定諧波波腹的位置,並與特定諧波共振,所以此時的共振不再依靠反射產生駐波,而是身體本身的共振特性,這個共振特性是在胚胎時,以氣爲藍圖的循環系統決定的。

在本書中,我們將這個聲波在血管中的共振,與整個身體的共振做了更精確的描寫,希望讓已經醒來的巨龍充滿生氣。願漢唐醫學成爲中國的“氣”,在物質的經濟日進增長的同時,也爲華夏的精神注入新“氣”。不僅讓我們以祖先的智慧爲榮,也爲日益高漲的醫療費用提供良方妙藥。

【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