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史学最早兴起于海外,1948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哥伦比亚口述历史研究处” 的建立,标志着现代口述史学的产生。唐德刚先生为顾维钧、胡适、李宗仁所做的口述历史也都是在哥大支持下完成的。对于口述历史,唐德刚在《文学与口述历史》一文中曾说,“所谓口述历史并不是一个人讲一个人写就能完成的,而是口述部分只是其中史料的一部分而已。”因为在口述录音之后,他还要做很多的后期工作,比如对照档案资料,校勘口述者的记忆或判断上的失误。一开始口述历史主要采访的对象都是大人物,采访大人物有大人物的好处,大人物的经历非常丰富,他们的一生就是历史的缩影,通过他们的讲述,我们可以了解到很多历史的细节,知道那些史书不会记载的内容;大人物关注的人很多,他们的口述史很多人都有兴趣去了解;同时大人物在身前会有很多的报道记录和档案记载,可以核对这些材料来校正口述历史。这些都是采访大人物的好处,大人物的口述历史也有一些缺点,比如说大人物对自己过去的美化很严重,争功诿过;大人物讲述的近现代史涉及到很多人物和事件,出版的时候会有很多困难等等。

口述历史有采访本人,也有采访当事人的亲属和朋友的。《失落的巅峰——六位中共前主要负责人口述历史》就是通过采访当事人的亲属来讲述故事的。这六位人物分别是陈独秀、瞿秋白、李立三、博古、张闻天、胡耀邦,都担任过中共的主要负责人,他们对历史的贡献很大,同时争议也有很多。关于他们的资料和研究不是很多,因此这本口述史就可以弥补很多细节。这六位受访者,有四位是当事人的子女,有一位是当事人的孙子辈,还有一位是当事人的配偶,由他们来讲述当事人的历史,可信度应该是很高的。这六篇口述史首先是对采访人的简介,让我们对采访人有一个简要的了解。接下来就是口述历史的正文了,划分了好几个小标题来讲述当事人的故事。接着就有一个延伸阅读,或者是对当事人资料档案的整理选编,或者是当事人其他亲属或相关人物的口述历史,对正文内容进行补充。最后就是对当事人进行的简介了。

上面讲述的是大人物的采访,小人物采访也有自己的独到之处。《楚乡巨变——七位村干部的口述历史》就是对普通人物进行的采访,当然他们还不算特别小的人物,至少他们还是一个村干部。这本书的写作缘起主要是作者参与的一个调研,当时作者的研究任务就是调查研究荆门市第四届村两委的选举,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正式颁布以后的首次选举,它成为研究转型期乡村社会的一个窗口。作者在研究时发现,要研究转型时期乡村社会性质,就必须研究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发展的历史,那些记忆力好、担任村干部多年、仍在农村居住且关心国家大事和农村前途的老人是农村历史的活档案,采集和整理他们的口述历史有助于研究近百年乡村社会的变化,于是就有了这本口述史。作者首先拟定了采访提纲,这份提纲本书附录中有,我觉得将采访提纲保存在口述历史书中是一个很好的方法,这样会使得读者能够更好的理解当事人的口述历史。作者接下来又谈到了采访对象的选择标准和采访应注意的事项,这在很多口述历史书中是没有的,通过这可以让我们对口述历史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这个采访开始于2000年,但是作者在采访过程中没有录音录像,也没有照相,只有笔记,这就让我很不能够理解了,在2000年采访都不会用上录音设备么,没有录音笔用一个录音机录音也很好啊,只用笔记可是会遗漏很多内容的,而且记录下来的和当事人口述历史的原貌差别是很大的。作者每次采访完之后都会和别人研究讨论,列出每个时期需要在后续采访中补充或核实的材料,接下来对当事人进行再次采访,这样做效果是不错的,口述历史不是一次采访就完成的,是需要经过多次采访整理的。作者在每一篇采访之后都有一个采访后记,讲述了采访过程中发生的事,同时还记录了采访之后几年村里面貌的变化,和采访时乡村的面貌进行对比,让我们能够更清晰的了解乡村社会的变迁。

口述历史还有对一个群体进行采访的,我对科幻是很感兴趣的,在四川出版的《科幻世界》我家里就保存了很多。有关中国科幻史的文章不在少数,但几乎未有成体系的专著出现。刚刚出版的“百年中国科幻小说精品赏析”系列和即将翻译出版的日本学者武田雅哉和林久之合著的《中国科学幻想文学馆》可以算是填补了这一空白。在已有的科幻史书写中,晚清科学小说相关的研究成果丰硕,论文和著作有很多。与之相比,1977年以来的当代中国科幻史却缺乏系统的论述。《追梦人——四川科幻口述史》就是讲述四川科幻的口述历史的,这一本书出版可以算是填补当代科幻历史的空白了。首先,《追梦人》以口述历史的形式抢救了一部分濒临遗失的中国科幻史料。活跃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科幻前辈们已步入晚年,再不从他们口中采集相关史料就会产生绝大的遗憾。此前吴岩曾发起的“中国科幻口述史”项目也是基于这一考量,周孟璞先生在做完“四川科幻口述史”访谈十余天后因病去世,这也凸显了此项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其次,《追梦人》以标准的口述史研究方法为研究者留下了较为可信的史料。口述史研究不是简单的访谈记录,它有着通行的研究方法规范,比如访问者的角色设置、查找文献档案加以互证、对口述史料进行加工、整理、研究和提升等。科幻口述史的采访人是资深科幻编辑杨枫老师。在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她绝不只是一个听众,与之相反的是,她以其对受访人和历史背景的熟悉,经常有效地引导受访人给出极具价值的回答,进行一段段的对话,这就需要下很大功夫了。同时,采访团队还做了海量的资料搜集和验证工作,比如书中大量的图片资料均配有详细的文字解说,人物照片均有人名对应,这个工作的强度就很大了,这也使得这部口述史真实度更高了。正因如此,这本书所提供的口述史料为更深入的当代中国科幻史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