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是農曆雞年,今年的農曆有十三個月,多出一個閏六月,農曆的說法今年是閏年,按我們平時對閏年的認識,閏年的主要特徵是2月有29天,年份可以被4整除,但我們看日曆會發現,2017並不能被4整除,2017年的2月也沒有29天,這是爲什麼呢?

(2017年2月)

要弄清楚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要知道閏是什麼意思,閏的本意指餘數。公曆紀年法是按地球圍繞太陽公轉的週期計算的,地球繞太陽一週叫做一個迴歸年,共365天,實際上是365天5時48分46秒,因此,公曆規定有平年和閏年,平年一年有365日,比迴歸年短0.2422日,四年共短0.9688日,故每四年增加一日,這一天就加在了閏年的2月,所以閏年的2月有29天,其他月份沒有變化,這一年有366日,就是閏年。但四年增加一日比四個迴歸年又多0.0312日,400年後將多3.12日,故在400年中少設3個閏年,也就是在400年中只設97個閏年,這樣公曆年的平均長度與迴歸年就相近似了。由此規定:年份是整百數的必須是400的倍數纔是閏年,例如1900年、2100年就不是閏年。

(2916你年2月有29天)

農曆數說的閏年,嚴格意義上將不叫閏年,而叫閏月,但大部分的國人還是習慣說成是閏年。閏月是中國的農曆的名詞。農曆因爲是陰陽曆,所以要兼顧月亮和太陽。由於每個月都要保證十五或者十六是滿月,所以每個月大約是29.5天。一般年份12個月就只有355天。這樣一年年累計下來,會和季節脫節(因爲地球公轉週期是365天)。爲了調整曆法年的平均長度,使其與迴歸年的長度相符合,有時就需要調整個別月份的長度或增加一年中的月數。這個被調整的月份或增加的月份就被稱爲“閏月”。

(2017年閏六月)

所以每三年左右要加一個月,使得農曆年在長期平均上與公曆年的長度一致,大約是365.2425天。加的這一個月就叫做閏月。農曆的閏月大概是十九年七閏。閏月加到哪個月,以農曆曆法規則推斷,主要依照與農曆的二十四節氣相符合來確定; 農曆的閏月天數與正常月份天數一樣,爲29或30天。

(2000—2030所有閏年)

閏月這種制歷方法最早是我國發明使用的,大約開始於公元前500多年,比古希臘要早160多年。我國曆法採用十九年七閏月的方法,在不同的時期和國別是不同的。

(2000—2030年所有閏月)

其實很多朋友弄不清這個問題,主要是把閏年和閏月的概念混淆,我們可以理解成閏年是公曆的概念,閏月是農曆的概念。比如剛過去的2016年就是閏年但沒有閏月,而2017年有閏月,但不是閏年。其實我們可以不用糾結這個問題,我們完全可以理解成能被4整除的爲公曆閏年,有閏月的爲農曆閏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