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西陵位於河北省易縣城西15公里的永寧山下太平峪,離北京120多公里,周界約100公里,是清王朝開闢的笫二處的皇家陵園。清東陵在京城之東,清西陵在京城之西,並列神州,對京城形成陪護之勢,這在中國歷史上是不多見的。西陵始建於雍正八年(1730)到1915年光緒崇陵竣工,歷時185年。建有四座帝陵,雍正泰陵、嘉慶昌陵道光慕陵、光緒崇陵。後陵三座,妃園寢三座,王公、公主園寢四座,共十四座,葬七十六人。陵園建築達5萬多平方米,共有殿宇千餘間,石建築和石雕百餘座,大部都保存完好,清朝兩大皇家陵園遵化的稱東陵,易縣的陵園稱西陵。清西陵綠化優美有數萬株古松挺拔屹立,被冠以“華北地區最大的古松林”之美稱。

清西陵實地詳細考研能瞭解清雍正皇帝有了東陵爲何選建西陵,如何成爲清東西兩陵鼎立之勢,補助交替轉運使大清江山延續的原因。還能發現成也西陵、敗也西陵,道光皇帝違背祖訓拆東陵建西陵導致清朝敗亡之謎。透過清西陵,我們彷彿看到大清王朝的縮影,康乾盛世的鼎盛繁華,道光光緒的沒落衰亡。

解開陵園大紅門前的廣場上在東西南三面,修建了三座等同的五間六柱十一樓形式的石牌坊,如何與北門形成東西南北四正匯聚、三元、五星、七星打劫、九運大局的祕密。最有考察價值是將楊公風水三大做法。一、陰陽全次剪裁,二、內堂作法,三、五行佈局法的風水精髓發揮淋漓盡致,令人驚歎佩服。楊公內堂作法經雲:一形不足擔土育,用土製殺可發福,以地氣之興,雖由天定,亦可人爲,對地形進行處理,風水師對一些不足的山川河流進行妥善的改造。泰陵左方的砂山、後寶山均人爲堆積而成。劉敦楨先生的《易縣清西陵》中還記載了泰陵的案山--蜘蛛山亦屬人工所爲。堆置的砂山起到了護衛區穴的作用,成爲環抱有情,藏風聚氣的風水格局。二勢不足種樹木,樹木成林遮帳有。陵寢以風水爲重,蔭戶以樹木爲先,建雍正陵時,就在陵區內外栽植大量的松柏長青樹木,以及神道兩旁,規則地栽植橫豎成行的樹木叫做儀樹,外圍的砂案山、風水山上下不規則的栽植樹木叫做海樹,自雍正陵至末陵光緒陵止,歷經180多年,其間修造16組建築羣先後栽植了數百萬株松柏、楓、楊等樹木,陵區綠化有8000餘公頃的土地上現有珍貴的約兩萬株古松挺拔屹立,形成山清水秀的風水地陵區。三局不足做橋屋,接龍轉水布好局。對於不符合要求的地形水法,風水理論並不放棄,泰陵釆取用內堂作法對山川河流的合理改善,在易水河自然流經大紅門前的五孔橋上,風水師與工匠們在大紅門至寶頂的5華神道中,酌量地勢,開挖了四條馬槽溝和一條環繞陵寢的龍鬚溝,分別於上面架設了平橋或拱橋。與外局江成五條彎彎曲曲腰帶水的河道,這些河流形如飄帶,或隱或現恰似天然,極大的美化了環境豐富了視覺感官,還在起到接陰地脈、養龍收氣的最佳風水佈局。所以在清西陵更能深切體會到楊公風水內堂作法博大精深的內涵。

滿請皇朝順治皇帝和康熙皇帝,已在河北省遵化縣馬蘭峪建了孝陵與景陵。按照清王朝以孝治天下的規矩,雍正皇帝應該在康熙景陵旁邊選址建陵,以求父子隨葬,然而雍正沒有這樣做,偏在遠離父親陵墓二百餘里的易縣選址建陵。據說,雍正帝是康熙帝的四兒子,初封雍親王。康熙末年,得隆科多、年羹堯之助,陰謀奪取王位。康熙帝臨終前,曾手諭遺詔要“傳位十四子”。雍正見父親不傳位給他,遂串通宮內外,將遺詔偷改成“傳位於四子”。又毒死69歲的父親康熙帝,殺死了知情者和十四子一門老少,死後不敢和父親相依安葬,也有人說他好大喜功,爲了突出自己的位置,就另闢陵區,所以另擇陵地於河北易縣的永寧山。其實,這些說法與史實有出入,這些歷史的故事、傳說,總歸有不同方式的說法。甚至有些片面和偏激,作爲一名風水師,自然要根據歷史加上現實得出自己的結論。而查閱衆多清代檔案史,也許會發現雍正另闢陵區確與風水相關。1644年,清王朝作爲少數民族入主中原,文化相對比較落後,爲了更好地統治龐大的中國,他們竭力學習,接受漢族文化,在陵寢制度和建築規制上極力遵崇歷代漢人傳統,風水學也強烈地影響着清朝的陵寢選址與營建。也許是雍正出生於京城,更瞭解風水的重要性,也許知道清東陵風水不如明陵長久,爲了追求滿清皇室江山永固,必須尋找更多更好風水寶地,才決定開闢新的易縣皇家陵區,使清東西兩陵鼎立之勢,對皇城形成陪護。所以建西陵後有乾隆盛世,大清才能延續268年之久。只比大明王朝少九年時間,以此可見雍正帝的英明決策,對大清王朝作出了巨大貢獻。當風水師覽閱考研清東陵風水格局和理氣,就會解開東陵風水雖好,還要西陵風水之助的祕密。也會從內心佩服前賢風水師高明之處,以達到“天人合一”的意象,清西陵風水的形成正是體現這種理念的最佳典範。值得當今世人借鑑學習。

據清史記載,雍正帝即位後,開始選擇在東陵的九鳳朝陽山上。後反覆堪察認爲“規模雖大而形局未全,穴中之土,又帶泥沙,實不可用”。雍正七年, 1729年,雍正帝派恰賢親王允祥和兩江總督高其倬以及衆多風水先生,在北京西南一帶山麓往來相度,通過覓龍、察砂、觀水、點穴等一系列勘察,在易州境內永寧山下發現了上吉之壤,都認爲易縣太平峪是“乾坤聚秀之區,爲陰陽和會之所,龍穴沙石無美不收,形勢理氣諸古鹹備,山脈水法條理詳明,誠爲上吉之福壤”,適符盛治之昌期,此天心之譽佑,默然非人力之相度偶遇也,最後選在永寧山。定爲皇家陵址。清代孫鼎烈在《永寧山扈從紀程》中是這樣描述的,“山勢自太行來、巍峨聳拔,脈秀力豐,峻嶺崇崗,遠拱於外,靈巖翠岫,環衛其間”,這正與“山勢層疊深遠,不宜孤峯獨秀”的要求相吻合。清西陵的後龍山形成了中間高,兩側附有多座山峯“迄下山崗無數,如手之有指,每兩崗間平坦開拓處,諸陵在焉,花之瓣,層層包護”,“龍盤鳳翥,源遠流長,左右迴環,前後拱衛,實如金城玉筍”。是一塊難得的鳳水寶地。

據考察清西陵從大的格局來看,其地理形勢是:“東連河北平原,西邊和南邊有霧峯山連接太行餘脈,北靠淶水遙接燕山山脈。境內崗巒起伏,峻嶺環峙,拒馬河經其北部能貫其間,形勢雄偉,從小的格局來看,是一片丘陵地,周圍羣巒疊嶂,永寧山自西南向東北逶迤而來,巍峨聳峙,形成北面高大雄偉的屏障,迎納着南部溫暖的陽光和氣流。陵寢四周,羣山環護,由西北向東南曲折而過。愈顯鍾靈毓秀,生氣發越,遠拱於外,靈石翠岫,環衛其間,陵前的北易水河,水流平緩,現抵滔滔東流,確有絕妙之處。其清代衆多風水大師爲雍正卜選易縣太平峪上吉之壤,這裏確實符合陵制與山水相稱以及“天人合一”的宇宙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