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饭”,这是民间广为流传的一句俗语。说的是,人上了岁数之后,随着年龄的增大,身体各个器官功能逐渐下降,出门在外特别容易发生意外情况。而老人的意外,最常见的两种一是心脑血管疾病,二是因跌倒而致的骨折,尤其是髋部骨折。

骨质疏松性骨折最常发生于中老年人,而由于中老年人各方面身体机能的下降、独居、少有人照料、与外界联系减弱等等特点,一旦发生骨折,结果往往致命,所以骨质疏松性骨折,尤其是髋部骨折,也被称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

新闻链接

据《山西日报》报道,八旬空巢老人陈大妈在家摔倒后,腿部骨折,躺地上3天3夜,直到邻居发现异样报警,民警赶到才将陈大妈送往医院治疗。被民警发现时,陈大妈已在冰冷的地面上躺了3天水米未进,大小便沾了一身。

小鲸评论

看到这条新闻,为人儿女的我们是多么的心疼,心疼老人长达3天3夜的无助,心疼老人虚弱的身体又受到骨折的重创。人到老年,骨质疏松严重危害骨骼健康,一旦摔倒或磕碰就极易引发骨折,更加可怜的是“空巢”老人,就像新闻中的陈大妈,平时儿女不在身边,险情发生时只有孤独、无助的等候命运的安排。人到老年,拥有健康的骨骼,才有踏实的生活,骨骼强健了,能自己起床、下地、走路、出门,才敢谈晚年幸福。

以上新闻中的老人骨折事件,不是个例,卫生部《防治骨质疏松知识要点》称:骨质疏松症被称为沉默的杀手,是第四位常见的慢性疾病。骨折是骨质疏松的严重后果。髋部骨折一年内由于各种并发症死亡率达到20—25%。存活者中50%以上会有不同程度的残疾。一个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患者每年的直接经济负担是32776元人民币。中国每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直接经济负担是1080亿人民币。

骨质疏松性骨折给老人的家庭和国家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给受伤老人带来痛苦甚至夺去生命,因为老人的骨质疏松性骨折不仅仅伤及骨骼,更可怕的是致命的骨折并发症。

致命的骨折并发症

老年人骨折本来就很棘手,护理起来相当困难。单纯的骨折不会致命,但三大并发症足以危及生命。很多老年人骨折后,为了减轻疼痛、避免再次跌倒,多数选择长期卧床休息。

而这样会导致自主排痰能力差,咳嗽幅度不大,进食食物容易反流,形成坠积性肺炎。由于老年人血液循环差,也易发生褥疮或泌尿系统感染。

临床观察发现,老年人骨折后伴发高血压、心脏病等较为普遍。因为骨折后剧烈疼痛会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血压增高;骨折治疗期间,患者因机体处于高度应激状态,儿茶酚胺浓度增加,可直接损害心肌;加上卧床时间长,血液流动缓慢,脑缺血、缺氧加重,也可能引起心脏传导和自律性改变,导致心脏病发作。

骨质疏松性骨折以预防为主

补充维生素D很重要

骨质疏松性骨折应以预防为主,提早预防骨质疏松,才可能将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可能性降到最低。对于老人来说,一旦出现易抽筋、浑身酸痛等症状,就是骨质疏松的前兆;如果驼背,则是比较严重的骨质疏松,这些都说明,你已经成为老年骨折的高危人群。中老年人必须在这些症状出现前就开始保护骨骼。

而骨质疏松的防治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长期坚持的结果。

如何预防骨质疏松?2012年国家卫计委《防治骨质疏松知识要点》给出了明确建议:骨质疏松的防治策略包括基础措施和药物治疗两部分。基础措施包括调整生活方式和骨健康基本补充剂。调整生活方式:富含钙、低盐和适量蛋白质的均衡饮食;注意适当户外运动;避免嗜烟、酗酒;慎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采取防止跌倒的各种措施。骨健康基本补充剂包括钙剂和维生素D。

补充维生素D可以有效预防骨质疏松性骨折,确保钙的充分吸收、增加骨骼的强度;还可以调节机体的钙磷代谢,增加肌肉强度,提高机体的平衡能力、神经肌肉的稳定性,改善机体协调能力和反应性。

对于补充维生素D预防骨质疏松性骨折,国家早有相关政策法规给出指导:

2013版中国老年学学会《中国人群骨质疏松防治手册》:超过50岁后建议口服足够钙剂(每天1200mg)及足够的维生素D(每天800-1000IU)。

2015年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抗骨质疏松治疗与管理专家共识》:同时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可降低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

所以,家中有中老年人的小伙伴,一定要帮助他们树立补充维生素D的意识和习惯,一是可以保证摄入的钙被充分吸收,强健骨骼;二是能够防治包括骨质疏松在内的多种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癌症等)。

小编还要多说一句,有的骨折患者常常会有一种错误的认识,认为反正自己已经骨折了,就破罐破摔,索性放弃治疗骨质疏松。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必须要纠正,因为治疗骨质疏松的目的是防止骨折的发生,尤其对于已经骨折的人来说,更要积极治疗骨质疏松症,预防再次骨折的发生。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运营者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