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草木初萌,春意正浓。

中芬两国元首在芬兰首都谈到了北极事务合作:“促进北极地区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从“一带一路”西北延长线上,我们感受到了一股强劲有力的西北风。

著名气象学家诸葛亮说:风向西北,大利出坞。

4月3日上午,中远海运能源所属上海中远海运LNG Yamal项目首艘破冰船顺利出坞,标志着中远海运集团首次参与开发设计及建造的极地破冰LNG船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

该系列船全长299米、型宽50米、型深26.5米,货舱系统采用GTT NO96-GW薄膜型,货舱容积为17.2万立方米,货舱蒸发率小于0.13%/天,其单船造价及设计难度也远高于常规LNG船。

如果说LNG船是船舶工业皇冠上的“明珠”,那么该系列破冰LNG船则可谓是“‘冰雪女王’级明珠”。

那么“冰雪女王”到底 NEW 在哪儿呢?

破冰能力:

该系列船破冰等级为目前世界货船建造所能达到的最高破冰级别——俄罗斯船级社Arc7冰级(对应于极地破冰3级,即PC3),比 “雪龙号”(大致为Arc5冰级)至少高出两个破冰等级。

推进方式:

为兼顾常规海况下的快速性、适航性以及冰区海况下的双向破冰性能,该系列船的推进方式采用了吊舱式全回转电力推进系统,由双燃料发电机提供电力。

该系列船整个吊舱推进器可围绕连接船体的垂直轴灵活自如作360度水平回转,就像现代军用飞机发动机使用矢量喷口一样,可产生任何方向的推力,从而可以任意调整航行方向,让船舶具有前所未有的操纵性能和紧急机动性能。有了这种先进的推进系统,船舶在海上航行或靠、离码头期间,不仅可以自如地前进、后退,还能够完成“横移”、“原地回转”等各种“高难度动作”。

通过全回转推进器实现在15米厚冰脊海域持续破冰航行

双向破冰模式:

该系列船具备前后两个均完全封闭而又视线开阔的驾驶室,可分别进行首、尾双向破冰航行。尾破冰模式大大提升了船舶的破冰机动能力,在冰区中航行时能在较短时间内进行转向和掉头,在较厚的冰层中不被卡住,比起诸如“雪龙号”的普通破冰船舶,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不仅如此,该系列船舶运营后将服务于全球最大的极地天然气项目,即中石油集团、俄罗斯燃气公司Novatek与法国道达尔公司合作开发的位于北极地区西伯利亚西部Yamal半岛的天然气田项目。她所开辟的LNG欧亚运输东北航道相较于传统的“南行航道”(途经苏伊士运河),无论从航行距离或是燃油成本,都将大为缩短或减少,而 CO2的排放量也将相应的减少30%~40%。这对于推动北极航道的开发和利用,抢占极地能源开发和运输市场,都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和影响。

每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优秀的女人,而成功的“女王”背后则有一支强大的团队——

在平凡的岗位上,正是这样一群顶着中远海运光荣徽标的技术人员在遥远的异国他乡日复一日忘我的忙碌工作,虽短短10月有余,但监造团队间却流淌着许多关于坚守职责、倾情奉献的细微故事,他们相互激励着并肩前行。

团队中主管液货舱监造的谢船长克服不会驾车的困难,每天需要骑行自行车爬坡转场二十几公里,穿梭于各个分散的检验场地,完成各项设备的报验和巡查工作,无论刮风下雨,又或是艳阳烈日,你都会看到他坚定而执着的身影。

被大家戏称为“车轮上的轮机长”的轮机监造轮机长在短短三个半月里,就已驱车完成设备异地外检工作20余项,行驶近4000公里,虽然身高足有一米九十,但在对直径只有几十公分的管子和仅60厘米见方的主机滑油循环舱内爬行检查时,他灵活得向只“猴子”。

作为公司项目监造团队的负责人,小陈同志不仅要同项目各方协调处理监造过程中的方方面面,还要完成自己本职的船体检验工作,加班回家后仍明亮至深夜的寝室灯便是这位年轻人在异国他乡的唯一陪伴,“看到她的顺利下水,这一切努力和付出都值了。”

正是这些在平凡岗位上坚守职责的中远海运人对安全质量几近严苛的执着追求,才保证了此次船舶的按时、顺利下水,为整个项目的平稳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供稿 | 中远海运能源

编辑 | 孙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