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微信公众号发文,呼吁广州居民齐齐“找虫、找人”,即找到锥蝽或找到潜在的美洲锥虫病患者。市疾控中心表示,希望通过“找虫”掌握该病的媒介状况,为实施高效准确的防控提供依据;“找人”可以使有需要的人得以及时诊断、及时治疗,避免出现危及生命的风险。对找到锥蝽的居民,经确认后疾控部门将提供每只8元的奖励金和健康咨询服务。(7月5日《广州日报》)

据了解,锥蝽是美洲锥虫病的传播媒介,美洲锥虫病会对人类健康造成不可逆的伤害,严重时会危及生命,目前在全球的扩散趋势不容忽视。市疾控中心的政策初衷无疑是正向的。但是,发动市民“找虫”不仅对公共卫生事业的健全裨益甚少,甚至会对市民健康产生直接伤害。用粤语戏谑道:这种激励政策恐怕会诱发“抓虫”(意为自找麻烦)困境。

姑且不论市民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去鉴别何谓“锥蝽”,又如何将之与一般的家中昆虫一一判别;仅看锥蝽的危险性,就不应该鼓励市民前去抓获。一旦市民抓获失败或被叮咬感染,则个中损害并非一次激励可以弥补的,这会造成人体健康和家庭完整的长久伤害。同时,市疾控中心本次调查目的仅在于“希望清晰了解锥蝽在中国的分布情况,配合相应的措施,争取将危害降到最低”,并无必要强求市民将锥蝽抓获后装好采集,吹毛求疵地将公共卫生第一线责任全然交由市民承担。

更重要的是,公共卫生与全民健康事业开展,各级卫生负责组织既要勇于作为,更是重任在肩。相比起力量单薄的市民个体,卫生事业组织具有集中统一的资源优势和政策动向力,理应挑起重担站在卫生危机前线,具有“舍我其谁”的勇气和意识。面对潜在的公众疾病威胁,卫生部门已经具有了高度的警惕性和敏锐度,欠缺的是一丝践行智慧和人文关怀。如果疾控部门能够考虑到市民的畏疾情绪、卫生情结、技术技能,如果能够通过数据处理和居家疾病监测实时反馈医疗信息,则“抓虫”困局就不会成为市民与疾控中心之间形成合力的阻碍。广州经历过本世纪初“非典”的考验,想必更应具有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魄力和经验,而避免在十余年风波过后嬗变为单一的线性思维和行事风格。

此外,不得不提的是,激励“找虫”是一把双刃剑,既会促使市民参与到公共卫生事业中,又可能催生不法牟利者利用“找虫”进行养殖收购。《荀子》有言:“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如果对激励政策的反面效用加以忽视,则可能会衍生出与政策目的南辕北辙的恶性事件,最终导致公共卫生和全民健康的二次伤害。

总之,“找虫”事件值得深思的,并非政策初心,而是政策效果。公共卫生安全作为必须悬于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是一道经不得轻视的难关,更是一片需要考虑周到、悉心呵护的全民沃土。比起“找虫”,把健康要义——不讳疾忌医、不谈疾色变,要健康自治,要全民医保建立健全,或许更为可行,也更为功效长远。

文/刘浩田

相关文章